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受到了鲁索的启发,汉斯?安徒生把这种启迪式的教育方式蕴藏到这些富有想象力、具有启蒙意义的小物品中,他不仅用这种方式教育着自己的孩子,而且直到成年之后,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甚至还一句不忘地牢记着父亲的教诲。在安徒生的很多文章中,都可以看到父亲对这种教育方式的贪婪。比如,他在回忆1847年之后在德国的生活经历时,安徒生写道:“父亲总是让我凡事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路;我占有了他全部的爱,他生活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在记载1832年那段时间的回忆里,27岁的安徒生谈到了父亲经常重复的一句话:“我永远也不会被迫去做某一件事;即使有人认为我毫无道理,我也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对于人的本质这一问题,汉斯?安徒生的观点相对较为进化,也很时尚。他所倡导的这种以“自然”和“意愿”为核心的观点,来源于法国大革命,以及当时社会所推崇的以个人自由和全面发展为主题的启蒙运动。尽管这些思想早在18世纪末期就已经传入丹麦,但当时还没有得到众多底层阶级人民的广泛认同。在这个意义上,这位默默无闻的鞋匠与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一生中同样具有父亲地位的伟人———乔纳斯?科林以及奥斯特有着不谋而合的地方。和后两者一样,贫苦的鞋匠同样也坚信:新鲜的空气、宽松得体的衣服和良好的卫生,以及培养和坚持自己的本性,都将会让自己的孩子受益无穷。在安徒生的很多作品中,这种倡导个性的教育观念深深地印刻在通情达理的父亲、同时又是启蒙老师的身上。例如,在戏剧《拉斯穆森先生》中,我们会突然听到法官大声喊道:“万能的天主经常告诫,‘让人类去主宰自己吧!’”汉斯?安徒生对这句话的诠释应该是再完美不过了。
陈雪松,刘寅龙 Translate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