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正說三國 》
第19節:周瑜賺蔣幹,演義成真計
盧盛江 Lu Chengjiang
第44講孫權也殘忍多忌(略)
第45講把蔣幹藉來中計(略)
第46講周瑜賺蔣幹,演義成真計
《三國演義》在清代風行一時,受到清朝君臣的一致熱愛。
他們的太祖努爾哈赤就非常喜愛並通曉《三國演義》。早在幼年時候,作為明朝的順民,他被父親送到明總兵大將李成梁傢侍候,在那裏讀書識字,就愛看《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這兩部小說給他的思想和後來的事業顯然留下了不淺的烙印。不甘屈服,勇於反抗,十三副遺甲起兵,艱難中不懈地努力、創業,都能看到三國和水滸英雄精神的影子。他的政治韜略和軍事權謀,與三國英雄有些地方也有相似之處。別的不說,衹說他們的起兵,就都極講策略。劉備起兵,以興漢室為號召,並且自稱是漢宗室之後,其實他不過是要成就自己的王霸之業。努爾哈赤幾次起兵的實質,先是為了爭奪對本民族部落的統治權,爾後是要爭奪整個中國的統治權,但他每次都打着復仇的旗號,既能激勵士氣,又使自己政治上始終處於主動。先藉着復仇,攻打尼堪外蘭,統一了女真部族,爾後以“七大恨”誓師,發起徵明戰爭。
到清太宗皇太極,在與明王朝的戰爭中,更是從《三國演義》中吸取了不少智謀兵略。最典型的,是他重演周瑜賺蔣幹的故伎,巧施反間計的例子。
周瑜賺蔣幹是《三國演義》的一個著名情節。說赤壁之戰前夕,謀士蔣幹過江勸說周瑜降曹,結果卻反而被周瑜將計就計,讓他盜去假書,報告曹操,斷送了曹軍這次作戰最關鍵的兩個人物——水軍頭領蔡瑁、張允的性命。這本來衹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卻被皇太極巧加利用,演成了明清戰爭史上一段真實的事件。
事件是針對袁崇煥而來的。他是明朝全面負責對清(當時是後金)作戰的最高統帥,是後金的一個強勁敵手。努爾哈赤自二十五歲興兵,四十三年身經百戰,戰無不勝,但卻在寧遠慘敗於袁崇煥手下,而且由於這一次慘敗帶來的精神的沉重打擊,使努爾哈赤終於一病不起,最後被奪去了生命。皇太極繼位,嚮寧遠、錦州的明朝守軍發起更猛烈的進攻,但是整整二十四天,仍不得不在袁崇煥的頑強抗擊下慘敗而退。有袁崇煥,大清的開創者努爾哈赤至死沒能突破山海關,他的繼承者皇太極也無法取得任何進展。因此,皇太極就避開山海關、寧遠防綫,千裏迂回縱兵奇襲北京,同時想法除掉袁崇煥,辦法就是和周瑜賺蔣幹一樣的反間計。
還在努爾哈赤逝世不久,皇太極剛即位,袁崇煥藉議和派人探聽虛實的時候,皇太極就順水推舟,假裝議和派人回訪袁崇煥,給明王朝造成一種假象。當他率大軍迂回千裏突入北京城下時,就着手部署他的計謀。他知道明朝皇帝寵信太監,恰好前幾天又俘虜了兩個太監。於是,他有意把攻北京城的軍隊撤下來,然後命令監收這兩個太監的部將夜裏回營,坐在兩個太監睡覺的地方,故作耳語,說:“今天撤兵,實際是皇上的計謀,剛纔看見皇上一個人騎着馬到敵人那邊(指袁崇煥部),敵人那邊也有兩個人上來,講了很久的話纔離去。”這簡短的一席話,暗示袁崇煥已經和後金有密約。第二天,又故意放跑了兩個太監。兩個太監果然充當了蔣幹的角色,自以為得到了重大情報,一回北京就密告了崇禎皇帝。第三天袁崇煥就被逮捕下獄,不久便被處死。
《三國演義》虛構的這個計謀,竟幫助皇太極輕而易舉地除掉了最令他頭痛棘手的強勁敵手。也許因為兵略上得益匪淺,而清將領多不識漢字,因此,崇德四年(1631),皇太極就命達海翻譯《三國演義》等書。後來,又正式將該書頒賜滿洲貴族作為“臨政規範”和攻戰的“兵略”(見《嘯亭續錄》和《掌固零拾》)。
清世祖順治皇帝也通曉《三國演義》。入關之前,他先徵服了內蒙古的各部族。為了鞏固滿蒙關係,又和蒙古諸汗國約為兄弟,他還引《三國演義》桃園結義事為例,說自己是劉備,蒙族便是關羽。入關以後,又纍封忠誼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贊宜德關聖大帝,以示對蒙族的尊祟。達海譯《三國演義》未竣而卒,清世祖又組織龐大的陣容翻譯這部小說。學士查布海、索那海、伊圖、霍力、慶泰、來袞、何德等人都參加了翻譯,又請大學士祁充格、範文程巴剋什、剛林巴剋什、馮銓、洪承疇、寧完我、宋權等人總校。滿文譯本《三國演義》終於於順治七年(1650)刊刻頒行。
康熙自認是劉備的後身。據說一次康熙遇上危險,是關公顯靈解救了他。他當政時,也曾下詔飭印滿文本《三國演義》一千部,頒賜滿洲、蒙族諸部統兵將帥,當作兵書。很多將領從《三國演義》中學習兵法,成為名將。平三藩時,護軍統領希佛善奇謀,被人稱為“賽諸葛”。當時的名將海蘭察也精通兵法,有勇有謀。他對人說,其實他並沒看過別的書,因為他不識漢字,衹讀過一本滿譯本《三國演義》,他的兵法主要得益於這本書。他部下有個叫額勒登保的,每次打仗總是衝鋒陷陣在前。海蘭察對他說:“你是個將纔,應該懂得一些古兵法。”但額勒登保也不識漢字,海蘭察便把滿文本《三國演義》授予他。後來,額勒登保也成為一代名將,被封忠毅公(見《國朝先正事略》)。
清代君臣對《三國演義》的理解與我們似乎不全一樣。我們把它看成小說,他們卻常常把它看成兵書。這是不是因為,把兵法藝術化、形象化,較之單純的抽象的兵法理論更易為人接受呢?不管怎樣,它能在清代君臣那裏受到那樣的歡迎,有那樣深的影響,都是值得註意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話說三國 |
|
|
第1節:桃園結義的由來之迷 | 第2節:關羽是怎樣從人變成神的 | 第3節:三國人眼中的曹操 | 第4節:曹操殺人如麻 | 第5節:曹操挨駡何時了 | 第6節:三英戰呂布之謎 | 第7節:張飛呂布這兩個對頭 | 第8節:孫堅何以成了油滑的小醜 | 第9節:大鬧石榴園到煮酒論英雄 | 第10節:古城聚義純屬虛構 | 第11節:千裏走單騎之謎 | 第12節:曹操殘暴的另一面 | 第13節:曹操的禦人之術 | 第14節:諸葛亮身世之迷 | 第15節:諸葛亮羽扇的來歷 | 第16節:諸葛亮長於奇謀嗎 | 第17節:揭密歷史真實上的張飛 | 第18節:《三國演義》委屈了魯肅 | 第19節:周瑜賺蔣幹,演義成真計 | 第20節:周瑜不曾打黃蓋 | 第21節:赤壁之戰曹軍失敗的原因 | 第22節:馬超起兵顛倒了因果 | 第23節:守戶之犬劉璋 | 第24節:蜀中四英是怎麽回事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