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 》 我当代表十年 》
第18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1)
赵咏秋 Zhao Yongqiu
研究市场经济下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如何促进其保值增值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成为了干部群众热议的话题。
我用闲聊的方式进行着调研,随时收集这方面的意见。大家认为,首先,企业家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国家应该重视建立职业化的经理人,打破地域界限,加强企业管理人才的异地任职,利用"外来和尚好念经"的自然规律,更好的发挥优秀企业家的领导作用,推动新型体制机制的建立。
同时,国家要建立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制约企业管理人员对资金的运用,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家还应该尽快建立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国有资产的交易和管理。
由于国有股的拍卖具有特殊性,涉及的流失资金巨大,应尽快出台国有股拍卖的监督办法和国有股价格评估法规,制定严密的参照标准和计算方法,严防拍卖人与收购人串通行为的发生。在评估法规出台之前,应停止国有股的一切拍卖活动。
这应该是振兴国有企业的重要措施。我将收集的这些意见形成我的建议。
1999年提出《关于向全国推广黄石市东钢经验、搞好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建议》、《关于在《企业法》中增加对企业经营者进行制约的条款的建议》和《关于将民意测验结果作为评定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的建议》。
2000年提出《关于尽快制定国有资产监督法的议案》和《关于停止拍卖国有企业持有的国有股的紧急呼吁》等议案建议。
人民是智慧的源泉,也是实施监督的主体。国家对于国有企业的管理按照人民的旨意在积极推进。1999年,清华大学职业经理训练中心成立,成为国内最早从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的机构之一。各地各高校也相继出现了职业经理人培训班,职业经理人队伍不断扩大。中国职业经理人考评体系建立起来。据统计目前已有注册经理人3000多名,但是距离需求还相差很远。
黄石市大力引进外地企业管理人才,推动了国有企业新型体制机制的建立,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关于《制定国有资产监督法的议案》,全国人大给我的回复是,提出的建议将纳入《监督法》的制定中一并研究。
2006年6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第二十二次常委会议上,《监督法》草案作为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已经进入常委会审议。吴邦国委员长认为草案符合人大工作实际。
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十三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监督法》(草案)。这部监督法历时20年风风雨雨,在千呼万唤后终于出台,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监督法的制定必将促进依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职权,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也必将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盼望着关于国有资产监督的专门法律尽快出台。
中部地区与老工业基地:何以焕发活力?
老工业基地,这是一个令人骄傲的名称。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56个重点项目集中在这些地区上马,建设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以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为主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建成了一批重要工业城市。老工业基地为建设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中部,这也是一个令人骄傲的名称。因为土地肥沃,山青水秀,商业发达,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教育科技水平高,号称中国的粮仓、工业的摇篮、中国的腰板,有九省通衢、惟楚有才、鱼米之乡等多种美称。
一五期间,综合基础好的中部地区理所当然集中承担起大量重点工业项目。在其后的"二五"以及"三线建设"中,国家的工业布局又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像湖北省的黄石市,基本是依厂建市,先有厂后有市。在现有的80平方公里的市区可建面积中,塞满了1152家大中小型工业企业(改革前的数据),其中有中国钢铁的摇篮、名列全国八大特殊钢之首的大冶特殊钢公司,有以号称远东第一的华新水泥厂为首的八家水泥企业,有占全国粗铜产量1/6的大冶有色金属公司,还有年产几十万吨煤炭的三座煤矿和一座年产百万吨铁矿石的大冶铁矿等。
1982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黄石,第一次踏上黄石的土地,映入眼帘的尽是矿山、矿石、浓烟、黄尘和身穿各种工作服忙碌的工人,随处可闻机器的轰鸣。生产过程程序规范,工人训练有素。人们热情的向我这个新市民介绍,黄石是"光辉(灰)的城市"、"重工业城市"和"江南明珠"。这些褒贬相间的名称充分反映出黄石的工业繁荣和黄石人的自豪。
但是,自从进入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在各项改革以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的过程中,面对东部地区雨后春笋般率先发展起来的民营经济,国有企业深层次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暴露出来了,尤其国有企业集中的老工业基地最为突出。共性表现在设备老化、包袱沉重、机制不活、结构不合理、企业冗员多、离退休人员包袱重、企业办社会负担重等等因素,这些司空见惯的事情都突然成为了阻碍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阻力,使国有企业难以成为市场的赢家。黄石的国有企业与所有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一样,一时间进入了全亏损状态。经济发展走向低谷。
有人告诉我:"现在企业的成本太高,产品生产越多,亏本越多"。"许多企业发不出来工资,只好停产。"我知道,连黄石的财政支柱冶钢,在省、市领导的重点保护下,给予大量政策性贷款,一年也只能发10个月工资,每月平均500元。
黄石人民的脸上露出了愁容。我听到一种顺口溜:"沈家营到黄石港,机器都不响,沈家营到一门,工厂没有人。"喧嚣的工业之城沉默了。
然而,全国各地区的发展状况并不是平衡的。东部地区有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广东、福建、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的发展一路高歌,其后上海浦东的开发又重振雄风,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新龙头。2000年开始,萧条的西部也进行着波澜壮阔的大开发。惟有中部一直处于沉默状态。而老工业基地因国有企业集中又成为中部地区最困难的地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自序 | 第2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1) | 第3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2) | 第4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3) | 第5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4) | 第6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5) | 第7节:第一章 初担重任(6) | 第8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 | 第9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2) | 第10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3) | 第11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4) | 第12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5) | 第13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6) | 第14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7) | 第15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8) | 第16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9) | 第17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0) | 第18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1) | 第19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2) | 第20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3) | 第21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4) | 第22节:第二章 探寻国企脱困之路(15) | 第23节:第三章 促进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1) | 第24节:第三章 促进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