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聽南懷瑾講《論語》   》 第19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9)      張保文 Zhang Baowen    許慶元 Xu Qingyuan

  “學而不思則罔”,思考讓愛迪生成為大發明傢,他一生共有約2000項創造發明,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當然,有些人儘管有學問,卻沒有智慧的思想,變成了不切實際的“罔”了。
  “思而不學則殆”,有些人儘管有思想,天資聰慧,但沒有經過學問的踏實鍛煉,也是非常危險的,不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最終害人害己。
  自謙養識與自信養志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其如予何?”
  ——《論語?述而》 三個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南先生豐富了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應該說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的老師,在某一個或幾個方面必定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比自己強的固然是老師,不如自己的也可以成為老師,因為看到其不足之處,自己就會反省。所以每個人都是我的老師,以藉鑒反省。
  與人相處,發現別人的長處而能從內心真正發出改善、學習的意念,是很難做到的。真正的有識之士常把自己比作“滄海一粟”。當有人在牛頓面前贊譽他比前輩們更有遠見時,牛頓卻非常謙虛地回答:“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大海所以煙波連天、浩瀚壯闊,就在於廣納百川之細流,不拒山泉之涓滴。為人處世,任何時候都不能自滿,學習點點滴滴做人做事的道理,才能不斷完善自己,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好。
  北宋名相晏殊一次出巡途經江南,聽說揚州的大明寺有許多好詩,决定前往欣賞一番。他來到大明寺,叫隨從依次給他念誦寺壁上的題詩。晏殊免卻俗套,衹憑詩論人,詩寫得好,纔進一步詢問作者的姓名、籍貫、地位,結果當地一個叫王淇的主簿小官脫穎而出。晏殊並不因為王淇的地位低而鄙棄他,他讓人找來王淇,與之促膝而談。晏殊之前曾無意中吟出“無可奈何花落去”,一直不曾對上好句子,此時王淇聽聞,隨口續曰“似曾相識燕歸來”,讓晏殊颳目相看,驚嘆不已。
  一般來講,在現實生活中,衹要仔細觀察身旁的人,你就會發現,無論多麽出色的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而看上去再乏味的人也必定會有一些長處。
  因此對人對事,衹需學習他人的長處,將他人的缺點作為對自己的警戒。為人要謹記“滿招損,謙受益”,但謙遜也不可太過,過猶不及,謙遜的同時要自信,不然就會人云亦云,失去自我。
  桓是宋國的大夫,曾經起意要謀殺孔子。學生們得到消息,通知孔子趕緊逃避,可是孔子滿不在乎。他對學生們說,上天生下了我,把承傳歷史文化的責任放在我身上,桓怎麽敢且又怎麽能傷害於我?結果證明了桓並不敢把孔子怎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第2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第3節:聽南懷瑾講《論語》(3)
第4節:聽南懷瑾講《論語》(4)第5節:聽南懷瑾講《論語》(5)第6節:聽南懷瑾講《論語》(6)
第7節:聽南懷瑾講《論語》(7)第8節:聽南懷瑾講《論語》(8)第9節:聽南懷瑾講《論語》(9)
第10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0)第11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1)第12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2)
第13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3)第14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4)第15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5)
第16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6)第17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7)第18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8)
第19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9)第20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0)第21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1)
第22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2)第23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3)第24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4)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