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景名胜 》 中國風景黑皮書:大敗筆 》
第19節:神聖製造
老槍 Lao Qiang
泰山的神聖千百年來總是與一些著名的皇帝聯繫在一起。
公元1008年,泰山送走了最後一個舉行封禪的皇帝宋真宗之後,封禪的喧囂像山邊的流雲一樣,很快的消失了,泰山沉思了兩百多年以後,把中國多民族統一再次推上高峰的元世祖忽必烈,加封泰山神為天齊大生仁聖帝,他是最後一個為泰山神封號的中國皇帝。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恢復中華的戰亂中,完成了多民族的統一大業,按常規他即使不封禪泰山,也完全有資格給泰山神封號,但是朱元璋認為,國傢富強民族統一,這與封禪和給泰山神封號並無關係,天無二日,國無二君,於是他下令把泰山神的一切封號去掉,並於公元1370年立碑昭告天下。雖然明代皇帝不再到泰山封禪,但是從皇帝繼位,到祈求皇慈,從水旱地震,到黃河治理,不管天災還是人禍,無不遣使到泰山祭告,因為泰山安則天下安,早已是根深蒂固的民族信仰,無論是加封號還是去封號,泰山依舊是泰山,依舊是國泰民安的象徵。原來是皇帝到泰山頂上去祭天,明朝永樂皇帝幹脆把泰山搬來,在北京天壇祭天。
天壇,是明永樂時期遷都北京時建的,它和北京故宮是同年蓋完的,到現在有570年的歷史了,這570年裏,皇帝都在這祭過天,不論是明代的,還是清代的,最主要的是表現人類要對大自然尊敬,祭天的目的是希望有一個風調雨順的環境,也就是有一個有利於生産和生活的自然條件。天壇的建築是一種旋轉上升的趨勢,天有多高,我就蓋多高,這是一種意境,會讓人想像,它和天就要連接起來了,就像登泰山,步步登高,跟天接近了。泰山有南天門,天壇也有南天門。
明清時期,祭天的場所雖然搬到了京都天子的腳下,但是皇帝連同百姓登岱朝山的舉動卻有增無減,泰山由祭天的神山,逐漸變成了祈求國泰民安的聖山。公元1684年10月,經過24年安邊陲重生産,使大清江山統一穩定的康熙皇帝,到泰山祭祀。古時候,祭祀泰山的帝王先要在遙參亭簡單的參拜一番,然後進入岱廟舉行大典。祭祀泰山的儀式等級十分森嚴,當帝王實行大禮時,閣老臣僚們,衹能在閣老池裏恭候。康熙登上泰山後,仿效古時候的舜帝,在泰山極頂,點起了象徵統一的希望之火。
康熙登泰山以後,在他的一篇論文中說:我研究了地形,並派人航海測量,發現泰山與長白山同脈。這個觀點有無科學道理不必細究,不過這位從白山黑水入主中原的大清皇帝,藉此說明大清江山根係泰山的良苦用心,卻不言而喻。公元1703年,康熙皇帝巡查黃河工程,又一次登上泰山時,看到泰安鬧饑荒後,親自辦理救災事宜,並叮囑各級官吏不得剋扣。
在歷代帝王中,乾隆對待泰山的態度,可以說是最瀟灑的,他以嚮泰山進獻祭器的方式,巧妙的進行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藝術融合,從而促進民族吳係的融合。
清代皇帝一般要定期祭祀泰山,要給泰山獻禮。給泰山的供品,統稱祭器。上面的圖案就玉圭而言,這是六宗。尚書舜典上有"引與六宗,望於山川"之說。六宗是比較典型的原始崇拜,起源於原始崇拜,它分天三宗,地三宗。天三宗就是日月星,下面是地三宗,河海岱,岱就是泰山。在咱們傳統觀念裏,尤其是傳統宗教裏面,一個國傢,有一座名山作為鎮山,一個州有一個圭作為鎮山,從這圖案來看,以泰山作圭,那就是泰山安,則天下安了。
乾隆以穩妥的姿態,既維護了從遠古就有的泰山崇拜的傳統,又明確表明了不搞封禪的立場,在這裏他留下了"封禪是無我,撫安豈未濃"的詩句。有時候他作為國君來泰山為民祈福,有時候他作為詩人來泰山遊覽抒懷,還有的時候他是作為學者,來思考泰山崇拜對國傢政治的影響,他曾明確指出,國傢祭祀泰山,和民衆信仰泰山,正如天賦地載,目的都是為了國泰民安。公元1790年3月,這位關心國傢命運,而又登臨泰山最多的中國皇帝,以80歲的高齡最後一次登上泰山,祈求國泰民安,隨着他那老態竜鐘的身影的離去,泰山送走了朝拜他的最後一個皇帝。
假如孔子乘泰山索道
今天的人們其實擁有兩份遺産,一份是祖先在千百年歷史中創造的文化,另一份是天然造化的神奇自然。世界遺産是經國內外專傢鑒定、世界遺産委員會確認的人類最高品位的遺産。世界上無論發達還是不發達的國傢和民族,都以自己家乡的遺産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引以為榮,因為這標志着本國傢、本民族甚至本社區在歷史上對人類文明長河所做出過的貢獻,也標志着遺産所在地人民為當代環境保護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世界遺産是一部存在於環境之中的大型、直觀、生動、全面的歷史書,包括文化史、民俗史、政治史、軍事史、經濟史、建築史、科學史、技術史、教育史、自然史、進化史、地質史、地貌史、動植物史等人類活動和自然演變的歷史。它的認識價值絶不是任何文獻資料和用文字寫成的歷史書所能替代的。站在巍峨的八達嶺上,看到長城起伏;站在故宮太和門,北望太和殿;站在秦皇陵,下看兵馬俑,這時候你對封建社會專製的理解,對祖先非凡創造力的認識,是讀任何一本書所無法達到的。同樣,你坐在書桌旁,無論如何也體會不到當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體會不到李冰父子修都江堰而鋪展"天府之國"的藍圖和祖國河山的壯麗與博大。世界遺産地寄托着豐富的記憶,包括個人的、人民的、民族的和國傢的直至整個人類文明的記憶:四合院裏的母親慈愛的淚水、文昌閣裏一代代年輕人的不懈追求有這些記憶、感覺,人們纔可能活得有質量、有品位。世界遺産地本身的美非常值得欣賞,它們是活的自然、歷史博物館。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
|
|
第1節:南京的憂傷 | 第2節:未老先衰的景區 | 第3節:世界遺産致命傷 | 第4節:中國景區十大憤怒 | 第5節:旅遊與環保 | 第6節:美國經驗 | 第7節:什麽都賣 | 第8節:周莊的偽民俗 | 第9節:衹有小聰明 | 第10節:那時周莊 | 第11節:寫在周莊邊上 | 第12節:中國的艾菲爾鐵塔 | 第13節:拆不去的天梯 | 第14節:從最高到最長 | 第15節:遺憾之旅 | 第16節:平遙搬不動 | 第17節:平遙和麗江 | 第18節:坍塌的古城墻 | 第19節:神聖製造 | 第20節:孔子乘泰山索道 | 第21節:泰山生氣了 | 第22節:泰山石有沒有明天 | 第23節:過把癮就死 | 第24節:“買斷”桂林山水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