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否定群雄解紅樓   》 第26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1)      崔耀華 Cui Yaohua

  黛玉、寶釵的病根子
  釵黛之病和其“根子”是一哲理,其病是假,以病喻理、喻哲是真。不解此理是紅學界幾十年、乃至一百多年來,關於釵黛美醜、釵黛優劣、釵黛合一和釵黛對立久爭不决,並形成不解之公案的總根源。
  《紅樓夢》自始至終作者從天外引來一僧一道:“骨格不凡,豐神迥異”。蔡周認為《紅樓夢》在僧道問題上帶有宗教迷信色彩,認為是從舊小說中沿用下來的一種舊套。但從《紅樓夢》整體內容來看:寶玉作為可使人“通靈”、“引登彼岸”的“通靈寶玉”,能攜此物者誰?僧道也!能知釵黛“病根”者誰?僧道也!能為釵黛治病、給寶釵治病秘方者誰?僧道也!“寶玉”為聲色貨利所迷,不靈了,僧道持誦後就靈了;引渡士隱和柳湘蓮走嚮彼岸世界者也是僧道;給朽儒之子孫賈瑞送去“治病”、“治邪思妄想之癥”的“風月寶鑒”者也是僧道。——故,所謂僧道,即作者自稱也!
  道士:因在作品中扮演手持真理者,故應指“有道之士”。“和尚”古時亦稱道士。葉夢得《避暑錄話》:“晉宋間佛學初行,其徒猶未有僧稱,通曰道人。”《紅樓夢》中作者一人之身為何羽化成二人?這主要和作者事必二分、一虛一實、一有一無、一形一神這種哲學觀念有關,在《紅樓夢》藝術和文章結構上,作者都采用了“兩兩出嬋娟”的對應關係。
  一、刻骨雕形話黛玉
  對釵黛美醜、善惡、優劣之爭,從清末就“幾揮老拳”。劉夢溪說:“紅學論爭……即是紅學公案。因為……那些聚訟無尾的論爭,假以時日,必變成公案。”“擁釵派”和“擁黛派”的爭論原則大致為:寶釵圓融,黛玉孤傲;寶釵寬平,黛玉尖刻;寶釵隨分從時,黛玉目無下塵;寶釵藏,黛玉露;寶釵麯,黛玉直;寶釵冷,黛玉熱。
  容貌舉止:寶釵豐滿,黛玉瘦削;寶釵健壯,黛玉羸弱;寶釵穩重,黛玉婀娜;寶釵寬平中藏險刁;黛玉尖刻其表,心地忠厚,帶幾分傻氣。寶釵豈能讓人,黛玉口角鋒芒。等等,從最近鬍文彬先生出版的《讀遍紅樓》等作品看,鬍文彬等人在紅學研究中多采用這種分析方法。
  根據“兩賦論”和“女兒”定義,黛玉代表了一種事物美的化身。小姐是她的藝術外表,藉此述哲述理是“真”。黛玉為什麽美?美在何處?美的性質是什麽?請拭目一覽之。
  黛玉之美是映日而出的儒林一秀。第二回中黛玉的父親如同英蓮的父親一樣有所隱。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唐書中稱各種學派、思想流派、社會中各種政治集團、社會團體,統稱為“林”。以“林”表示聚集在一起的同類人物和事物,縱觀去浩瀚如海。故“林如海”乃隱語也。形容像海洋一樣的流派體係。“如海”又諧音“儒海”。此含意指黛玉之父為“儒海”中人物之代表。正如雨村說:自東漢以來,儒傢支派繁多,各省皆有,誰能逐細考查?
  從林如海和儒者雨村、儒者賈政的關係中,黛玉有如像英蓮,她也是林如海懷抱中一佼佼者,是林如海的靈魂中之精華。根據“女兒”定義:黛玉是“儒林如海”中的一支“獨秀”。她的“母親”——“母體”和賈政“存周”之間有“血緣”關係。由於這種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黛玉在靈魂深處暗藏一個“密”字,每當說到、念到、談到“敏感”的“敏”字時,她都讀成“密”字——這在藝術造意上是何等的微妙?真所謂“微意深藏偏自露”也!“密”:不願告人之處也!
  作者寫道:“如(儒)海之祖,也曾襲過侯的……衹可惜這林傢支庶不盛,人丁有限,雖有幾門,卻與如(儒)海具是堂族,沒甚親支嫡派的。”這是說:一指儒傢代表的思想體係,在歷史上和統治階級有着密切關係,並且儒傢是服務於朝廷的一種思想流派。二是點明黛玉所屬派係是從儒林中分化出來的一個少數派,在社會中並沒有形成支庶繁盛的體係。三是指明黛玉代表的思想派係,雖然和儒傢各派思想有一定關係和聯繫,但並不屬於儒林中的嫡係派別。
  儘管黛玉代表了儒林中的一支新秀,但畢竟是請了雨村作她的靈魂的締造者和啓蒙者。這就說明黛玉是紮根於儒傢思想土壤中生長發育起來的一顆幼芽。故此,這正是黛玉一生中“多病”、生來就有一種“先天不足之癥”的根源所在。——但愛情論者和自傳說者,卻據實深考細挖,把黛玉的病看成肉體和醫學上的病。
  所以當賈母問黛玉念何書時,“黛玉道:‘剛念了《四書》’”。在作品中黛玉是唯一被點明讀過《四書》的人。《四書》是孔孟之教的經典著作,它在儒傢思想體係中占着極重要的地位,影響也最深最廣。這就點明黛玉靈魂深處之所隱。
  作者為刻畫出雨村這類儒者朽不可雕和貪得無厭的本性,特寫雨村在郊外看到一座“墻垣剝落”的“智通寺”,遇見一個“既聾且昏,又齒落舌鈍,所答非所問”的老僧,並有一對聯,襯托出雨村貪得無厭,在仕途道路上走投無路時的心態,他在仕途道路上貪得無厭,雖也曾想縮手收斂一下,但一遇上機會,就得意忘形顯出其貪婪的本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第1節:出版前言第10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5)
第11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6)第12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7)
第13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8)第14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9)
第15節:太虛幻境的來竜去脈(10)第16節:一事兩面(1)
第17節:一事兩面(2)第18節:一事兩面(3)
第19節:一事兩面(4)第2節:寶玉的真面目(1)
第20節:一事兩面(5)第21節:一事兩面(6)
第22節:一事兩面(7)第23節:一事兩面(8)
第24節:一事兩面(9)第25節:一事兩面(10)
第26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1)第27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2)
第28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3)第29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4)
第3節:寶玉的真面目(2)第30節:黛玉、寶釵的病根子(5)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