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考古 裸女   》 第19節:第五章 眼睛(1)      戴斯蒙德·莫裏斯 Desmond Morris

  第五章 眼睛
  很多個世紀以來,女性的眼睛一直是人們關註的焦點。據史料記載,眼部化妝品的發明,距今已有六千多年。在古代埃及,就已經有了黑色的化妝品用於塗抹在眼瞼上,羅馬的諷刺作傢馬提雅爾在公元一世紀就曾經寫下了尖刻的評語,“黑色的眼皮下,你還在嚮男人暗送秋波,你的黑眼皮應該是早上纔從抽屜裏‘拿’出來的吧”。眼瞼、眼睫毛以及眼睛周圍的皮膚,都是女人們重點裝扮的目標,在人類社會的每一段文明史上,都有無數的招數去裝扮眼睛,所有這些招數在顔色、形狀和細節變化上都充分體現出人類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眼影、眼綫、睫毛刷、假睫毛以及各種顔色的隱形眼鏡花樣翻新,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強化女性的眼睛區域,但在詳細介紹這些修飾眼睛的人為手段之前,我們還是先來看看眼睛本身該是個什麽樣子吧。
  眼睛是人類最重要的感覺器官,據估計人體對外部世界的信息獲取至少有百分之八十是通過眼睛來實現的,眼睛的意義當真非凡。儘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說了很多,也聽了很多,然而我們在本質上仍然是視覺動物,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與我們的近親——猿類和猴子們——並沒有太大的分別。所有靈長類動物都是以視覺為主的動物,它們的兩衹眼睛都安傢在了頭部的正前方,以便更好地通過視覺感知外部世界。
  人類眼睛的直徑大約僅為2.5釐米,但與之相比,世界上最為先進的電視攝像機簡直就是來自石器時代的破爛玩意兒。位於眼睛後方的感光視網膜包含着一億三千七百萬個細胞,這些感光單元把外界的信息傳遞給大腦,告訴後者在我們的眼前究竟有些什麽。所有這些感光細胞當中,有一億三千萬個細胞是桿狀的,用於描述黑白影像,剩餘的七百萬個則是錐型的,能夠辨別彩色影像。在任何時刻,這些感光細胞都能夠應付一百五十萬條同時存在的信息。由於眼睛太復雜了,以致於它們在人類的生存期內是生長變化最小的身體器官,在初生嬰兒與成年人之間的對比上,連腦組織的生長程度都要比眼睛的生長來得大。
  在眼睛的中央是黑色的瞳孔,它起到的是光圈的作用,讓外部的光綫能夠經由它,投射到視網膜上。當光綫微弱時,瞳孔會適當放大,而在遭遇強光時,它會相應縮小,以控製投射到視網膜上的光綫的總量。從這個角度上看,眼睛的工作原理就像照相機一樣,用一個控製裝置來適配不同的環境,但它同時還擁有一個不可控機製:當人類看到非常喜歡的東西時,瞳孔的放大程度會高於正常情況,而當呈現在眼前的東西令人厭惡時,瞳孔很可能會縮得很小。就這兩種變化情況,後一種相對容易理解,因為瞳孔過度收縮之後,就能減少投射在視網膜上的光綫的總量,從而讓眼前令人生厭的東西變得影像模糊。然而當我們看到某些喜歡的東西時,瞳孔異常放大的情形就不那麽容易解釋了,因為隨着瞳孔的過度放大,會有太多的光綫投射到視網膜上,從而影像到視覺的精確性,其結果必然是造成影像含混,無法提供清晰的視覺效果。對於戀愛中的青年男女,這倒不失為一件好事情,當他們用放大的瞳孔深情地凝望對方時,看到的不再是清晰的影像,而是自己心儀的對象籠罩在一層模糊而又美麗的光暈裏。
  中世紀的意大利妓女曾經巧妙地利用過瞳孔的特性,在接待到訪的客人之前,她們會嚮自己的眼睛裏滴幾滴顛茄汁,這種液體能夠讓她們的瞳孔明顯放大,從而不僅讓她們(即便已經是飽經蹂躪、年老色衰)看起來更加動人,還創造出了她們喜歡看到這位客人的假象。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新星出版社
第1節:第一章 進化(1)第2節:第一章 進化(2)第3節:第二章 頭髮(1)第4節:第二章 頭髮(2)
第5節:第二章 頭髮(3)第6節:第二章 頭髮(4)第7節:第二章 頭髮(5)第8節:第二章 頭髮(6)
第9節:第三章 眉毛(1)第10節:第三章 眉毛(2)第11節:第三章 眉毛(3)第12節:第三章 眉毛(4)
第13節:第三章 眉毛(5)第14節:第三章 眉毛(6)第15節:第四章 耳朵(1)第16節:第四章 耳朵(2)
第17節:第四章 耳朵(3)第18節:第四章 耳朵(4)第19節:第五章 眼睛(1)第20節:第五章 眼睛(2)
第21節:第五章 眼睛(3)第22節:第六章 鼻子(1)第23節:第六章 鼻子(2)第24節:第六章 鼻子(3)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