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展示童话大师真实生活:安徒生传   》 古怪父子(2)      詹斯·安徒生 Jens Andersen

  这种通过我们的这位鞋匠的教育方式所激发出来的古怪,早在安徒生青春期的时候就已经被他所察觉。他的父亲去世后,他变得更加的脆弱和孤独。我们通过安徒生的回忆录中的暗示可以推测到成年的安徒生所受到的种种羞辱。而在他的青少年时期,他确凿无疑受到了此种待遇。我们可以从他的自传中发现这一点。虽然关于这一部分的描述并不多,但却十分生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男孩子由于过人的天分和古怪的外貌而经历的痛苦和捉弄。比如有一次,在欧登塞的一个针织品作坊里,他应当同那里的年轻人们一起工作,但这个男孩子很快就表现出来他的“温文尔雅”。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成年之后描写道,自己“根本就无法同那些粗野的孩子们打成一片”。几天之后,事情就变得更加糟糕。他被怂恿在那些粗鲁的工人面前唱歌。他很愉快地表演,并且还背诵了霍尔伯格的诗句。之后工人们唱起了他们自己粗俗的小调,结果安徒生先是羞红了脸,继而啜泣起来:
  “开始他们嘲笑我,说我像个女孩,然后他们就开始了一种很下流的娱乐活动,于是我哭着请求母亲不要让我再待在那里了。”
  在他的3部自传中,成年的安徒生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描述这种“下流”的娱乐活动的内容,以及当他还是一个害羞而又敏感的男孩子时,几次被迫脱掉衣服接受所谓的性别检查。
  在他的回忆录中,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母亲也十分喜欢拉封丹的《古怪的人》,而不是路德维格?霍尔伯格的故事,并且更喜欢听这本小说被大声地诵读。她总是觉得看霍尔伯格的喜剧是一种折磨。“看这种东西怎么能笑得出来呢?”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有一次问她的丈夫。而她的丈夫回答说:“你难道听不出来这有多么的滑稽吗?听听亨里克是怎么说的!”然后他大声地把整个故事又读了一遍。
  另一方面,鞋匠的儿子吸收了父亲给他阅读的所有东西。1822年一首名叫《我的生活》的小诗这样写道:“当我回想,泪水慢慢的流淌/我那充满快乐喜悦的童年。”以这种方式,17岁的安徒生描述他童年的文学阅读经历。这其中包括阿拉丁,莎士比亚笔下的邪恶的女巫和魔法师,以及霍尔伯格的全部作品。在霍尔伯格的作品中,人性和人的冲动都是经过检验的,而一个人必须学会审视和发现自我。在汉斯?克里斯蒂安刚刚来到世界的第一天,他的父亲就坐在妻子的床前,大声朗读霍尔伯格的作品,而伴随着读书声,婴儿的哭声也越发的洪亮。然后汉斯?安徒生猜测着开玩笑说:“你是想要睡觉呢,还是想安静地听呢?”
  在安徒生的第一本自传中,他提到他的父亲“并不是没有受过教育,并且有着睿智的头脑;而我的母亲,则是一个热情的人”。在他的描述中,父亲和母亲的性格迥异。父亲看上去是一个思维清晰而又理智的人,而母亲则是一个相信宗教而又有些迷信的人。她深信不疑自己同上帝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同时她又对于预言、巫术和庸医的医术很感兴趣。关于生命的宗教问题是安徒生父母争论的焦点。他们在性格、态度和智力上的差别导致了他们两个人截然不同的人生观。有一次安徒生的鞋匠父亲决定全家人一起大声地诵读圣经,可是随即他又告诉自己的妻子和儿子,自己并不像妻子、儿子和其它所有虔诚的欧登塞教徒一样忠于上帝。“基督跟我们一样都是人类,但他是一个超凡脱俗、伟大的人。”汉斯?安徒生带着强调和重音的语句给他的儿子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父亲称自己是一个“自由的思想者”,并且认为圣经很有可能并不是上帝的作品。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地狱,而这些无非都是人们的想象而已。虔诚的安妮?玛丽?安德斯达特听到了这些大不敬的话,这位母亲马上在胸口画十字,并把自己的儿子抱到了屋后面的小煤棚里,在那里,她摘下自己的围裙扔在他的头上,并且小声地说:“这是魔鬼的胡言乱语,而并不是你父亲说的话!他并不是想要表达这个意思!”但是父亲却始终坚定地坚持自己的观点。父亲后来进一步挑战母亲的权威:有一天,当着儿子的面,他对妻子宣称,世界上没有什么魔鬼,真正的魔鬼出自人们的内心。然而父亲的这些话以后在安徒生看来是十分“合理”的。

    陈雪松,刘寅龙 编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九州出版社
丹麦亲王写的序言前言(1)前言(2)英文版前言
目录真正的野蛮人(1)真正的野蛮人(2)真正的野蛮人(3)
自然之子(1)自然之子(2)自然之子(3)拥有天赋需要勇气(1)
拥有天赋需要勇气(2)拥有天赋需要勇气(3)舞蹈学生(1)舞蹈学生(2)
舞蹈学生(3)舞蹈学生(4)迈入黄金时代(1)迈入黄金时代(2)
迈入黄金时代(3)迈入黄金时代(4)安徒生的处女作(1)安徒生的处女作(2)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