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荟萃 京劇大師程硯秋:戲劇宗師一生中的若幹片斷   》 第19節:橫眉冷對(3)      鬍金兆 Hu Jinzhao

  程硯秋很喜歡這個老誠持重、英秀倜儻的青年好手。得知來意後,立即爽快地表示:"你不要怕,一題兩作,一戲雙演,古已有之。希望你專心排戲,把戲演好,其他不要管。至於你擔心由於我也演這個戲而影響你上座,這你儘管放心,在北京演你的。這出戲我决不在北京演,不搶你的飯碗。我說到做到,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嘛!"李世芳道了謝放心而去。
  程硯秋的《女兒心》兩次演出於上海,就是不在北京唱,其原因在於他始終遵守對李世芳的諾言。1947年初,李世芳從上海返回北平途中,因飛機失事遇難,梅蘭芳失去愛徒十分悲痛,程也深為惋惜。梅蘭芳在上海主持梅門弟子和富連成師兄弟救濟李世芳傢小的義務戲,程硯秋全力支持,除派弟子趙榮琛參加義演外,自己也粉墨登場,義演了《能仁壽·十三妹》。而《女兒心》一劇,程此後也沒有再演出,除其他原因外,追念李世芳恐也是其中之一。
  四小名旦之一張君秋出身貧苦學藝艱難。初為馬連良唱二牌青衣,很見光彩。1941年他準備自己挑班,即時他纔二十一歲。在一個風雪交加的日子,北京街頭車馬斂跡行人稀少。這種天氣,都願在傢圍爐取暖,沒有急要事誰也不肯出門。可是張君秋卻待不住,他頂風冒雪,為成班之事四處求師告友,傢中留母親看門。
  忽然有人敲門,老太太以為兒子回來了,忙起身開門。進來的卻是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黑棉袍披上了一層雪花,秀美的眉目上凝結着冰霜。"您找誰?""我找君秋,我是程硯秋。"啊!大名鼎鼎的程硯秋冒雪來找兒子,老太太知道準有要緊事,忙讓到屋裏坐。
  程硯秋見張君秋不在傢,就把來意說明:"君秋的藝術,無論臺上的功夫,還是臺下的人緣,都過得去,該自己挑班了。要挑班就要有青衣主演的本戲,不能光唱一些同老生合作的'對兒戲'。"程同老太太一起合計起張君秋未來的上演戲碼:"這幾天我給君秋想了幾出戲。聽說侯喜瑞、薑妙香、張春彥幾位先生都要同君秋合作,我就想到《紅拂傳》。侯、薑、張三位是原排,這又是很便利的條件。紅拂的唱做,我給君秋說,很快就能演。還有些戲,君秋演過單折,如《牧羊圈》、《六月雪》,這些戲加上頭尾就是一出大戲,頭尾我可以給說,學會是很方便的。君秋回來,您告訴他,讓他上我傢去,我給他說戲。"說罷告辭,身影消失在風雪中。
  過去有"寧贈錢,不傳藝"、"教會徒弟,餓死師父"之說。梨園界也很保守,那時要想學點真本事,不僅要磕頭拜師,還要好好孝敬老師,花上一筆不少的錢。也有愛纔若渴的藝術傢,著名戲麯教育傢蕭長華就以"替祖師爺傳道"為己任,一生培養了侯喜瑞、馬連良、譚富英、馬富祿、葉盛章、葉盛蘭、高盛麟、裘盛戎、袁世海、李世芳等數不盡的名傢好手。程硯秋同張君秋並無師生之誼,他這樣扶植張君秋,也是出於拔擢人才。
  程、張是在王瑤卿傢中相識的。那正是程構思《鎖麟囊》時期,程將所思所得就正於王瑤卿,常談到深夜;張也正嚮王瑤卿問藝,時常在旁聆聽。凌晨兩三點鐘,他們纔告辭。二人邊走邊談,夜靜天冷,幹脆走起臺步來,這樣走得快,身上也暖和。到虎坊橋,張君秋快到傢了,二人分手。程已遷居西四北報子鬍同,還有十幾裏路,衹見他一撩長袍,疾步直奔和平門,若碰不到夜間拉散座的人力車,他要一直走回去,步行到傢天也就快亮了。
  在不斷接觸中,程很喜歡比他小十六歲的才華出衆、上進苦學的張君秋。他給張說《紅拂傳》等戲時說:"君秋,我給你說腔,把氣口、唱法都教給你,你要用你的嗓子去唱。我是根據我的條件去唱的,我還希望有你這麽好的嗓音條件呢,那我也許就不這麽唱了……我最不喜歡那些死學我的人,他們哪裏是學我,分明是糟蹋我。"教身段時,他又說:"君秋,我的存腿你可不要學。我個頭高,沒辦法纔存腿走臺步;你個頭合適,存腿反而不好。"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當代中國出版社
第1節:編者的話 引言第2節:嚴酷的學藝生涯(1)第3節:嚴酷的學藝生涯(2)第4節:幸遇明師(1)
第5節:幸遇明師(2)第6節:幸遇明師(3)第7節:幸遇明師(4)第8節:聲名初起(1)
第9節:聲名初起(2)第10節:聲名初起(3)第11節:聲名初起(4)第12節:聲名初起(5)
第13節:聲名初起(6)第14節:聲名初起(7)第15節:程派大成(1)第16節:程派大成(2)
第17節:橫眉冷對(1)第18節:橫眉冷對(2)第19節:橫眉冷對(3)第20節:橫眉冷對(4)
第21節:生活一變(1)第22節:生活一變(2)第23節:生活一變(3)第24節:生活一變(4)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