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1978歷史不再徘徊 》
第19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7)
凌志軍 Ling Zhijun
在第一個回合的爭論取得勝利之後,我們的國傢開始用一種樂觀的眼光打量自己,熱情一發不能收斂。有了1955年的萬隆會議和日內瓦會議,人人相信世界將會給他們十年到十二年的和平。在這一段時間裏面,中國的農民將會使糧食的年産量達到五千億公斤,而不是原來所設想的三千億公斤;棉花的年産量也將達到一億二千萬擔,而不是原來計劃的五千六百萬擔,也就是說,"比較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的最高年産量,可能增加百分之一百到百分之二百"(實際上,中國的糧食産量在1992年所創的紀錄為4450億公斤;棉花在1984年為歷史最高紀錄,12154萬擔。)毛澤東把這些數字寫在《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序言中,整個權力機器也都圍繞着這篇序言旋轉起來。國務會議現在把半年以前北戴河會議定下的計劃全部推翻,把毛澤東的序言當作了計劃指標予以通過。計劃的全稱叫做《1956年到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
這時候全世界都在談論核戰爭,就連蘇聯人也不能不感到緊張。美國人格外地傲慢,毛澤東卻不以為然。他說美國人那點東西,不大算數。一億噸鋼,幾百個氫彈,中國要超過,這是因為"中國有兩條好處,一曰窮,二曰白,一點負擔都沒有,美國在華盛頓時代,也是白,所以發展起來也是很快的。蘇聯開始也是白。富了不行"。《人民日報》的社論也跟着添油加醋,說中國人可以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額完成新的計劃。(《人民日報》1956年1月1日。)這時候整個中國都被鼓噪起來。
那幾個月裏,中央政治局裏談論的話題還有: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非斯大林化",從波蘭到匈牙利的自由化,國內的學生,鬧罷工的工人,知識分子是否已經與共産黨同心同德,原子彈,民族隔閡,階級鬥爭,雙輪雙鏵犁,婦女是否該穿漂亮的衣服,時裝舞會,旱災,掃盲,美蔣特務,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國人要不要避孕……但是,最令大傢亢奮不已的事情,是要將十二年的計劃提前五年完成。很顯然,過去幾個月來,毛澤東的激情影響了他的同事們按部就班的步調,並且很快傳染到全國。薄一波說他覺得整個中國"充滿了形勢逼人的氣息"。就連一嚮冷靜的周恩來這時候也歡欣異常,他說"新大陸早就存在,而我們發現得晚了"。
但是纔過了一個多月,周恩來就意識到領導者們應該用冷水來洗洗,因為他們"頭腦發熱了",盡想着"搞那些不切實際的事情"。他的意見得到國務院裏他的幾位助手的響應。這些人包括計委主任李富春、財政部長李先念和經委主任薄一波。這幾個人在一起召開了兩個會議,專門壓縮計劃中的指標,時為二月,所以周把它稱之為"二月促退會議"。他還提醒他的聽衆"有急躁冒進現象"。劉少奇與周恩來製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進"的方針,在這幾天中召集了一係列的會議,主張把計劃中的指標一壓再壓。甚至連中宣部也加入了這一行列。陸定一將一篇社論交由劉少奇和鬍喬木修改,然後呈送毛澤東的面前,社論題為《要反對保守主義,也要反對急躁情緒》,不料毛澤東卻在上面寫了三個字:"不看了",就扔到一邊。
機敏而細心的周恩來,不會不知道毛澤東在這三個字裏面所流露的不滿,然而他和他的支持者依然故我。社論在6月20日發表於《人民日報》,國務院也繼續大刀闊斧地執行自己的方針,"小躍進"已然流産,農業的《綱要》事實上也被棄諸一邊。這種勢頭保持了至少一年。
1956年在我們國傢的歷史上之所以分外重要,是因為今後發生的每一件大事,幾乎都可以從這裏找到淵源。人民公社的由榮而辱,以及包産到戶的由辱而榮,實際上也都是從這時開始。
今天重新回憶這一段歷史,讀者恐怕可以認為,黨內高級領導人聯合起來抑製毛澤東的獨斷,並不是不曾有過。1956年為第一次,亦曾有過相當大的成功機會。舉一件事情就可以明白,這一年秋季,中國共産黨第八次代表大會上,人們開始批評個人崇拜,經過修改的黨章中也不再提到"毛澤東思想"。差不多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毛澤東本人曾提出共産黨最高級的領導人員可以分成一綫和二綫,他將辭去國傢主席的職務,也即退到二綫上,而將劉少奇、周恩來、陳雲、鄧小平放在一綫掌握實際權力。假如這樣的方針能夠真正實行,則中國今後的歷史和毛澤東本人,一定比實際的情形要好得多。這些人都具有傑出的智力、驚人的判斷時局的本領,以及更為冷靜的頭腦。在1956年以及後來的年代裏,他們或公開或私下,幾乎是一致地主張用較冷靜的態度對待中國的經濟,衹是毛澤東的威望實在太高。沒有毛澤東的英明,即不會有共産黨今天的政權和地位。如鄧小平在二十多年以後所說,"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鄧小平:《答意大利記者奧琳埃娜·法拉奇問》,《鄧小平文選》第二捲,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第345頁。)。他們在毛澤東面前時時感覺到領袖的英明不可動搖,以至於亦步亦趨地跟隨這位偉大的人物做出許多不自量力的事情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1) | 第2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2) | 第3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3) | 第4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4) | 第5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5) | 第6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6) | 第7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7) | 第8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8) | 第9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9) | 第10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10) | 第11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11) | 第12節:第一章 風起青萍末(12) | 第13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1) | 第14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2) | 第15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3) | 第16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4) | 第17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5) | 第18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6) | 第19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7) | 第20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8) | 第21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9) | 第22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10) | 第23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11) | 第24節:第二章 照過去方針辦(12)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