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浓墨重彩莽和尚惠明
张生的退敌办法,就是先稳住孙飞虎,同时暗暗派人去给掌握着十万大军的八拜好友杜确,派兵来救。孙飞虎倒也好性子,听说崔莺莺父孝在身,便答应三天后再来讨要莺莺。
派谁冲出重围去给杜确送信呢?他们用激将法把和尚惠明激出来了。
这位和尚"不念《法华经》,不礼梁皇忏,颩了僧伽帽,袒下我这偏衫。杀人心逗起英雄胆,两只手将乌龙尾钢椽揝"。而且,公然宣称:"我经文也不会谈,逃禅也懒去参",显然就是一个莽和尚鲁智深的模样。一边,惠明还批判,"别的都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想起法本和尚的外貌堂堂而小气猥琐的样子,不得不承认,他是对的。
惠明夸海口说,"热血权消渴,生心且解馋","将这五千人做一顿馒头馅"。他武艺高强,"瞅一瞅古都都翻了海波,滉一滉厮琅琅震动山岩;脚踏得赤力力地轴摇,手扳得忽剌剌天关撼"。一排叠字用法,朗朗上口,气势汹汹,英雄之气,灌满胸臆。
这个人物是在"董西厢"才浓墨重彩地出现,只不过,叫做法聪。"董西厢"写法聪的外形似乎更具体些:
细端详,见法聪生得搊搜相:刁厥精神,跷蹊模样,牛膀阔,虎腰长。带三尺戒刀,提一条铁棒。一匹战马,似敲了牙的活象。偏能软缠,只不披着介胄,八尺堂堂,好雄强,似出家的子路,削了发的金刚。
这段描写,今天看起来似乎很有文采,其实质描写全是程式化而空洞的,言之无物。反而不及"王西厢"的绘声绘色更为形象。
金圣叹读书总能看到他人看不到之处。惠明喜酒肉,好厮打,平日为众僧所不齿。然不食酒肉者,即真心向佛乎?且看金氏评语:
昔日世尊于涅槃场制诸比丘,不得食肉;若食肉者,断大慈悲。夫大慈悲止于不食肉而已乎?麋鹿食荐,牛马食料,蚯蚓食泥,蜩螗食露,乃至蛣蜣食粪,皆不食肉,即皆得为大慈悲乎?
那些群蝇宵小都不食肉,难道能用食肉与否来断定慈悲与否吗?这里借群僧的唯唯诺诺,来反衬惠明的豪迈大气。他更称赞这一段描写:"写五千人,便有千军万马之状。写横扫,便有斩将搴旗之乐。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纸墨间亦复尔尔。"
这里,足足用了一折加一个楔子的曲子专门给惠明主唱。可我们知道,"王西厢"里,除了这折以外,只有张生、崔莺莺、红娘三人主唱,连戏份吃重的老夫人、郑恒、杜确都只有对白,一支曲子也没有唱。这就十分奇怪了。按说,惠明是配角中的配角,从情节推动来说,他的重要性显然还不如杜确,他可以一句话就交代完,为何特意安排?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