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鉴赏 》 宋詞鑒賞辭典 》
黃機
夏承燾 Xia Chengdao
生平簡介
黃機(生卒年不詳)字幾叔。有《竹齋詩餘》一捲,毛晉跋其詞,以為“不乏寵柳嬌花,燕目行鶯目亢等語,何愧大晟上座”。李調元《雨村詞話》捲二亦稱:“黃機《竹齋詩餘》,清真不減美成。”皆認黃機源出周邦彥。然所見僅其婉麗一面。《四庫總目提要》推其贈嶽珂諸詞,“皆沉鬱蒼涼,不復作草媚花香之語”。陳廷焯《白雨齋詞話》捲二復舉其《虞美人》“書生萬字平戎第,苦淚風前滴”之句,以為“慷慨激烈,發欲上指,詞境雖不高,然足以使懦夫有立志”。
●憶秦娥
黃機
秋蕭索,梧桐落盡西風惡。
西風惡,數聲新雁,數聲殘角。
離愁不管人飄泊,年年孤負黃花約。
黃花約,幾重庭院,幾重簾幕。
黃機詞作鑒賞
這首詞寫遊子的傷秋懷人之情。首句寫出了獨處孤旅,雙在秋風葉落之時縈繞於遊子心中的渴求溫暖的呼喚,為古今詩詞的一個歷久常新的主題的定下了蕭殺的基調。接着便展開具體描繪。“一葉落,天下盡知秋”,秋天,本來就容易引起離人的愁緒,更何況此時此刻已不是黃葉方飄的初秋,而是“梧桐落盡”的深秋呢?詞人於“西風”下着一“惡”字,感情色彩十分強烈。然而“西風”之“惡”還不止於落盡梧桐而已,作者巧藉本調疊句之格,在強調“西風惡”三字後,又引出“數聲新雁,數聲殘角”,幽咽凄厲,聲聲扣擊着遊子的心扉。這樣,整個上片寫出了一派濃重的秋意,為下文寫遊子的愁緒渲染了氛圍。梧桐葉落、西風、雁聲等意象的描寫,為下闕遊子的孤寂之情的抒發,奠定了基調。“離愁不管人飄泊”。離愁,本是遊子心中所生,這裏卻將它擬人化,“離愁”完全不顧及遊子四處飄泊的痛苦處境,久久不去,折磨着人的心靈。“不管”二字,包含着多少無可奈何之情!“年年孤負黃花約”,遊子的離愁如此難以排遣,原來更有着期約難踐的歉疚。想當初,臨別這際,自己與戀人相約在菊花開放的的秋天重逢。可是,花開幾度,人別數載,事與願違,年年負約,每念及此,怎不令人肝腸寸斷!緊接着,作者又用疊句將筆觸伸嚮天邊,從戀人的角度寫情。有味的是,作者衹是描寫了她的居處:“幾重庭院,幾重簾幕”。然後,戛然而止,這就給讀者留下了馳騁想象的餘地。那深深庭院裏、重重簾幕中的人兒是怎樣忍受着相思的煎熬和獨處的孤寂,年復一年地翹首盼望遊子歸來,已是不言而喻了。總之,本篇以直筆寫遊子離愁,以墨寫閨人之幽怨,兩地相思,一種情愫,在蕭殺秋景的環境中,更顯得深摯動人。
●霜天曉角·儀真江上夜泊
黃機
寒江夜宿,長嘯江之麯。
水底魚竜驚動,風捲地,浪翻屋。
詩情吟未足,酒興斷還續。
草草興亡休問,功名淚,欲盈掬。
黃機詞作鑒賞
人生之最大不幸,莫過於空有濟世之才,而無施展之可能。在南宋時期,多少志士空嘆白發,遺恨而終。這首詞抒發的,即是這種情感。儀真,即現在的江蘇省儀徵縣,位於長江北岸,這在南宋時期,曾多次受到金兵騷擾。愛國而且胸懷天下的作者夜泊於此,面對寒江,北望中原,百感交集,藉江景抒發了他壯志難酬的抑和悲憤之情。
“寒江夜宿,長嘯江之麯。”一個“嘯”字,就表現出高遠境界的,氣勢不俗。夜泊長江,江景凄寒,作者伫立江邊,思潮翻滾,不禁仰天長嘯。與“長嘯”這一壯懷激烈之情交織在一起,為此詞奠定了蒼涼雄渾的基調。接着,作者描繪了江上風高浪急、莽莽滔滔的景象:“水底魚竜驚動,風捲地,浪翻屋。”衹見狂風捲地,巨浪翻騰,以至驚動了水底魚竜。一“捲”一“翻”,衹覺得氣勢飛動。這一幅有聲有色、令人驚心動魄的圖畫,形象表現了作者的憂思和不平。
“詩情吟未足,酒興斷還續”,是一過渡,全詞轉入下片抒情。作者的情緒由激昂慷慨漸趨低沉,想藉吟詩飲酒強自寬解,然而鬱結於心的如此深廣的憂憤豈是輕易能夠排遣掉的,其結果衹能是“吟未足”,“斷還續”。是什麽在睏擾着作者,使他鬱悶,心緒難平?那就是國傢的“草草興亡”,即中原的匆匆淪喪。“休問”,兩個字內涵十分豐富。從這二個字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出國勢衰微已到了不堪收拾的地步,而且表明作者心情極為沉痛。一想到朝廷對外妥協投降,想到主戰派備受壓製、排斥、打擊,想到自己和許多愛國志士雖滿懷壯心卻報國無門,不禁悲從中來,心潮難平。“功名淚,欲盈掬”,既激憤又傷心,詞人感嘆報國無路,讀來使人黯然神傷,並與開篇的“長嘯”相呼應。將當時社會上的那種壯志難酬、無可奈何的大衆心態,集中表達了出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言 | 王禹稱 | 寇準 | 錢惟演 | 陳堯佐 | 潘閬 | 林逋 | 楊億 | 陳亞 | 夏竦 | 范仲淹 | 柳永 | 張先 | 晏殊 | 張昪 | 石延年 | 李冠 | 宋祁 | 梅堯臣 | 葉清臣 | 歐陽修 | 王琪 | 解昉 | 韓琦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