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跌宕起伏的一生:悲情曹雪芹   》 第七章 寄居萧寺(28)      Xu Gansheng

  雪芹差点儿没乐出声来。把门打开,掏出几千钱来给了那贼:“你走吧,干点正经营生。”
  “我也是读书人,可是找不着一份正经营生,孩子饿得嗷嗷叫……”
  “好好好,这还有块碎银子也给你,你走吧。”
  “谢谢这位恩人啦。”贼要给雪芹磕头,被雪芹抱住:“快走吧,别让人瞧见!”
  “哎,恩人哪,还得劳您趟大驾,把街门给我开开。”
  “啊!贼大老爷,您是怎么进来的?”
  “天擦黑儿,溜进来的。”
  “门上三把大锁,我又没钥匙怎么打开?”
  “哪?……对了,有梯子没有?”
  “得,我给您扛梯子去。”
  雪芹把梯子靠在墙根儿上:“请吧。”
  贼人一安到地:“多谢恩公了。”
  “您的礼儿还不少,快请吧。”
  “嗻嗻。”贼人上了两节梯子又下来了:“我一定得跟您打听打听,您写的那套书叫个什么名儿?”
  “《金陵十二钗》。”
  “好,名儿起得也好。”
  “你快走吧,让人瞧见,我的饭碗子就砸了!”雪芹说着把贼人推上梯子。看着他爬上墙头,“扑通”一声跳了下去,把贼摔出一句小说上的话来:“这才是训有方,保不定日没作强梁!妈呀!可摔死我了!”
  雪芹实在憋不住了,居然乐出了声来,又急忙捂住了自己的嘴。
  秋雨淅沥,风敲窗棂。更房里的小桌上又堆了不少的书稿。残烛光下,一张纸上写着四句诗:
  秋花惨淡秋草黄,
  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
  那堪风雨助凄凉。
  雪芹披了蓑衣,戴了斗笠,提着灯笼挟着梆子走了进来,他脱下蓑衣、斗笠,吹灭了灯笼,觉得通身生寒,只好借酒取暖。坐在桌边构思诗句,然后举笔写道:
  助秋风雨来何速?
  惊破秋窗秋梦续;
  雪芹边吟边写:
  抱得秋情不忍眠,
  自向秋屏挑泪烛。
  泪烛摇摇短檠,
  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
  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耐秋风力,
  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
  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
  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
  打簧表打了三下,雪芹只好放下笔去巡夜,当他走出门外,看到细雨敲窗触动了灵感,急忙跑回屋里,提笔蘸墨写下了最后一句:
  已教泪洒窗纱湿。
  寒风裹着碎雪,飘飘扬扬漫天飞洒。腊月廿三到了。家家户户忙着过小年。
  如蒨买了松树枝儿,芝麻尖儿,香蜡纸马。刚进家门就听见庙门口有人喊:“劳您驾,曹爷是在这儿住吗?曹雪芹曹爷?”
  “是啊。”如蒨答应着迎了出去,只见两个伙计打扮的人,抬着一块门板,门板上躺着雪芹,身上落满雪花,后边跟着一位先生,其实他就是当铺的三掌柜。
  “啊!”如蒨扑过去大叫:“雪芹!雪芹!”但是雪芹紧闭双眼,并不应声:“他这是怎么啦?”
  “先进屋,先进屋。”三掌柜招呼着把门板抬进东耳房。把雪芹抬到铺上的时候,他“嗯”了一声。
  如蒨给他扫了扫身上的雪,拉过来一床棉被给他盖上:“雪芹,你怎么啦?”
  “打的……”
  “谁打的?”
  “贼。”
  “贼?”
  “曹大奶奶,您听我慢慢说,今天早上学徒起来扫院子,就瞧见曹爷人事不知的躺在雪地里,身上拿绳子捆着,嘴里还塞着一块棉花,再一查,了不得啦!库房里丢失了不少贵重的东西。柜上请了大夫,救醒了曹爷,他说打三更的时候,脑袋后边挨了一棒子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这是药方,包袱里是曹爷的东西,这二两银子是他上半个月的工钱。”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选集】红楼一春梦

【Source】中国华侨出版社
惟大磨难铸就大英才(1)惟大磨难铸就大英才(2)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1)
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2)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3)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4)
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5)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6)第一章 霑天之雨露(7)
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1)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2)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3)
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4)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5)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6)
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7)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8)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9)
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10)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11)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12)
第二章 滴漏声催秋雨急(13)第三章 燕雀齐飞残月天(1)第三章 燕雀齐飞残月天(2)
No.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