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論語新解——思與行   》 八佾篇第三(5)      何新 He Xin

  [原文]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①。”
  [譯文]
  (3.18)孔子說:“我侍奉君主完全遵照禮儀,別人卻認為我是在獻媚呢。”
  [註釋]
  ①巴結奉承曰“諂”。《荀子·修身》:“以不善獻人者謂之諂,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諛。”
  [原文]
  定公問①:“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譯文]
  (3.19)定公問孔子:“國君使用臣僚,臣僚侍奉國君,雙方應該怎樣做?”
  孔子說:“君主使用臣下要遵守禮,臣子奉侍君主要盡忠!”
  [註釋]
  ①定公,魯君,名宋。昭公庶弟,繼昭公而立,在位十五年(公元前509—前495年)。“定”是謚號。
  [原文]
  子曰:“《關雎》①,樂而不淫②,哀而不傷。”
  [譯文]
  (3.20)孔子說:“《關雎》這首詩,歡樂而不放縱,愁思而不哀傷。”
  [註釋]
  ①《關雎》,《詩經·國風》首篇。
  ②淫,逸也,今語“野”,謂放縱。
  [原文]
  哀公問社於宰我①。
  宰我對曰②:“夏後氏以鬆③,殷人以柏,周人以慄,曰,使民戰慄。”
  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④。既往不咎⑤。”
  [譯文]
  (3.21)哀公為種植社木而請教宰我。
  宰我回答:“夏朝用的是鬆木,殷代用柏木,周朝則用慄木,就是要使百姓戰慄啊。”
  孔子聽到後,說:“已成之事不必再提,已過之事難以更改。過去的事不必去追究了。”
  [註釋]
  ①宰我,名予,孔子弟子,字子我。
  ②社,魯論作“問主”,古論作“問社”。何按:主即社也。社,土地神。神社有社林,象徵林木之神。
  主,柱也,木主也。社異體作袿,亦木主也。中國古代宗教,崇拜天地人。天、天神,日、月、星、宇宙。人,人祖,已逝之祖先。地,地靈。一是土地,以土石為象徵。《小宗伯註》又云“社之主,蓋用石為之”。惠氏士奇《禮說》:“按《宋史志》社以石為主,長五尺,方二尺,剡其上,培其半。先是州縣社主不以石,禮部以為社稷不屋而壇,當受霜露風雨以達天地之氣,故用石主,取其竪久,請令州縣社主用石,尺雨廣長,半大社之製,從之。《淮南子·齊俗訓》雲:‘有虞氏社用土,夏後氏社用鬆,殷人社用石,周人社用慄’。而《郊特牲》言‘大社必受霜露風雨,以達天地之氣’,《小宗伯》雲‘社主蓋用石’。”二是土地上的生命即林木之神,與生物之神。林神,即社主,又稱田主。林神亦為百草五保之神,即“稷”神。《周禮·大司徒》:“邦國都鄙,設其社稷之壝,而樹之田主。”鄭註:“田主,田神,後土、田正之所依也,詩人謂之田祖。”後土即田神,田正即稷神。三是生物之神即竜(鰐魚)。《說文》:“社,地主也。”《春秋傳》曰:“共工之子句竜為社神。”何按:共工即水神洪江。句竜即巨竜、蛟竜,鰐魚也。鰐魚穴居,故上古以之為大地之神靈。
  ③後,《爾雅·釋詁》:“君也。”
  ④諫,即今語更也。《白虎通·諫諍》:“諫者,間也,更也。”《廣雅·釋詁》:“遂竟也。”
  ⑤既,已也。咎,究,責罪。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學而篇第一(1)學而篇第一(2)
學而篇第一(3)學而篇第一(4)為政篇第二(1)為政篇第二(2)為政篇第二(3)為政篇第二(4)
為政篇第二(5)八佾篇第三(1)八佾篇第三(2)八佾篇第三(3)八佾篇第三(4)八佾篇第三(5)
八佾篇第三(6)八佾篇第三(7)裏仁篇第四(1)裏仁篇第四(2)裏仁篇第四(3)裏仁篇第四(4)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