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论语新解——思与行   》 八佾篇第三(5)      He Xin

  [原文]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①。”
  [译文]
  (3.18)孔子说:“我侍奉君主完全遵照礼仪,别人却认为我是在献媚呢。”
  [注释]
  ①巴结奉承曰“谄”。《荀子·修身》:“以不善献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原文]
  定公问①:“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译文]
  (3.19)定公问孔子:“国君使用臣僚,臣僚侍奉国君,双方应该怎样做?”
  孔子说:“君主使用臣下要遵守礼,臣子奉侍君主要尽忠!”
  [注释]
  ①定公,鲁君,名宋。昭公庶弟,继昭公而立,在位十五年(公元前509—前495年)。“定”是谥号。
  [原文]
  子曰:“《关雎》①,乐而不淫②,哀而不伤。”
  [译文]
  (3.20)孔子说:“《关雎》这首诗,欢乐而不放纵,愁思而不哀伤。”
  [注释]
  ①《关雎》,《诗经·国风》首篇。
  ②淫,逸也,今语“野”,谓放纵。
  [原文]
  哀公问社于宰我①。
  宰我对曰②:“夏后氏以松③,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④。既往不咎⑤。”
  [译文]
  (3.21)哀公为种植社木而请教宰我。
  宰我回答:“夏朝用的是松木,殷代用柏木,周朝则用栗木,就是要使百姓战栗啊。”
  孔子听到后,说:“已成之事不必再提,已过之事难以更改。过去的事不必去追究了。”
  [注释]
  ①宰我,名予,孔子弟子,字子我。
  ②社,鲁论作“问主”,古论作“问社”。何按:主即社也。社,土地神。神社有社林,象征林木之神。
  主,柱也,木主也。社异体作袿,亦木主也。中国古代宗教,崇拜天地人。天、天神,日、月、星、宇宙。人,人祖,已逝之祖先。地,地灵。一是土地,以土石为象征。《小宗伯注》又云“社之主,盖用石为之”。惠氏士奇《礼说》:“按《宋史志》社以石为主,长五尺,方二尺,剡其上,培其半。先是州县社主不以石,礼部以为社稷不屋而坛,当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故用石主,取其竖久,请令州县社主用石,尺雨广长,半大社之制,从之。《淮南子·齐俗训》云:‘有虞氏社用土,夏后氏社用松,殷人社用石,周人社用栗’。而《郊特牲》言‘大社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小宗伯》云‘社主盖用石’。”二是土地上的生命即林木之神,与生物之神。林神,即社主,又称田主。林神亦为百草五保之神,即“稷”神。《周礼·大司徒》:“邦国都鄙,设其社稷之壝,而树之田主。”郑注:“田主,田神,后土、田正之所依也,诗人谓之田祖。”后土即田神,田正即稷神。三是生物之神即龙(鳄鱼)。《说文》:“社,地主也。”《春秋传》曰:“共工之子句龙为社神。”何按:共工即水神洪江。句龙即巨龙、蛟龙,鳄鱼也。鳄鱼穴居,故上古以之为大地之神灵。
  ③后,《尔雅·释诂》:“君也。”
  ④谏,即今语更也。《白虎通·谏诤》:“谏者,间也,更也。”《广雅·释诂》:“遂竟也。”
  ⑤既,已也。咎,究,责罪。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编辑推荐内容简介图书目录学而篇第一(1)学而篇第一(2)
学而篇第一(3)学而篇第一(4)为政篇第二(1)为政篇第二(2)为政篇第二(3)为政篇第二(4)
为政篇第二(5)八佾篇第三(1)八佾篇第三(2)八佾篇第三(3)八佾篇第三(4)八佾篇第三(5)
八佾篇第三(6)八佾篇第三(7)里仁篇第四(1)里仁篇第四(2)里仁篇第四(3)里仁篇第四(4)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