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 中国古都北京   》 科技文化(4)      Yan Chongnian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六月天,窦娥被斩后,雪花掩埋了她那纯洁的躯体。三年不雨,草木枯焦。这一切都证明着她的冤枉。关汉卿《窦娥冤》这部现实主义杰作,是对元封建王朝残暴统治的愤怒控诉和有力鞭挞。王实甫《西厢记》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的色彩,几百年来,备受赞誉。大都剧坛,人才辈出,光彩夺目。著名女演员有珠帘秀、顺时秀、天然秀、赛帘秀和燕山秀“五秀”,她们歌声高婉,表演动人,技艺精绝,揭帘倾城,对于丰富大都市民的精神生活和促进杂剧的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不仅如此,大都杂剧,在北方的影响,既广泛、又深远。在山西洪洞县广胜寺应王殿内《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壁画,高390厘米,宽312厘米,其内容是杂剧明角忠都秀在这里演出写实。这幅壁画为杂剧提供了生动的史证。
  大都的书坛,人才济济。中国的书法,宋人欧阳修感叹地说:“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宋人书法学步,而元人书法崇古。这同元朝为蒙古贵族所建立有密切关系。元朝初年,一部分宋朝的遗臣和文人应召做了新朝的官吏,内心却矛盾、怀旧;另一部分人以隐居表示不与新朝合作,又彷徨、苦闷。自宋以来作为文人雅好的书法,这时就愈加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从而在书法上形成一股崇古的艺术潮流。这股崇古书法艺术潮流的代表,就是大都书坛盟主赵孟。赵孟为宋朝宗室后裔,虽出仕元廷,却萦怀宋室。他工于诗文,擅长绘画,通晓音乐,尤精书法,是一位艺术大师。赵孟主张书法复古,以古人为师。他于隶、真、行、草,各体皆能,尤以真、行、草见长,又以小楷为上乘。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好学,相传他一天可以写一二万工整的小楷字,这是古往今来书法家所罕见的。他很讲究笔法结构,每一个字,每一笔划,都端丽秀逸,萧爽动人。他日书万字,落笔迅捷,工力深厚,风格秀媚,遂以书法名冠当世。书法家虞集云:“书法甚难,有得于天资,有得于学力,天资高而学力到,未有不深奥而神化者也。”赵孟的书法,可谓天资高,学力深,神融笔畅,婀娜华丽,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为人景仰的一座高峰。有天竺(印度)高僧数万里来求其书,视为国中之宝。赵孟的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世称赵体,作为楷模。尤在清朝乾隆年间,提倡赵书,风行一时。
  大都的画坛呈现出繁荣的局面。中国的绘画,自宋代以来,山水林石,花竹禽鱼,占据画坛,风靡一时。元朝多数当权者,都对绘画采取提倡的态度,后期的几个皇帝,于绘画更为热心。一些蒙古贵族,也赏识绘画,附庸风雅。大都的画坛,名家辈出,日新月盛。据元末《图画宝鉴》一书著录,知名画家约200人,其中一部分是大都人,还有许多人曾经在大都进行创作。如山水画赵孟、黄公望、张彦辅,竹木画李蝎、王冕,人物画李肖岩、陈芝田,界画何澄、王振鹏等,代表了中国元代的绘画水平。元代文人身受蒙古贵族的统治,常以笔墨抒发心中的郁结。这或使写意画更趋兴盛,或使界画更臻完善。所谓“元人尚意”,就是不重形似,而求意趣,这是元代画风的一个重要特点。赵孟不仅是元代大书法家,也是大都画坛追求意趣的大画家。界画在大都有一定地位。所谓界画,是指中国古代用界笔直尺绘制的建筑设计图画;后来由于绘画艺术的发展,从建筑设计图画中分出一门新的画科,即界画。元代界画家以描绘蓬莱仙境般的映水楼台,来抒发追念故宋的情怀。王振鹏的界画《大都池馆图样》虽已失传,但夏永的界画《映水楼台图》等却流传至今。这是一幅圆形墨笔白描绢本界画。画面右侧为一幢高大楼阁立于水中石基之上,左侧为一条如虹石桥将楼阁与岸边连接,楼下水中有片片荷叶,楼外远处有座座青山。有诗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序言(1)序言(2)引言(1)引言(2)金代中都(1)金代中都(2)
金代中都(3)金代中都(4)金代中都(5)金代中都(6)迁鼎大都元大都城(1)
元大都城(2)元大都城(3)百货汇聚科技文化(1)科技文化(2)科技文化(3)
科技文化(4)科技文化(5)中外交流(1)中外交流(2)明代北京北京城池(1)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