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 康熙大帝   》 婉娘削发入空门 康熙戏语惊儒生(3)      二月河 Eryuehe

  二月河
  一脚跨进西阁,康熙不禁大吃一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苏麻喇姑已经剪去一头青丝。她沐浴方出,赤条条一丝不挂地正在换一身缁衣!
  “你——”
  “我……”苏麻喇姑此时见他进来,并无羞臊之色,一边徐徐着衣,一边惨然笑道:“
  奴才自今已是方外之人,何惧之有1
  “曼姑,婉娘1康熙痛叫一声,“你不能这样,做朕的妃子不好么?朕也……也是喜欢你的1
  苏麻喇姑穿好释装,眼睛呆望着墙上的条幅:“霞乃云魂魄,蜂是花精神”——这还是当年在索府苏麻喇姑以婢女身份出来考较伍次友后,伍次友赠写的对联。如今事过境迁,真正只留下魂魄精神而已。想想人生有何意趣?苏麻喇姑见康熙伤心,背过脸去一字一句地说道:“奴才前生有罪,本世又复造下重孽,愿长伴于青灯古佛之前,祈祷主子和一切人平安,了此余生,以修来世。——求主子得便将这个话传给那个痴情人吧!” 康熙见她如此,知道劝也无益,拭泪道:“婉娘出世之志已坚,朕便成全你。我这就去见老佛爷,你就在宫中修行吧1
  隔了三天,熊赐履只带了个小仆僮,穿了一件布袍,来到索府“传旨”。他对这一差使觉得很为难,索额图现今十分尊贵,马上便要成为皇贵妃的叔叔,传这样的圣旨,等于是前来种祸,将来能收获什么呢?可是道学家有道学家的狡猾,他以布衣简从和私交的身份来访,只要委婉地将康熙的意思透露给他,就行了。
  其时正是六月天,炎暑蒸人,知了唧唧,一丝儿风没得。索府门上几个家丁坐在长条凳上喝茶打扇、摆龙门阵消夏。见熊赐履走来,都忙起身施礼请安,道,“老爷来的正是时候儿,魏爷、吴爷都在里头呢!”熊赐履笑着点头道:“我这便去搅他们一场!”一边阻止门上人通报,将小奚僮留在门上玩耍,一边摇着扇子走了进去。
  他转过后堂,折向西院花园。在水亭上,索额图、魏东亭和铁丐三个人正坐着吃瓜喝冰水,谈得高兴,都没有瞧见熊赐履来。熊赐履见柳树下的石凳干净凉爽,池中金鱼如游足下,便在石凳上坐下观鱼。微风从水面上送来,三人在亭上说话的声音听得清清楚楚。
  “虎臣弟,”这是铁丐的声音,“听说贤弟要弃武经文了,尊夫人是武的,你们夫妻要算是文武全才的了。”
  “这哪能由兄弟自己1魏东亭道,“圣上日前见我,说南京是六朝金粉之地,文士荟萃,风光引人,甚是向往,要带着兄弟前往游历一番。兄弟当时便请圣上,得便将臣留在南京,也不求官做,但能多习学一点南土风情。”
  “万岁怎么说?”这是索额图在问,他正在吃哈密瓜,说话稍微有些不清。
  魏东亭呵呵一笑道:“万岁爷倒也没说什么,只点了点头,意思倒像蛮赞同的。”
  听到这里,熊赐履微微一笑,起身来便要上亭去阔叙。却听索额图道:“说起皇上圣明,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大前日家母去后宫觐见太皇太后,老佛爷对家母说皇上自鳌拜进狱之后,反比先前更忙了——”
  吴六一忙问:“眼下还有什么大事吗?”
  索额图放低了声音,熊赐履听不真切,半晌又听吴六一大声道:“他算什么东西!皇上给我十万兵,我便能殄此丑类1熊赐履不禁呆了。
  却听魏东亭“嘘”的一声道:“禁声!这事现在绝密不传。铁丐兄只怕也就要外放督抚了,还有范承谟,皇上也有意起用为闽抚。——皇上的第二局大棋就要开局了1他喝了一口冰水,又道,“上次遏必隆在谢恩折上说皇上功过三皇、德超五帝,被皇上训斥了一顿,说他有奉谀之意。据兄弟看,皇上的志向只怕比唐太宗要高得多呢!”
  亭上三个人至此都不言语了,熊赐履心里一凛,想来魏东亭讲过康熙在殿柱上书“三藩”二字的事。此时他倒不急于上亭相见了,索性坐了下来,他要好生想想。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楔子(1)楔子(2)
楔 子(3)敝屣江山撒手去 孽海情天路无涯(1)
敝屣江山撒手去 孽海情天路无涯(2)敝屣江山撒手去 孽海情天路无涯(3)
敝屣江山撒手去 孽海情天路无涯(4)敝屣江山撒手去 孽海情天路无涯(5)
皇子登极内监喝驾 鳌拜圈地辅臣瞒君(1)皇子登极内监喝驾 鳌拜圈地辅臣瞒君(2)
皇子登极内监喝驾 鳌拜圈地辅臣瞒君(3)皇子登极内监喝驾 鳌拜圈地辅臣瞒君(4)
魏东亭风尘会侠女 伍次友煮酒论功名(1)魏东亭风尘会侠女 伍次友煮酒论功名(2)
魏东亭风尘会侠女 伍次友煮酒论功名(3)魏东亭风尘会侠女 伍次友煮酒论功名(4)
魏东亭风尘会侠女 伍次友煮酒论功名(5)魏东亭风尘会侠女 伍次友煮酒论功名(6)
苏中堂喋血西菜市 伍次友危言动天听(1)苏中堂喋血西菜市 伍次友危言动天听(2)
苏中堂喋血西菜市 伍次友危言动天听(3)苏中堂喋血西菜市 伍次友危言动天听(4)
苏中堂喋血西菜市 伍次友危言动天听(5)悦朋店史龙彪仗义 文华殿魏东亭受命(1)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