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侠义小说 》 三俠五義 》
第十九回 巧取供單郭槐受戮 明頒詔旨李後還宮
石玉昆 Dan Yukun
且說包公將郭槐拿下,喊了堂威,入了公堂,旁邊又設了個側座叫陳林坐了。包公便叫道:“郭槐,將當初陷害李後怎生抵換太子,從實招來!”郭槐說:“大人何出此言?當初係李妃産生妖孽,先皇震怒,纔貶冷宮,焉有抵換之理呢?”陳林接着說道:“既無有抵換,為何叫寇承禦抱出太子,用裙縧勒死,丟在金水橋下呢?”郭槐聞聽,道:“陳總管,你為何質證起咱傢來?你我皆是進禦之人,難道太後娘娘的性格,你是不知道的麽?倘然回來太後懿旨到來,衹怕你也吃罪不起。”包公聞聽,微微冷笑,道:“郭槐,你敢以劉後欺壓本閣麽?你不提劉後便罷,既已提出,說不得可要得罪了。”吩咐:“拉下去,重責二十板。”左右答應,一聲吶喊,將他翻倒在地,打了二十。衹打得皮開肉綻,毗牙咧嘴,哀聲不絶。包公問道:“郭槐,你還不招認麽?”郭槐到了此時,豈不知事關重大,橫了心再也不招,說道:“當日原是李妃産生妖孽,自招愆尤,與我郭槐什麽相於!”包公道:“既無抵換之事,為何又將寇承禦處死?”郭槐道:“那是因寇珠頂撞了太後,太後方纔施刑。”陳林在旁又說道:“此話你又說差了。當初拷問寇承禦,還是我掌刑杖。劉後緊緊追問着他,將太子抱出置於何地,你如何說是頂撞呢?”郭槐聞聽,將雙眼一瞪,道:“既是你掌刑,生生是你下了毒手,將寇承禦打的受刑不過,她纔觸階而死,為何反來問我呢?”包公聞聽,道:“好惡賊!竟敢如此的狡賴!”吩咐:“左右,與我拶起來!”左右又一聲喊,將郭槐雙手並齊,套上拶子,把繩往左右一分。衹聞郭槐殺豬也似的喊起來。包公問道:“郭槐,你還不招認麽?”郭槐咬定牙根,道:“沒有什麽招的喲。”見他汗似蒸籠,面目更色,包公吩咐卸刑,鬆放拶子。郭槐又是哀聲不絶,神魂不定,衹得暫且收監,明日再問。先叫陳林將今日審問的情由,暫且復旨。
包公退堂,來至書房,便叫包興請公孫先生。不多時,公孫策來到,已知此時的底裏,參見包公已畢,在側坐了。包公道:“今日聖旨到來宣讀之時,先生想來已明白此事了,我也不用再說了。衹是郭槐再不招認。我見拶他之時,頭上出汗,面目更改,恐有他變。此乃奉旨的欽犯,他又擱不住大刑,這便如何是好?故此請了先生來,設想一個法子,衹傷皮肉,不動筋骨,要叫他招承方好。”公孫策道:“待晚生思索了,畫成式樣,再為呈閱。”說罷,退出,來到自己房內。籌思多時,偶然想起,急忙提筆畫出,又擬了名兒,來到書房回稟包公。包公接來一看,上面註明尺寸,仿佛大熨鬥相似,卻不是平面,上面皆是垂珠圓頭釘兒,用鐵打就;臨用時將炭燒紅,把犯人肉厚處燙炙,再也不能損傷筋骨,止於皮肉受傷而已。包公看了,問道:“此刑可有名號?”公孫策道:“名曰‘杏花雨’,取其落紅點點之意。”包公笑道:“這樣惡刑卻有這等雅名,先生真才人也!”即着公孫策立刻傳鐵匠打造。次日隔了一天,此刑業已打就。到了第三日,包公便升堂提審郭槐。
且說郭槐在監牢之中,又是手疼,又是板瘡,呻吟不絶,飲食懶進,兩日光景,便覺形容憔淬。他心中卻暗自思道:“我如今在此三日,為何太後懿旨還不見到來呢?”猛然又想起:“太後欠安,想來此事尚未得知。我是咬定牙根,橫了心再不招承。既無口供,包黑他也難以定案。衹是聖上忽然間為何想起此事來呢?真真令人不解。”
正在犯思之際,忽然一提牢前來,說道:“老爺升堂,請郭總管呢。”郭槐就知又要審訊了,不覺的心內突、突的亂跳,隨着差役上了公堂。衹見紅焰焰的一盆炭火內裏燒着一物,卻不知是何作用,衹得朝上跪倒。衹聽包公問道:“郭槐,當初因何定計害了李後?用物抵換太子?從實招來,免得皮肉受苦。”郭槐道:“實無此事,叫咱傢從何招起?若果有此事,慢說遲滯這些年,管保早已敗露了,望祈大人詳察。”包公聞聽,不由怒發衝冠,將驚堂木一拍,道:“惡賊!你的姦謀業已敗露,連聖上皆知,尚敢推諉,其實可惡!”吩咐:“左右,將他剝去衣服。”上來了四個差役,剝去衣服,露出脊背,左右二人把住。衹見一人用個布帕連發將頭按下去;那邊一人從火盆內攥起木把,拿起杏花雨,站在惡賊背後。衹聽包公問道:“郭槐,你還不招麽?”郭槐橫了心,並不言語。包公吩咐用刑,衹見杏花雨往下一落,登時皮肉皆焦,臭味難聞。衹疼得惡賊渾身亂抖,先前還有哀叫之聲,後來衹剩得發喘了。包公見此光景,衹得吩咐:“住刑,容他喘息再問。”左右將他扶住,郭槐哪裏還掙紮得來呢,早已癱在地下。包公便叫搭下去。公孫策早已暗暗吩咐差役,叫搭在獄神廟內。
郭槐到了獄神廟,衹見提牢手捧蓋碗,笑容滿面,到跟前悄悄的說道:“太輔老爺,多有受驚了,小人無物可敬,覓得定痛丸藥一服,特備黃酒一盅,請太輔老爺用了,管保益氣安神。”郭槐見他勸慰殷勤,語言溫和,不由的接過來,道:“生受你了。咱傢倘有出頭之日,再不忘你便了。”提牢道:“老爺何出此言。如若離了開封,那時求太輔老爺略一伸手,小人便受攜帶多多矣。”一句話奉承得惡賊滿心歡喜,將藥並酒服下,立時覺得心神俱安,便問道:“此酒尚有否?”提牢道;“有,有,多着呢。”便叫人急速送酒來。自己接過,仍叫那人退了,又恭恭敬敬的給惡賊斟上。郭槐見他如此光景,又精細,又周到,不勝歡喜,一壁飲酒,一壁問道:“你這幾日可曾聽見朝中有什麽事情沒有呢?”提牢道:“沒有聽見什麽咧。聽見說太後欠安,因寇宮人作祟,如今痊愈了。聖上天天在仁壽宮請安。大約不過遲一二日,太後必然懿旨到來,那時太輔老爺必然無事。就是我們大人,也不敢違背懿旨。”郭槐聽至此,心內暢然,連吃了幾杯。
誰知前兩日肚內未曾吃飯,今日一連喝了幾碗空心酒,不覺的面赤心跳,二目朦朧,登時醉醺醺起來,有些前仰後合。提牢見此光景,便將酒撤去,自己也就回避了。衹落得惡賊一人,與踽踽涼涼,雖然多飲,心內卻牽挂此事,不能去懷,暗暗躊躇道:“方纔聽提牢說太後欠安,卻因寇宮人作祟;幸喜如今痊愈了,太後懿旨不一日也就下來了。”又想:“寇宮人死的本來冤枉,難怪她作祟。”
正在鬍思亂想,覺得一陣陣涼風習習,塵沙籟籟,落在窗欞之上。而且又在春暮之時,對此凄凄慘慘的光景,猛見前面似有人形,若近若遠,咿咿唔唔聲音。郭槐一見,不由的心中膽怯起來。纔要喚人,衹見那人影兒來至面前,說道:“郭槐,你不要害怕。奴非別人,乃寇承禦,特來求太輔質對一言。昨日與太後己在森羅殿證明,太後說此事皆是太輔主裁,故此放太後回宮。並且查得太後與太輔尚有陽壽一紀,奴傢不能久在幽冥,今日特來與太輔辯明當初之事,奴便超生去也。”郭槐聞聽,毛骨悚然。又見面前之人披發,滿面血痕,惟聞得嗓聲細氣,已知是寇宮人顯魂,正對了方纔提牢之話,不由的答道:“寇宮人,真正委屈死你了。當初原是我與尤婆定計,用剝皮狸貓換出太子,陷害李後。你彼時並不知情,竟自含冤而死。如今我既有陽壽一紀,倘能出獄,我請高僧高道超度你便了。”又聽女鬼哭道:“郭太輔,你既有此好心,奴傢感謝不盡。少時到森羅殿,衹要太輔將當初之事說明,奴傢便得超生,何用僧道超度;若懺悔不至誠,反生罪孽。……”
剛言至此,忽聽鬼語啾啾,出來了兩個小鬼,手執追命索牌,說:“閻羅天子升殿,立召郭槐的生魂,隨屈死的冤鬼前往質對。”說罷,拉了郭槐就走。惡賊到了此時,恍恍忽忽,不因不由跟着。彎彎麯麯,來到一座殿上,衹見黑凄凄,陰慘慘,也辨不出東南西北。忽聽小鬼說道:“跪下!”惡賊連忙跪倒。便聽叫道:“郭槐,你與劉後所作之事,册籍業已註明,理應墮入輪回;奈你陽壽未終,必當回生陽世。惟有寇珠冤魂,地府不便收此遊蕩女鬼。你須將當初之事訴說明白,她便從此超生。事已如此,不可隱瞞了。”郭槐聞聽,連忙朝上叩頭,便將當初劉後圖謀正宮,用剝皮狸貓抵換太子,陷害了李妃的情由,述說一遍。忽見燈光明亮,上面坐着的正是包公,兩旁衙役羅列,真不亞如森羅殿一般。早有書吏將口供呈上;又有獄神廟內書吏一名,亦將郭槐與女鬼說的言語一並呈上。包公一同看了,吩咐:“拿下去,叫他畫供。”惡賊到了此時無奈,已知落在圈套,衹得把招畫了。
你道女鬼是誰?乃是公孫策暗差耿春、鄭平,到勾欄院將妓女王三巧喚來。多虧公孫策諄諄教演,便假扮女鬼套出真情,賞了她五十兩銀子,打發她回去了。
此時包公仍將郭愧寄監,派人好生看守。等次日五鼓上朝,奏明仁宗,將供招謹呈御覽。仁宗袖了供招,朝散回宮,便往仁壽宮而來,見劉後昏沉之間手足亂動,似有招架之態。猛然醒來,見天子立在面前,便道:“郭槐係先皇老臣,望皇兒格外赦宥。”仁宗聞聽,也不答言,從袖中將郭槐的供招嚮劉後前一擲。劉後見此光景,拿起一看,登時膽裂魂飛,氣堵咽喉。久病之人,如何禁得住罪犯天條,一嚇竟自嗚呼哀哉了。仁宗吩咐將劉後擡入偏殿,按妃禮殯殮了,草草奉移而已。傳旨即刻打掃宮院。
次日升殿,群臣三呼已畢。聖上宣召包公:“劉後驚懼而亡,就着包卿代朕草詔頒行天下,匡正國典。”從此黎民內外臣宰,方知國母太後姓李,卻不姓劉。當時聖上着欽天監揀了吉日,齋戒沐浴,告祭各廟;然後排了鑾輿,帶領合朝文武,親詣南情宮迎請太後還宮。所有禮節自有儀典,不必細表。
太後娘娘乘了禦輦;狄後賢妃也乘了寶輿,跟隨入宮。仁宗天子請了太後之後,先行回鑾,在宮內伺候。此時王妃命婦俱各入朝,排班迎接鳳駕。太後入宮,升座受賀已畢,起身更衣,傳旨宣召竜圖閣大學士包拯之妻李氏夫人進宮。太後與狄後仍以姐妹之禮相見,重加賞賜。仁宗也有酬報。不必細表。
外面衆臣朝賀已畢,天子傳旨,將郭槐立剮。此時尤婆已死,照例戮屍。又傳旨在仁壽宮壽山福海地面丈量妥協,左邊敕建寇宮人飼堂,名曰“忠烈祠”;右邊敕建秦鳳、餘忠祠堂,名曰“雙義祠”。工竣,親詣拈香。
一日,老丞相王芑遞了一本,因年老力衰,情願告老休緻。聖上憐念元老,仍賞食全俸,準其養老。即將包公加封為首相。包公又奏明公孫策與四勇士纍有參贊功績。仁宗於是封公孫策為主簿,四勇士俱賞六品校尉,仍在開封府供職。又奉太後懿旨,封陳林為都堂,範宗華為承信郎;將破窯改為廟宇,欽賜白銀千兩,香火地十頃,就叫範宗華為廟官,春秋兩祭,永垂不朽。
未知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註釋:
拶子——舊時夾手指的刑具。
炙——烤。
推諉——把責任推給別人。
袖——名詞用作動詞,把東西裝在袖子裏。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包公案 |
|
|
第一回 設陰謀臨産換太子 奮俠義替死救皇娘 | 第二回 奎星兆夢忠良降生 雷部宣威狐狸避難 | 第三回 金竜寺英雄初救難 隱逸村狐狸三報恩 | 第四回 除妖魁包文正聯姻 受皇恩定遠縣赴任 | 第五回 墨鬥剖明皮熊犯案 烏盆訴苦別古鳴冤 | 第六回 罷官職逢義士高僧 應竜圖審冤魂怨鬼 | 第七回 得古今盆完婚淑女 收公孫策密訪姦人 | 第八回 救義僕除兇鐵仙觀 訪疑案得綫七裏村 | 第九回 斷奇冤奏參封學士 造禦刑查賑赴陳州 | 第十回 買豬首書生遭橫禍 扮化子勇士獲賊人 | 第十一回 審葉阡兒包公斷案 遇楊婆子俠客揮金 | 第十二回 展義士巧換藏春酒 龐姦侯設計軟紅堂 | 第十三回 安平鎮五鼠單行義 苗傢集雙俠對分金 | 第十四回 小包興偷試遊仙枕 勇熊飛助擒安樂侯 | 第十五回 斬龐昱初試竜頭鍘 遇國母晚宿天齊廟 | 第十六回 學士懷忠假言認母 夫人盡孝祈露醫睛 | 第十七回 開封府總管參包相 南清宮太後認狄妃 | 第十八回 奏沉痾仁宗認國母 宣密詔良相審郭槐 | 第十九回 巧取供單郭槐受戮 明頒詔旨李後還宮 | 第二十回 受魘魔忠良遭大難 殺妖道豪傑立奇功 | 第二十一回 擲人頭南俠驚佞黨 除邪祟學士審虔婆 | 第二十二回 金鑾殿包相參太師 耀武樓南俠封護衛 | 第二十三回 洪義贈金夫妻遭變 白雄打虎甥舅相逢 | 第二十四回 受亂棍範狀元瘋癲 貪多杯屈鬍子喪命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