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洪昭光健康饮食精华:吃好不吃药   》 第18节:一、食物也可以治病(8)      洪昭光 Hong Zhaoguang

  有关健康的论点大体分三类:一是有循证医学论据的,国内外一致公认的,如:吸烟导致肺癌、冠心病,有害健康;高血压、高血脂造成心脑血管病,必须及早控制;肥胖引发代谢综合征;健康的四大基石等,这些都是可信的。二是没有任何科学论据的,如鸡血疗法、喝凉水疗法、红茶菌疗法、甩手疗法、喝尿疗法等,不但无效,还伤害身体。三是有一些理论根据或临床实践,或由相关理论延伸的推测,但又没有循证医学论据或严格的临床实践证实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比如一天应吃15种食物,还是20种食物,还是30种食物?牛奶是早上喝好还是晚上喝好?空腹喝好还是进餐时喝好?是喝热的好还是凉的好?一天吃一个鸡蛋好还是两个鸡蛋好,还是两天吃一个鸡蛋好?食物是生吃营养好还是炖补营养好?这些问题是大量的、复杂的,也是最需要用辩证的观点,用科学的知识,结合不同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的,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健康状态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动态的。还要看看作者的学术水平及经历,是否从事本专业科研教学或临床实践。
  总的说来,健康分文化、医术、技术三个方面。在技术层面上,最重要的是没有固定的答案。人与人差异很大,不能"一刀切",最高准则是"对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地具体分析"。
  肾水足,开先路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中精气的强弱,决定着人的生长壮老。故体内的任何一种物质之盛衰变化均与肾的强弱息息相关,身体的种种不适与"肾"也就有着直接或间接关联。古人云:"药食同源"。保健养生之道与食疗之术,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肾脏进行养护,来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使之"至老犹健",延年益寿。
  服药谨防伤肾,预防为主食来补
  3月8日是第二个"世界肾脏日"。中国慢性肾脏病形势严峻,资料显示,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达8%~9%。肾脏疾病已成为威胁全球公共健康的"隐形杀手"之一。与其他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相比,慢性肾脏病表现更为隐匿,起病时可无明显症状,不少病人开始就医时就已经是尿毒症。有关专家称,早期发现和预防是防治慢性肾脏疾病及其相关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最有效方法。
  肾脏是人体内药物、毒物代谢和排泄的主要器官,一些药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肾脏造成损害。而且任何药物长期大剂量使用都会造成肾损害。由于年龄的增大,许多老同志患有多种疾病,需长期服药。如稍不留心,所服药物可能成为引发肾病的隐形杀手。肾病专家们将老年人经常使用的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新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
  这是老年人常用的一类抗生素,其毒性主要和用药时间、剂量有关系。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本身没有明显的肾毒性,但会引起过敏性肾间质损害。服用磺胺类药物会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使用吲哚美辛、舒磷酸、布洛芬、奈普生、氨基比林、非那西丁、保泰松、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特别是原有肝肾疾病或在腹泻、脱水导致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容易中毒。
  降压药
  此类药中要特别注意的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导致的肾损害,其发生往往和临床医师未能严格掌握用药剂量,以及未发生潜在的肾衰竭危险有关。这些潜在的危险包括肾动脉狭窄、多囊肾、心衰、合用利尿药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节:绪论 吃出健康(1)第2节:绪论 吃出健康(2)第3节:绪论 吃出健康(3)
第4节:绪论 吃出健康(4)第5节:绪论 吃出健康(5)第6节:绪论 吃出健康(6)
第7节:绪论 吃出健康(7)第8节:绪论 吃出健康(8)第9节:绪论 吃出健康(9)
第10节:绪论 吃出健康(10)第11节:一、食物也可以治病(1)第12节:一、食物也可以治病(2)
第13节:一、食物也可以治病(3)第14节:一、食物也可以治病(4)第15节:一、食物也可以治病(5)
第16节:一、食物也可以治病(6)第17节:一、食物也可以治病(7)第18节:一、食物也可以治病(8)
第19节:一、食物也可以治病(9)第20节:一、食物也可以治病(10)第21节:一、食物也可以治病(11)
第22节:一、食物也可以治病(12)第23节:一、食物也可以治病(13)第24节:一、食物也可以治病(14)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