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界精英 》 影響近代中國的十位商人:國商 》
第18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7)
言夏 Yan Xia
最富有戲劇性的大約是吳淞鐵路。1876年,英國商人在上海修建了一條從黃浦江邊到江灣的鐵路,全長15公裏,主要用於載客。當時的兩江總督、南洋大臣瀋葆楨十分憤怒,極力阻止。英國商人去找北洋大臣李鴻章。李鴻章提了一個折中的方案,鐵路既然已經修了,但是畢竟是在中國的土地上,要不就由中國把鐵路買回來,承包給中國商人經營就是了。這個方案被接受了,中國政府花28.5萬收回了這條鐵路。但令人意外的是,1877年10月20日,交割路款的那一天,這條鐵路立即停運,而且瀋葆楨下令拆除了這條鐵路。對守舊派來說,鐵路仿佛洪水猛獸,寧願將它化作一堆廢鐵,也容不得它出現在中國的土地上。這個時期新舊觀念的衝撞何其激烈,由此可見一斑。在經歷了前所未有的侵略之後,清朝的官員們內心充滿了恐懼和幽閉。在他們看來,如果讓洋人修了鐵路,他們就會更加深入地涉足中國的土地。沒有便利的交通,洋人不易入侵。今天看來,這種想法無異於"掩耳盜鈴"。另外清朝的官員們對經濟發展趨勢缺乏前瞻,害怕鐵路打破現有的經濟格局。即便是曾國藩這樣支持洋務運動的官員也認為,如果有了鐵路,那麽旅店、腳夫都要失業了。至於傳統風水說的力量更是強大。從皇室到平民,一聽到要毀壞墳墓,改變風水,全都惶恐萬分。
《北華捷報》對這兩種態度作了這樣的概括:"對於我們來說,鐵路意味着自由交往、啓蒙、貿易和財富;對於中國官員來說,鐵路意味着鬍作非為,意味着廢除長期受尊重的習慣和傳統、騷亂和毀滅。"
當時官員中支持修築鐵路的是李鴻章和駐英國公使郭嵩燾。而駐英國副公使劉錫鴻則是一個積極的反對者。在他的心目中,中華帝國幾千年來留存的習慣和氣質是不可妥協的。這個大清國的公使經常在宴會上旁若無人地咳嗽吐痰,甚至還讓僕人把痰盂拿到飯桌邊。傲慢無禮使他幾乎成為歐洲外交界最不受歡迎的人物,訪問香港時,香港總督因為厭惡而不願意與他說一句話。而劉錫鴻不僅反對修鐵路,還看不慣郭嵩燾對新事物的熱情。劉錫鴻曾經羅列郭嵩燾的罪狀,包括:外國人看歌劇的時候要捧着戲單,郭嵩燾不懂外語但是也捧着戲單;看見外國人打傘,自己也打傘;看見外國人不用扇子,自己不用扇子。而後來的"維新"名臣翁同龢在看了劉的奏摺後寫道:劉錫鴻反對鐵路的意見,句句中肯啊。可見守舊的力量是多麽廣泛和強大。
在這樣的背景中,唐胥鐵路獲準開工的消息掀起了軒然大波。反對派們的奏章連連上傳,懇求"恪守祖宗成法",並說唐山靠近東陵,鐵路奔馳會"震動陵寢"。慈禧改變了主意,立即收回成命。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1) | 第2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2) | 第3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3) | 第4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4) | 第5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5) | 第6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6) | 第7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7) | 第8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8) | 第9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9) | 第10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10) | 第11節:張謇:註定失敗的理想主義者(11) | 第12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1) | 第13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2) | 第14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3) | 第15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4) | 第16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5) | 第17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6) | 第18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7) | 第19節:唐廷樞:從最早的"外企高管"到"國企經理人"(8) | 第20節:範旭東:耿介書生的事業(1) | 第21節:範旭東:耿介書生的事業(2) | 第22節:範旭東:耿介書生的事業(3) | 第23節:範旭東:耿介書生的事業(4) | 第24節:範旭東:耿介書生的事業(5)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