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文化 》 茶味人生:一心一意來奉茶 》
第19節:第三輯 琴瑟琵琶,妙指而發(1)
程然 Cheng Ran
第三輯 琴瑟琵琶,妙指而發
蘭貴人和竹葉青
一段時間,我曾經喜歡過蘭貴人。後來,又喝竹葉青,也甚喜愛。覺得自己仿佛是個薄幸的人,三心二意,萬般皆可入口。
記得最早見到蘭貴人,覺得她很是不起眼。這茶的顔色有些灰暗,製成的形狀是三角形,顆顆飽滿,價格也不便宜。聞起來,蘭貴人有馥鬱之香;而及至入口,更驚豔非常。在以往的經歷中,茶,多以淡、清香為特質,而這蘭貴人,卻偏偏獨樹一幟,是潑辣的香,濃豔的香,茶湯的味道猶如蜜糖,回甘時不是悠悠長長,而是濃墨重彩地撲面而來。
那時候我剛剛開始學習喝烏竜茶,鐵觀音完全喝不了,喝了必致失眠,有時候胃會痛,有時候頭疼。覺得鐵觀音的勁道太大了,完全接不住。習茶的朋友跟我說,不要試圖一步登天,那樣衹會半路夭折。她推薦了很多初期烏竜,名字都好聽,黃金桂,蘭貴人,奶味金萱。一個個嘗過來,果然覺得受用。
這蘭貴人是烏竜茶的一種,原産自臺灣,也稱人參烏竜。
近日裏,海南的蘭貴人註册了商標,申請工商部門清理市場上的蘭貴人。結果引起了南方六大産茶大省的抗議。這兩個蘭貴人實際上不太一樣,海南的蘭貴人原料是緑茶,配有海南島的香蘭草,美國的花旗參;而市場上常說的蘭貴人屬於烏竜的一種,加人參熏製而成。海南的蘭貴人我也喝過,味道和人參烏竜是一樣的濃烈,或許是因為都有參的味道吧,回甘也很甜。如果打個比喻,這蘭貴人仿佛西班牙的佛朗明哥音樂,仿佛紹拉鏡頭下的卡門,就是要挑戰你的味蕾,看你能承受多少,能刻骨銘心多久。
剛開始喝茶的時候,總是要喝奇怪一點的茶,要麽味道上獨特的,譬如蘭貴人;要麽形狀上考究的,譬如玫瑰綉球(實則是花茶,做成了綉球狀)。仿佛年紀輕時,愛恨都強烈,鄙視中間道路,故意忽略清淡和平實。青春就是要張揚的,即便慌張,也是特色,就是不能平常,獵奇是最元初的態度。
有一段時間,我常常買了這茶,送給女友們,覺得喝慣了飲料、咖啡和酒的現代人,如果喝品貌清淡的茶,一定沒有耐心。那味道香豔的茶果然也得到了朋友們的珍愛,一度成為可以和花草茶、水果茶媲美的休閑飲品。
但是,這僅僅是階段,是暫時的停留。濃郁是濃郁時代的面孔,卻不能滿足逐漸沉澱了的心。有時候想想,青年和中年,真的是需要再三回味的時光。那些披挂上陣,被環境、他人影響和熏染的表情,都讓我們面目模糊。為什麽孩子和老人都接近了本真,接近了平常?那是因為,孩子是本能的天真一片,老人是過盡千帆後的釋然平和。唯有在跋涉的中段時光,我們如同下山的猴子,忽而西瓜,忽而芝麻。今天否定的就是昨天,明天即將叛逆的就是今天。不可否認,我捨棄了蘭貴人,愛上了竹葉青。
竹葉青,産自峨眉,算來應是家乡茶,我在峨眉的腳下生長了那麽多年,竟然從來沒有喝過。父親那時候衹喝毛峰,我即便跟着父親喝他大茶缸裏的茶根,也沒有見識過峨眉的竹葉青。後來回到籍貫上的家乡,曾經喝過杏花村裏的竹葉青,那是白酒,以汾酒做底料,卻呈現金黃和翠緑之間的顔色,口味極為清香醇厚;45度,度數不高,卻因為釀以廣木香、公丁香、竹葉、陳皮、砂仁、當歸、零陵香、紫檀香等十多種名貴藥材,而成為著名的藥酒。我以為竹葉青,就是指的這個了。直到後來有一天,聽說茶中亦有竹葉青,竟然還産在峨眉!我不由地愧嘆,我的知聞真的是有障礙的,眼界、耳界、意識界,要翻越了千山萬水,回光返照的時候纔開朗。這竹葉青,竟是離開峨眉那麽遠、那麽久,纔可以喝到的。
剛一入口,我心裏就知道,這,就是我要的。
竹葉青,是緑茶的一種,條形細長,如銀針,兩頭都纖細,衝泡後,茶有竹葉香,口若懸河後如初遇,必致噤聲。走得勞乏後若得飲,如嘗甘露。在峨眉山的萬年寺,是千百年來僧人們培植出來的茶,原來無名,後於1964年,陳毅到訪萬年寺而譽名得來。
竹葉青采自明前三五日,一旗一槍,煞是精幹。他仿佛是個沉着臉的將軍,專門負責給忘乎所以的人一記冷槍。他讓我喝得冒汗,喝得沉默,喝得起大慚愧心。他不是在長坂坡出入無礙救少主一命的趙雲,卻是狂妄的魏延大呼三聲“誰敢殺我”後,那身後冷眼出手的馬岱!
他的凜冽和清香,都像極了我生命裏的巡查官。他不是守護神,因為我不哀求不祈福。他是巡查官,因為我即便歡樂,也會有所節制、有所保留。竹葉青,他就是這個冷面孔。
我喜愛他,因為我的生命需要,需要這個猛醒,需要這個監督,需要這個加持。
嚮善、悔過和不誇大其詞,是我卑微生命裏的需要。
我遇到了竹葉青,覺得幸運,不敢聲張,怕聲張就會見光死,怕言說就會離本意。好吧,就到此為止。
那麽,這個蘭貴人和竹葉青,可以分別嗎?可以因為我的喜好的改變,而貶謫蘭貴人,贊嘆竹葉青嗎?不。不能。蘭貴人雖有些甜膩,卻適合當初的學習;竹葉青雖清冽會心,但並非人人欣賞。
在哪裏逗留不重要,關鍵是我們終究會前往。更何況,不可以妄下斷言,斷言就是日後自己冒汗的原因。特蕾莎修女以一生的謹言慎行實踐了基督的教誨: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隨意地論斷和分別,實際上就是傷害,就是打擊。
不是一個人的路,千萬人就必須跟隨。每一個個體的生命,都有選擇的權利,你可以提供經驗,但不要喋喋不休,更不要把自己的階段性結論視為定論。人生還漫長,慎獨的空間無比廣袤,如果一定要眼睛看外面,那麽請你忘掉論斷、忘掉分別,記得鼓勵、記得愛。
我可以不喜歡蘭貴人了,但我不能不感恩最初她於我的扶持。我經由蘭貴人的味道鍛煉,纔逐漸可以接招鐵觀音。她不是最終的師尊,卻是路上的善知識。我也可以在此時啜飲竹葉青,但不代表我會就此沉溺。行路,需要拐杖,但終究還是要扔掉拐杖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當代中國出版社 |
|
|
第1節:第一輯 白泥赤印走風塵(1) | 第2節:第一輯 白泥赤印走風塵(2) | 第3節:第一輯 白泥赤印走風塵(3) | 第4節:第一輯 白泥赤印走風塵(4) | 第5節:第一輯 白泥赤印走風塵(5) | 第6節:第二輯 一個人的思念(1) | 第7節:第二輯 一個人的思念(2) | 第8節:第二輯 一個人的思念(3) | 第9節:第二輯 一個人的思念(4) | 第10節:第二輯 一個人的思念(5) | 第11節:第二輯 一個人的思念(6) | 第12節:第二輯 一個人的思念(7) | 第13節:第二輯 一個人的思念(8) | 第14節:第二輯 一個人的思念(9) | 第15節:第二輯 一個人的思念(10) | 第16節:第二輯 一個人的思念(11) | 第17節:第二輯 一個人的思念(12) | 第18節:第二輯 一個人的思念(13) | 第19節:第三輯 琴瑟琵琶,妙指而發(1) | 第20節:第三輯 琴瑟琵琶,妙指而發(2) | 第21節:第三輯 琴瑟琵琶,妙指而發(3) | 第22節:第三輯 琴瑟琵琶,妙指而發(4) | 第23節:第三輯 琴瑟琵琶,妙指而發(5) | 第24節:第三輯 琴瑟琵琶,妙指而發(6)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