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它古典 》 曹雪芹毒殺雍正帝 》
第一節 一些史學家對於雍正死因種種說法的認識(2)
霍國玲 Huo Guoling
他們對於雍正中風而死說的態度是:一如官書所載,因病而亡,但它對暴死的異狀未作解釋,令人疑竇叢生。鄭天挺師認為雍正“是中風死去的”,可惜沒有說明,但是值得重視的說法。馮爾康:《雍正傳》第549頁。
有的歷史學家曾提出,雍正是突然中風死去的,可是沒有拿出有說服力的證據。李國榮、張書纔:《實說雍正》第110頁。
鄭天挺先生認為,雍正“是中風死去的”。這個重要論斷,需要史料證明。閆崇年:《正說清朝十二帝》(圖文本)第109~110頁。
三是如同官書所載,因病而亡,但它對暴死的異狀未作解釋,令人疑竇叢生。在暴病而死說中,有的學者認為,雍正帝是中風而死去的,有的說他“纍極了,精神上和肉體上都承受着沉重的壓力,至勞至苦”,他是纍死的。這都是值得重視的說法。暴病之人,往往是平時身體不錯,沒有小病宣泄,日積月纍,則一泄而不可止。閆愛民:《正說雍正》第171頁。他們對於雍正死於丹藥說的態度是:推斷他死於丹藥,也許不算武斷。楊啓樵:《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第297頁。
三是死於丹藥中毒,此說頗有合於情理處。馮爾康:《雍正傳》第549頁。
從各方面情況看,雍正死於丹藥之毒是大致可信的。李國榮、張書纔:《實說雍正》第118頁。
四是死於丹藥中毒,此說也頗有合於情理處。閆愛民:《正說雍正》第171頁。雍正的暴亡,本是個尚未解開的謎團。不論史學家們的推論和推測,還是非史學家們的傳說故事、道聽途說、猜測等,任何一種看法都具有雙重特點:一方面看到了該事物的一個側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其中也都帶有一定程度的主觀性和片面性,因而,任何看法都不能令人信服。對於這些看法的正確態度理應是:一方面,看到任何一種說法中所含有的合理成分;另一方面,則指出其中錯誤及其産生這種錯誤的原因所在。然而,從前面這些史學家的態度來看,他們對於非史學家的說法,儘管其中存在着合理的內核,卻一律采取斷然否定的態度,而對於史學家們的推斷,雖然帶有明顯的主觀性和片面性,卻均未給予具體分析,沒有指出不足之處,甚至對於明顯違背史料之處,也均持十分寬容的態度。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紅樓一春夢 |
|
|
第一節 雍正實屬暴亡 | 第二節 宮女縊殺“世宗”未遂說 | 第三節 中風而死說 | 第四節 沉淫而死說 | 第一節 雍正信奉道教 | 第二節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實用性(1) | 第二節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實用性(2) | 第二節 雍正崇信道教主要是看重它的實用性(3) | 第三節 雍正依靠“既濟丹”強健了體魄(1) | 第三節 雍正依靠“既濟丹”強健了體魄(2) | 第四節 大臣也說食丹後“大有功效” | 第二節 一些史書記載雍正係中毒暴亡 | 第一節 應當以辯證觀點看待丹藥 | 第二節 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雍正是食丹而亡 | 第三節 對“食丹而亡”說的評析(1) | 第三節 對“食丹而亡”說的評析(2) | 第三節 對“食丹而亡”說的評析(3) | 第一節 一些史學家對於雍正死因種種說法的認識(1) | 第一節 一些史學家對於雍正死因種種說法的認識(2) | 第二節 正確分析與認識雍正的死因 | 第三節 小結 | 研究的必要前提(1) | 第一節 呂四娘殺雍正傳說簡介 | 研究的必要前提(2)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