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他心中有数,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有信心。胡雪岩跟同事的关系都很好,他深信即便有人知道了此事,也不会找他麻烦,不会直接跑去跟老板告状,而会先来问他为何这样。人就怕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胡雪岩有解释的机会,就不怕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第三,也是最要紧的,他良心安然。中国人做什么事情都是孔子讲的那句话,先问问自己的良心安不安。胡雪岩很坦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跟他有同样的看法,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但是,这里要讲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人生只有一个规律,四个字而已——自作自受。每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后果都要自己来承担。这一点胡雪岩是做得到的: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承担,现在不赖任何人,将来也同样不会推给其他人。
人生只有一个规律——自作自受。
我们千万不要被有些小说所蒙蔽,以为胡雪岩风流成性,冒险投机,真是这样他就不值得研究了。胡雪岩内心坚强,有责任感,他知道自己在外面奋斗,不能败坏家风,不能让别人看不起自己的父母。他以无比负责的态度,经过十分仔细的推敲,才毅然决然地做出决定,这才是胡雪岩的本色。
不靠运气靠实力
王有龄敢于接受胡雪岩的资助,同样也不是冒险之举,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不会辜负胡雪岩的期望。有人听了可能会觉得好笑,王有龄科举屡试不中,能有什么实力可言?其实考试是考试,实力归实力。我在大学教书多年十分清楚,成绩好的人,不一定有真才实学;有真才实学的人,可能就是考不出成绩来。成绩好,只能说明会考试而已,有人专会考试,你有什么办法?所以,考试成绩和人的本事有时并不是一致的。
王有龄是有本事的,他从捐官到补实,不是靠运气,而是他确实有这个实力。只是他考运很差,所以才去投供,后来得到了实缺,成为了一位很好的官员。每个人的时间都宝贵,如果他们两个的所作所为,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们自然不必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我们研究他们,就是要把其中有用的道理提炼出来,让大家受到启发,有所收益,这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胡雪岩把收回来的一笔死账,私自借给了落魄书生王有龄当“做官的本钱”。王有龄几经周折,终于补到了实缺,当上了一个管海运的小官。王有龄是个老实的读书人,初涉官场处处碰壁,但在胡雪岩的帮助下,王有龄的官越做越大。那么胡雪岩都帮助王有龄做了哪些事情?而胡雪岩自己又从中得到了些什么好处?胡雪岩和王有龄互相帮助,一个在官场,一个在商场,都发展得非常顺利。但王有龄却一直有些担心,他究竟在担心什么?认识胡雪岩,对于王有龄来说,到底是福还是祸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