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跌宕起伏的一生:悲情曹雪芹   》 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10)      徐淦生 Xu Gansheng

  “老太太您得保重福體啊!”
  小曹霑從來沒見過這種場面,被嚇壞了,他一頭撲在祖母的懷裏:“太太,太太,您別哭了,我怕!我害怕!”
  寶貝孫子的呼叫讓老太太停止了哭聲,她把曹霑抱在懷裏:“我的命根子,太太不哭了,你別怕,別怕。”說着用手撫摸着孫子的頭頂,三太太、四太太趁此機會把老太太攙了起來。三太太邊攙邊說:“這地下太涼了,您快起來吧!”
  老太太被扶坐在短榻上,她看了一眼老丁:“漢臣。”
  “嗻。”丁漢臣走上幾步,請了個安。
  “你去打開萱瑞堂,找幾個人設好靈堂,我要連夜祭奠祭奠咱們傢的大恩人……”老太太一言未盡,哀聲又起。
  萱瑞堂是這府裏的正廳。平常日子門是鎖着的,當然按規定的日子有專人進來灑掃除塵,七間兩捲的正廳,就等於是十四間的面積,東西雙耳房。垂花門內抄手遊廊,東西配房各五間,南端皆配鹿頂。大廳一律是紅木傢具,不用蠃鈿鑲嵌以示莊嚴。傢具的尺碼都比通常的大一些,中央的條案竟是一丈八尺,其餘傢具可想而知。據說這堂傢具還是漢府的遺物,明朝的東西,抱柱上挂着雕工極細的紫檀對聯,乃是聖祖所賜:
  上聯是:萬重春樹合,
  下聯配:十二碧雲峰。
  可是今夜的正廳已然變為靈堂模樣,梁懸素幔,遍挂白幡,丈八的條案上五供已全,三斤的一對白蠟也被點燃,爐內一炷高香,燃燒中青煙裊裊。
  三太太、四太太攙扶着老夫人,後跟曹、桑格和曹霑,人人身披白布,頭裹麻巾,走進正廳,撲伏於地放聲痛哭。老太太哭得很痛,別人也不能不跟着哭,可是哭過一會兒,三太太似有警覺,她左手拉了一把曹桑格,右手碰了一下四太太,嚮他(她)們搖搖手,示意不要再哭了。然後自己站起來,走到老太太跟前:“老太太,老太太,不能再哭啦!”
  “什麽,不能?……”老夫人面有薄慍。
  “老太太,消息雖然是準的,可滾單還沒有到江寧,此時此刻除了兩江總督範大人知道此事,全江寧誰也不知道。咱們傢半夜三更的嚎啕大哭,倘若兩江問下來,該以何言答對?倘若消息傳出去……這可是一款大罪啊!再一說……”
  老夫人擺擺手:“不要再說了,我明白了。多虧你這提醒。告訴老丁,傳下話去,今夜舉哀的事不準外傳。”
  “是。”三太太轉過身來:“老丁,聽見老太太的吩咐了嗎?”
  “嗻,我聽見了,馬上就辦。”老丁剛要走,三太太又補了一句:“這靈堂也得連夜撤嘍。”
  “嗻嗻。”老丁答應着退了出去。
  “老太太,回去歇歇吧。”四太太過來相勸,想扶起老夫人。
  老夫人搖搖頭:“讓我先喘口氣兒……唉——也是我老糊塗了,大張旗鼓的。”她不自覺的擡起頭來,看見了“萱瑞堂”三字匾額,頓時感慨萬千,伸手把曹霑摟在懷裏:“寶貝,你知道這塊匾是誰寫的嗎?”
  “是康熙老佛爺的御筆。”
  “不錯。那麽是寫給誰的呢?”
  “寫給我老祖兒孫氏太夫人的。”
  “聰明的寶貝。你五歲那年,我給你說過一回,到如今也沒忘,好好,是不能忘記啊!”
  小曹霑頻頻地點頭。
  “我再問你,康熙老佛爺為什麽要給你老祖兒賜字題匾呢?”
  “因為康熙老佛爺是吃我老祖兒的乳汁長大的,皇帝竜恩厚報纔賜字題額,‘萱瑞堂’三字喻老祖兒為萱堂慈母。並有合歡忘憂之祝。”
  “好好,說得真好!”老太太愛撫備至,親着曹霑的小手兒,面上一掃憂傷:“因為有這層關係,你瑪發七歲進宮去給康熙老佛爺做侍讀。寶貝,你懂什麽叫侍讀嗎?”
  “就是陪着太子讀書。”
  “對了,但則是,不是什麽人都可以做侍讀的,一般都是親王、郡王的後代,次之是貝子、貝勒傢的阿哥,再次之是大臣的兒子,權相明珠大人的長子納蘭性德也是侍讀。可你瑪發何許人也,無非是個包衣,下賤的奴才也做了皇帝的侍讀。這是何等的榮耀、何等的光彩啊!”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資料來源】中國華僑出版社
惟大磨難鑄就大英才(1)惟大磨難鑄就大英才(2)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1)
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2)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3)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4)
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5)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6)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7)
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1)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2)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3)
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4)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5)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6)
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7)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8)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9)
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10)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11)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12)
第二章 滴漏聲催秋雨急(13)第三章 燕雀齊飛殘月天(1)第三章 燕雀齊飛殘月天(2)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