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論語》心得   》 第19節:朋友之道(1)      於丹 Yu Dan

  於丹《論語》心得之五
  朋友之道
  一個人有什麽樣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為人。
  要瞭解一個人,你衹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夠了,從中可以看到他的價值取嚮。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人們常說:“在傢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在一個人的社會活動中無疑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像一本書,通過他可以打開整個世界。
  但是朋友有好壞之分。良友益友可以給你帶來很多幫助,惡友佞友卻會給你帶來許多麻煩,甚至引你走上邪路。因此,選擇朋友就顯得非常重要。
  那麽,什麽樣的朋友是好朋友?什麽樣的朋友是不好的朋友?怎樣才能交上好的朋友呢?
  《論語》裏面給出了答案。
  孔夫子非常看重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朋友的作用。
  孔子教育自己的學生要交好的朋友,不要結交不好的朋友。
  他說,這個世界上對自己有幫助的有三種好朋友,就是所謂“益者三友”,是友直、 友諒、 友多聞。
  第一,友直。直,指的是正直。
  這種朋友為人真誠,坦蕩,剛正不阿,有一種朗朗人格,沒有一絲諂媚之色。他的人格可以影響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也可以在你猶豫不前的時候給你果决。所以這是一種好朋友。
  第二,友諒。《說文解字》說:“諒,信也。”信,就是誠實。
  這種朋友為人誠懇,不作偽。與這樣的朋友交往,我們內心是妥帖的,安穩的,我們的精神能得到一種淨化和升華。
  第三,友多聞。這種朋友見聞廣博,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知識面寬。
  在孔子生活的先秦時代,不像我們今天有電腦,有網絡,有這麽發達的資訊,有各種形式的媒體。那個時候的人要想廣視聽怎麽辦呢?最簡單的一個辦法就是結交一個廣見博聞的好朋友,讓他所讀的書,讓那些間接經驗轉化成你的直接經驗。
  當你在一些問題上感到猶豫彷徨,難以决斷時,不妨到朋友那裏,也許他廣博的見聞可以幫助你作出選擇。
  結交一個多聞的朋友,就像擁有了一本厚厚的百科辭典,我們總能從他的經驗裏面,得到對自己有益的藉鑒。
  《論語》中的益者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誠實的朋友,廣見博識的朋友。
  孔老夫子又說有三種壞朋友,即“損者三友”,那又是些什麽樣的人呢?
  孔夫子說,還有三種壞朋友,叫做友便闢 ,友善柔,友便佞,這三者“損矣” 。這損者三友,是三種什麽人呢?
  首先是友便闢,這種朋友指的是專門喜歡諂媚逢迎,溜須拍馬的人。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碰到這樣的人,你的什麽話,他都會說“太精彩了”;你做的任何事情,他都會說“太棒了”。他從來不會對你說個“不”字,反而會順着你的思路、接着你的話茬,稱贊你,誇奬你。
  這種人特別會察言觀色,見風使舵,細心體會你的心情,以免違逆了你的心意。
  “友便闢”和“友直”正好相反,這種人毫無正直誠實之心,沒有是非原則。他們的原則就是讓你高興,以便從中得利。
  大傢還記得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裏面的大姦臣和嗎?他對乾隆皇帝百般逢迎,奴顔諂媚,幾乎無所不用其極。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便闢”之人。
  孔夫子說,和這種人交朋友,太有害啦!
  為什麽?和這種人交朋友,你會感到特別舒服,愉快,就像電視劇裏乾隆皇帝一樣,明知道和貪贓枉法,卻還是離不開他。
  但是,好話聽多了,馬屁拍得舒心了,頭腦就該發昏了,自我就會惡性膨脹,盲目自大,目中無人,失去了基本的自省能力,那離招致災難也就不遠了。
  這種朋友,就是心靈的慢性毒藥。
  第二種叫友善柔。這種人是典型的“兩面派”。
  他們當着你的面,永遠是和顔悅色,滿面春風,恭維你,奉承你,就是孔子說的“巧言令色”。但是,在背後呢,會傳播謠言,惡意誹謗。
  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控訴:我的這個朋友長得那麽和善,言語那麽溫和,行為那麽體貼,我把他當作最親密的朋友,真心地幫助他,還和他掏心窩子,訴說自己內心的秘密。可是,他卻背着我,利用我對他的信任,謀取自己的私利;還散布我的謠言,傳揚我的隱私,敗壞我的人格。當我當面質問他的時候,他又會矢口否認,裝出一副老好人受委屈的樣子。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灰色的孔子與多彩的世界—易中天第2節:天地人之道(1)
第3節:天地人之道(2)第4節:天地人之道(3)
第5節:天地人之道(4)第6節:心靈之道(1)
第7節:心靈之道(2)第8節:心靈之道(3)
第9節:心靈之道(4)第10節:處世之道(1)
第11節:處世之道(2)第12節:處世之道(3)
第13節:處世之道(4)第14節:君子之道(1)
第15節:君子之道(2)第16節:君子之道(3)
第17節:君子之道(4)第18節:君子之道(5)
第19節:朋友之道(1)第20節:朋友之道(2)
第21節:朋友之道(3)第22節:朋友之道(4)
第三部分 於丹《論語》心得之六 理想之道(1)第三部分 於丹《論語》心得之六 理想之道(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