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 》 風雨歲月 》
第19節:路難行(6)
劉冰 Liu Bing
1966年8月18日到同年11月26日三個月多一點時間之內,毛主席連續八次檢閱紅衛兵,規模之宏大,次數之頻繁令人驚嘆。我逐漸領會到這是毛主席用來發動群衆,推進"文化大革命"的一種工作方法。一個七億人口大國的領袖同全國各地匯集到北京的成千上萬、幾十萬、上百萬紅衛兵群衆直接見面,用這種方法發動群衆,確是個創舉。各地的紅衛兵匯集北京受到領袖的檢閱,北京的紅衛兵到各地傳播領袖的號召,形成了"革命大串聯";這種"大串聯"同"紅衛兵"組織,同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四大"相結合,形成了"文化大革命"運動的特有形式,是過去各種運動所沒有過的。
從清華廣播臺播報的消息中得知,北京的紅衛兵在各省市和當地的紅衛兵、軍事院校的造反派結合起來衝擊了那裏的黨、政、軍領導機關。在北京他們竟敢衝擊元帥們的住地。清華的紅衛兵在上海、南京、鄭州、南昌、西安、蘭州、成都等地,都以"革命先行者"自居,帶領那裏的造反派衝擊當地的領導機關。到1966年底,各地的黨委、政府領導機構基本上都已癱瘓,偌大的中國已處於無政府狀態。這大概就是1966年8月8日,林彪接見中央文革小組成員講話中所描繪的"要弄得翻天覆地,轟轟烈烈,大風大浪,大攪大鬧,這半年就要鬧得資産階級睡不着覺,無産階級也睡不着覺"那樣一幅圖景吧!到了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團粉碎後,我讀到1966年7月8日毛主席緻江青的信中主張"從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的話時,恍然大悟到,林彪正是唯恐不亂,並夢想在亂中奪權的。
中共中央、國務院9月5日發出通知:紅衛兵進行串聯乘坐火車、輪船、汽車免費,伙食、住宿補貼都由國傢財政開支。幾千萬人在全國進行"大串聯",這雖是"文化大革命"的需要,但畢竟國傢財力物力有限;平日顯得寬曠的清華園,在接待外地來京串聯的人時,各方面已感到不堪重負。我給他們送過開水,知道單是天天燒水送水已感人力不足,何況全國幾千萬人大攪大鬧,來回折騰,一切免費,怎麽得了!中央終於發現這樣下去不行了。1966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出通知,决定北京大中學生暫緩外出串聯。同年11月16日、12月1日,又發出通知,北京和各地大中學生暫停乘火車、輪船、汽車進行串聯。1967年2月、3月,中央又兩次發出通知,停止串聯。這樣纔使幾千萬人在960萬平方公裏土地上的大流動逐漸停了下來。
在學生外出大串聯的日子裏,對校內的幹部批鬥少了,但在高教部,對蔣南翔的批鬥增多了。自從南翔停職檢查、被批鬥以來,清華的同學經常有人到高教部為他辯護。在氣勢洶洶的造反派包圍中,這些同學沉着、堅定,據理申辯。他們說蔣南翔執行的什麽路綫,我們是清華的學生,是見證人,最有發言權。一切堅持真理的同志應當尊重事實,我們用下面的事實說話。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當代中國出版社 |
|
|
第1節:再版序言(1) | 第2節:再版序言(2) | 第3節:再版序言(3) | 第4節:前言(1) | 第5節:前言(2) | 第6節:山雨欲來(1) | 第7節:山雨欲來(2) | 第8節:山雨欲來(3) | 第9節:山雨欲來(4) | 第10節:山雨欲來(5) | 第11節:狂風暴雨(1) | 第12節:狂風暴雨(2) | 第13節:狂風暴雨(3) | 第14節:路難行(1) | 第15節:路難行(2) | 第16節:路難行(3) | 第17節:路難行(4) | 第18節:路難行(5) | 第19節:路難行(6) | 第20節:路難行(7) | 第21節:路難行(8) | 第22節:路難行(9) | 第23節:路難行(10) | 第24節:路難行(11)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