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展示童話大師真實生活:安徒生傳   》 自由的鞋匠與自由的思想傢(2)      詹斯·安徒生 Jens Andersen

  我們一定會這樣設想,正是對這位安靜、理智,但又不喜歡無所事事的父親的回憶,纔形成了漢斯?剋裏斯蒂安?安徒生在1847年創作《亞哈蘇魯》的靈感。在這部戲劇開始的時候,我們首先認識了耶路撒冷窮睏的鞋匠———亞哈蘇魯。但是,因為他有着天生寫書的本領,因此並不缺乏錢財。如作者在劇本中所說的那樣,童年時代的亞哈蘇魯,就已經“深深地體會到這些古老傳說中的精髓,因此給了自己以忍受生活艱難的勇氣和力量”。到了成年之後,他更擅長於“用語言來撫慰他人”。和鞋匠漢斯?安徒生一樣,亞哈蘇魯同樣也夢想着在另一個遙遠的世界裏,去追求另一個自己,去實現更偉大的人生:
  有時我覺得自己比現在更出色,
  適合做比做鞋更值得人尊敬的工作。
  每當利未人的歌聲傳到我耳中的時候,
  我就會有一種衝動,希望能坐在他們中間,
  和他們一起放聲歌唱!
  但每當我聽到那些所謂的學者們告訴我,
  我缺少他們的學識,我就會覺得痛苦萬分。
  從安徒生對自己童年的描述中,我們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的父親多麽希望能和他在一起玩耍,一起聊天。漢斯?安徒生總是會用一種無聲、內斂,但卻令人贊嘆的教育方式,去引導自己的孩子,而父親與兒子之間的交流,以及他們在一起度過的時光,經常是在默默無語中靜靜地思考。每當到了星期日,父子倆走在林間的小路上的時候,鞋匠會讓兒子隨心所欲地去玩耍,去觸摸大自然中的一切———樹枝、落葉、灌木、慄子、草叢和石頭,而父親則是靜靜地坐在一邊,在瀋思中註視着兒子的一舉一動。衹有兩個人坐在一起看書的時候,安徒生才能看到父親的笑容。衹有在書中,鞋匠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而每天反反復復的工作,已經讓他感到無比的厭煩,不能給他以絲毫的快樂。
  漢斯?剋裏斯蒂安?安徒生在書中寫道,他的父親有着“超人的頭腦”。儘管漢斯?剋裏斯蒂安?安徒生可以像父親一樣,自由地培養讀書方面的天分,但現實生活仍然迫使他不得不在12歲的時候,去給鞋匠當一名學徒。18世紀末期,製鞋是歐登塞最大的行業之一,當時全城幾乎有近80傢製鞋店,這幾乎是水果店和裁縫店的兩倍,是木匠的3倍。衹有手套行業可以與之相媲美,手套讓歐登塞在整個歐洲聞名遐邇,因此,手套製造業幾乎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組織。當然,在那個時候,歐登塞的釀酒廠也是不計其數,幾乎每個喝酒的男人都會自釀自用。而對於被父親強迫做鞋匠學徒,去做這種任何一個人都能學會的“釘鞋掌”的活計,漢斯?剋裏斯蒂安?安徒生一直倍感痛苦。至於父親沒有答應送他去拉丁學校這件事情,他更是耿耿於懷,他一直不能原諒自己的父親。漢斯?剋裏斯蒂安?安徒生在文章中回憶說,曾經有一天,城裏一個在拉丁學校讀書的孩子到傢裏做客,這座學校就位於蒙剋穆爾斯特拉德的郊區。這個學生想在安徒生這裏訂做一雙靴子,在等待的時候,他把自己的書拿出來,開始嚮鞋匠和他好奇的兒子炫耀。他把學校裏學到的東西一股兒腦地講給他們。而後,漢斯?安徒生凝視着自己的兒子,有好長一段時間,然後親吻了一下孩子說:“這本是我應該走的道路!”
  毫無疑問,對自己人生的極度失望,正是漢斯?安徒生從一開始就堅持自己去教育兒子的原因,他認為,衹有這樣,才能讓兒子有朝一日圓了自己曾經的夢想。在小安徒生六七歲之前,他一直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成果感到自豪,他覺得已經成功地把自己的才智傳遞給兒子,兩個人在精神和智力上一脈相承———而這些東西則是漢斯?剋裏斯蒂安?安徒生的母親所匱乏的。這種深刻的關係幾乎延續了青少年最重要的一段時期,也是兒子培養個性的時期。但到了1812年,一切都戛然而止,那年他父親參加了拿破侖領導的軍隊,直到1814年纔退伍回傢,這時的漢斯?安徒生不僅讓自己的所有理想歸於破滅,而且疲憊不堪。而在此之前,他一直希望能給兒子留下一個畢生進取的形象,在《歐登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從熱情洋溢的第三段中窺見一斑,安徒生於1875年去世的5個月之前創作了這首詩:
  我穿着木底鞋奔跑,
  跑到貧民學校,
  但我的前面就是整個世界,
  仿佛我穿着伯爵的衣服!
  不,我不是一個窮孩子,
  我的爸爸也不是。
  他給我講過童話故事,
  我自己也成了一個講故事的人。
  漢斯?安徒生不僅擅長音樂,而且心靈手巧。1808年到1812年期間,他參加了歐登塞民兵第三連,他在那裏擔任鼓手,同時還負責長笛吹奏,除此之外,這位鞋匠還會寫詩和剪紙。他尤其擅長抒情詩,這種小詩詞可以看成是今天情詩的起源。1800年左右,這類抒情詩在丹麥的貴族、大城市和農民之間都極為流行。其形式可以是朋友之間的玩笑,或是求婚者、情人之間的信件,其間再夾帶上一點小禮物。信件的語句非常甜美,富有韻律,然後在信中附上一些精心設計的剪紙畫片,或是在閃光的紙上題寫幾句甜言蜜語。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漢斯?安徒生就喜歡用刀、木板、錘子和斧子之類的工具削木頭,因此,他不僅有着藝術的天分,也不缺少木匠的手藝,於是,給兒子做幾件象樣的玩具還算是得心應手,而父親用綫繩在模型上比劃的情景,自然也是兒子不會放過的事情。父親為小漢斯?剋裏斯蒂安?安徒生製作了各種各樣可以點頭的玩具,還有所有的木偶,衹要加上發條,就可以不停地跳舞。

    陈雪松,刘寅龙 編譯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九州出版社
丹麥親王寫的序言前言(1)前言(2)英文版前言
目錄真正的野蠻人(1)真正的野蠻人(2)真正的野蠻人(3)
自然之子(1)自然之子(2)自然之子(3)擁有天賦需要勇氣(1)
擁有天賦需要勇氣(2)擁有天賦需要勇氣(3)舞蹈學生(1)舞蹈學生(2)
舞蹈學生(3)舞蹈學生(4)邁入黃金時代(1)邁入黃金時代(2)
邁入黃金時代(3)邁入黃金時代(4)安徒生的處女作(1)安徒生的處女作(2)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