|
|
科普 》 宇宙、地球和生命的進化:時間的1000個瞬間 》
第19節:一、恆星(2)
林為民 Lin Weimin
2.第一階段-星雲凝聚
最早的宇宙充滿了宇宙塵埃,這些塵埃互相吸引、碰撞、遠離,漸漸形成了一團一團的雲霧一樣的形狀。我們知道,在天空中看到的雲,實際上是無數細小的水顆粒或者叫水珠構成的。這些宇宙塵埃也同樣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恆星和星係的原始狀態,這就是星雲。
就是在現今的宇宙中,也依然存在着古老的星雲組織。這些星雲組織呈一團團不規則雲霧狀,其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氣體和塵埃。這些古老的星雲,不知道因為什麽原因沒有形成星係,而是按原來的形態保存了下來,它們給科學家提供了研究恆星形成原因的最寶貴的資料。有很多這樣的星雲我們至今還能看到,如著名的馬頭星雲。因為星雲是離散的,所以它們都不發光,而且它們十分稀疏,有些甚至稀疏到我們的目光可以穿越它們。也許,當我們註視一顆遙遠的恆星時,那顆恆星的星光已經穿過了無數古老原始的星雲纔到達我們這裏。
星雲由於分佈不均勻而往往分裂成團塊,並嚮中心凝聚,成為彌漫星雲。
彌漫星雲在逐步凝聚收縮過程中進一步分裂,變成體積和質量更小而密度卻更高的小球狀星雲。
星雲很龐大,半徑起碼有好幾光年。它的外原物質自由地嚮中心墜落,墜落速度相當快,但也需幾百萬年的時間才能落到中心區。
星雲的質量通常和恆星差不多,但是體積卻比恆星大成千上萬倍。在宇宙形成早期,由於星雲團中顆粒間的萬有引力作用、熱運動造成的碰撞作用和分子結合力,這些星雲物質開始凝聚,在這個凝聚過程中,星雲體積收縮,並且逐漸變熱。變熱的原因來自熱力學定律,氣體收縮導致分子間距變小,分子勢能轉化為熱能釋放出來。由於收縮是由引力造成的,所以這個收縮階段很快,大概衹需要幾百萬年。隨着快收縮過程的進行,星雲內部的密度迅速增大,溫度快速升高,氣壓也相應增強,隨之發生一係列的反應,使外原物質下落的速度和星雲的收縮速度減緩,即進入慢收縮階段。
一般把處於慢收縮階段的天體稱為原恆星。慢收縮開始後,中心區受強烈壓縮而升溫並發出熱輻射,直到最後中心溫度升到約800萬攝氏度到1000萬攝氏度以上,由氫原子核聚變為氦原子核的熱核反應提供足夠的能量,使內部壓力與引力處於相對平衡狀態,一顆恆星就正式誕生了。
原恆星進一步形成恆星的收縮過程要持續幾百萬年到幾千萬年。
經過凝聚的星雲就開始嚮恆星演化,當體積逐漸縮小時,亮度就開始增加。當能在赫羅圖上看到這團星雲物質時,我們就可以稱它為恆星了。這時候它一般位於赫羅圖的右下角,成為一顆主星序恆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
|
|
| 第1節:一、時間荒漠 | 第2節:二、時間零點(1) | 第3節:二、時間零點(2) | 第4節:二、時間零點(3) | | 第5節:二、時間零點(4) | 第6節:二、時間零點(5) | 第7節:三、物質形成(1) | 第8節:三、物質形成(2) | | 第9節:三、物質形成(3) | 第10節:三、物質形成(4) | 第11節:三、物質形成(5) | 第12節:三、物質形成(6) | | 第13節:三、物質形成(7) | 第14節:三、物質形成(8) | 第15節:三、物質形成(9) | 第16節:三、物質形成(10) | | 第17節:三、物質形成(11) | 第18節:一、恆星(1) | 第19節:一、恆星(2) | 第20節:一、恆星(3) | | 第21節:一、恆星(4) | 第22節:一、恆星(5) | 第23節:二、太陽係形成(1) | 第24節:二、太陽係形成(2)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