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五鬍錄   》 煮酒論英雄之四東晉二遺臭流芳本一身的桓溫      火焰塔 Huo Yanta

  接着第一篇的內容,回頭看一下東晉。
  東晉為什麽會出現君主立憲製的萌芽?為什麽後來的中國沒有走嚮類似西方的完備的君主立憲製?為什麽中國的歷史在東晉拐了個彎,又回到了君主專製的政治制度,而且專製程度不斷增強到20世紀?
  問題的根源就在於魏晉時期的士族政治,或者叫門閥政治。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整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都和門閥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兩者一齊發生、發展、滅亡。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一支門閥貴族是位於山西聞喜縣的裴氏傢族,是活躍在中國南北朝隋唐時期中國政壇上強大勢力。出了幾百個狀元、駙馬、將軍、宰相等,(抱歉具體數字沒查)有道是“天下無二裴”。但目前在中國已經很難找到門閥政治的痕跡了,而在奉行君主立憲製的英國和日本,還可以看到這種世代相傳的大傢族政治或大傢族經濟模式。比如英國的爵士傢族有很多已延續了近千年,他們仍然保存着自己的古老的族徽和禮節儀式,日本也有許多的政治傢族,有的一傢六七代都是日本政壇上的活躍人物。而在門閥制度破壞殆盡的中國或俄羅斯等國傢,一百年前的政界要人,他們的後裔幾乎都成為了普通百姓。
  門閥政治在東漢已經有很深的苗頭了。東漢末期河北大軍閥袁紹的口頭禪就是“俺傢係出名門,四世三公”,就是說袁傢每一代先人中都出過國傢的最高級官員。到了三國時期的東吳就是門閥制度的典型國傢。東吳的諸文臣武將中,一大多半都是出身江南的名門望族,千萬不要信三國演義上說的孫權求纔若渴如何尋訪大賢等等,其實除了孫堅的老部下和孫策剛出道時的發掘出來的周瑜魯肅等勉強可以說是小地主以外,到孫權時候進來的新人基本上都是出身於江南四姓的的顧、陸、朱、張或與他們有各種各樣亂七八糟裙帶關係的親友團。
  造成門閥政治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沒有一種有效的官員選拔錄用制度,(比如後來中國實行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是士族出身的官員最大的威脅。唐朝時的朋黨之爭,原因就在於科舉制度出身的官員和門閥制度出身的官員之間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巨大差異)政府選拔官員主要看名氣,名聲大的人容易當官,甚至名人的門生或門生的門生也比普通人容易當官。所以,如何讓自己盡早盡快出名,成為當時年輕人的最主要任務。出名後隨之而來的就是金錢、地位和榮譽。東漢的時候就有一位叫許武的人,和他的弟弟都是不學無術狗屁不通的傢夥,為了出名,許武的爹死了後商量分傢産,把大部分傢産都據為己有,衹給弟弟一間破房,這樣弟弟就以謙讓而“舉為孝廉”,等弟弟升官了後許武又把大部分傢産送給了弟弟,這樣哥哥也因為謙讓而“同舉孝廉”。(初中的課本上有一首東漢時的民謠,對這種體製作了深刻的揭露:舉秀纔,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還有什麽孔融讓梨陸績懷橘等少年出名的神童,諸葛亮龐統並稱為臥竜鳳雛等等,大都有着作秀的成分。
  曹操剛起兵時候的許多謀士都是靠互相舉薦、互相吹捧而上任,而他本人也是出身於這種臭哄哄的“孝廉”,所以曹魏後來就實行了一種叫做“九品中正製”的制度,由中央派官員到地方去品評人物,把知識分子定為九品,作為錄用新官員的依據,以打擊地方上的浮誇風。這種方法開始或許有些成績,但官員同志對地方的具體事務不熟悉,越後期就越容易抓瞎,為了省力氣就基本上衹註意預選者的身世背景,就造成了一種“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這樣門第越高,族人官越大,而族人官越大,他的出身門第就越高,形成了一種新的惡性循環。而且這種惡性循環不因朝代變遷而改變,因為即使老皇帝下臺了,新主子衹要還實行這種考察官員製,衹要我的名門望族不倒臺,他就還得從裏面選人。所以門閥子弟根本不需要對自己的朝廷盡職盡責,他們衹需要對自己的傢族盡職盡責就夠了,什麽政府倒臺、國傢換代對自己來說比換鞋墊還無足輕重。而且也不能對國傢盡職盡責,因為一旦對老的國傢盡職盡責了,新主子來的話自己的腦袋掉了是小,傢族破敗了纔是罪不可赦的大事。無論什麽時候,衹要保住了自己的門第和血統,就是保住了自己政治權勢、社會地位和經濟財富的基矗
  既然這幫人不能為國傢出力,那麽平常沒事幹的時候衹有練嘴皮子來消磨時光,用現代話叫做“聊天”,並將其美其名曰“清談”。下面是某詞典對“清談”的解釋:
  清談
  魏晉名士以清談為主要方式,針對本和末、有和無、動和靜、一和多、體和用、言和意、自然和名教的諸多具有哲學意義的命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清談的進行有一套約定俗成的程式,清談一般都有交談的對手,藉以引起爭辯。爭辯或為駁難、或為討論。在通常情況下,辯論的雙方分為主客,人數不限,有時兩人,有時三人,甚至更多。談話的席位稱為「談坐」,談論的術語稱為「談端」,言論時引經據典稱作「談證」,談論的語言稱為「談鋒」。在清談的過程中,一方提出自己對主題內容的見解,以樹立自己的論點,另一方則通過對話,進行「問難」,推翻對方的結論,同時樹立自己的理論。在相互論難的過程中,其他人也可以就着討論主題發表贊成或反對的意見,稱為「談助」。到討論結束時,或主客雙方協調一致,握手言和,或者各執一辭,互不相讓,於是有人出來調停,暫時結束談論,稱為「一番」,以後還可能會有「兩番」、「三番」,直至得出結論,取勝一方為勝論,失敗的一方為敗論。
  平心而論這種辯論並不是一件需要全盤否定的活動,但如同八股文一樣,本身是一種很有意境的文章格式,一旦成為科舉範文上升到了理論的高度就變成大的嚇人的怪物。清談也是這樣,工作之餘偶爾為之可以娛樂身心,但一旦全社會全民究其一生都搞這個的話,帶來的後果衹能以恐怖來形容。因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談資總是有限的,當談到再無可談的時候就要變着法來生事了。
  事實上這些門閥子弟大都不學無術,不要指望着他們能在哲學理論上有什麽建樹,對於這幫人來說清談的內容主要有三種:一,沒事嚼別人的舌根。點評別人如何如何,從對方的外貌身世開始說起,一直到品格、才華,性格等等,並把它美其名曰“品藻人物”。用一些聳人聽聞的語言來描述一個人,比如“飄如流雲,矯若驚竜”、“岩岩若孤鬆之立,朗朗如日月入懷”等肉麻當有趣的鬼話。對於這些門閥子弟來說,想辦法吸引某個有地位的清談傢對他說出這樣的評價,比搖出五百萬大奬還要重要。
  二、議論時政。因為嘴臭而殺頭的門閥子弟也不少,但大傢仍然把此當作一種充滿危險和刺激的競技活動,這竟然是餘秋雨老爺爺大發感慨魏晉不讓知識分子活命的原因。別看他們絶對不會為國傢出一點力,但從一旁發表的對施政方針的高見往往洋洋灑灑不下數萬條。本章的主人公桓溫就經常受此所纍。不過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發明了清官濁官等有趣的分類,就是說,整天閑談不幹事的官員,是高貴的士族門閥代表,因為他們經常搞清談,所以稱為“清官”。清官裏面還要分一清、二清、三清等等,謝安就是清官的典型,而對於那些成天忙裏忙外負責具體事物的官員,大都是寒門出身,因為他們做的事情都是所謂“塵世間的濁事”,被稱為“濁官”,桓溫就是東晉第一個大濁官,需要列入《東晉*姦臣傳》。
  三、製定出門閥士族的遊戲規則。給門閥士族劃分出什麽僑姓、吳姓、郡姓、虜姓、著姓、甲族、冠族、右族、舊族、膏梁、華腴、高門等奇怪的稱呼,比如王這個姓很普遍,但東晉大權臣王導出身的這一支則是天下所有王姓裏面最高貴的。他們住在建康城裏秦淮河畔的烏衣巷,稱為“萬王之王”。其根據就是東晉那些蠢豬皇帝奉行的血統論,還有一個就是狗屁不通的嫡庶論。一傢裏面血統最高貴的正妻生的兒子稱為“嫡”,第一個兒子稱為“長”,那麽嫡係長子就是最尊貴的兒子,其他的兒子就是庶出。他們長大後就會碰到許多莫名其妙的黴氣。這種風氣影響了全中國。比如上章說的慕容皝的哥哥慕容翰,還有後面慕容垂的兒子慕容盛,都是嫡庶論的犧牲品。這樣一來,一傢兄弟裏面為了爭執所謂的尊卑關係,就變着法想出各種缺德的點子,給自己的娘和兄弟可以盡情地潑污水、穿小鞋,導致“子誣母為妾,弟黜兄為奴”的現象時有發生。
  所以我認為這就是中國沒有把君主立憲製實行下去的原因。因為衹要後來出了某個新主子推行新方法拆了門閥政治的臺,伴隨門閥政治而來的那些衍生物必然也跟着扔光光,就象科舉制度淘汰了士族制度一樣,伴隨士族制度而來的那些風俗,比如玄學和魏晉風度都成為了歷史。而英國和日本皇室的千年的穩定,也許就是君主立憲製能得以實行下去的原因。
  正規的科舉制度隋朝纔得以確立,在此之前的考試制度都衹能說是瘸子裏面選將軍,比如後趙石勒和前趙劉曜對峙時候雙方都推行的考試選拔官員制度,來考試的學生也必然是貴族,平民別說考試,連進這種學校的資格也是沒有的。
  門閥政治在東晉達到輝煌,緊來的劉宋和南齊更是將門閥制度奉行為圭臬,一直到南梁時侯景下達了滅王謝令纔出現衰落,而北魏由於孝文帝的改革,把門閥政治制度一點不漏地學了回去,結果後來也出現了不小的門閥勢力。
  門閥政治給東晉帶來非常惡劣的影響。《晉書》從第三十到八十六捲是東晉人物列傳,共記載了542人,其中門閥士族159人,他們的子弟門生215人,皇親國戚105人,少數民族1人(段匹磾),其他62人(註意這個其他,並不表示都是出身貧寒,比如陶潛,就是陶淵明,曾祖父陶侃也幾乎當上東晉的大權臣,衹因為不是門閥出身,子孫淪落到“短褐穿結,簞瓢屢空”的地步)。這樣看來,東晉的一部歷史,基本上就是豪門的歷史。
  這些大門閥靠着門生、同僚、婚姻甚至齊名(比如說北喬峰,南慕容,那麽喬峰就算從來沒見過慕容復,乍一見面也要客客氣氣的)等關係勾結在一起,尤其是婚姻關係更是錯綜復雜,東晉最高貴的王謝兩姓除了皇族外是不會輕易下嫁給別人的,而中國又有同姓不婚的規矩,所以衹能是姓王男子的找姓謝的女子當老婆,或者是姓謝的男子找姓王的女子當老婆,要麽就是進宮和白癡多的出了名的司馬一傢子聯姻,這就是晉書皇后傳裏什麽王皇后、謝皇后多得滿街站的原因。結果生下來的子孫更是白癡中的白癡,當然不否認王謝兩傢的子弟中聰明人還是有的,比如王羲之等,但總的來說是白癡居多。(又想起中國最偉大的小說紅樓夢,曹雪芹忽略了一個基本問題,就是那四大傢族近親結婚這麽多代,到賈寶玉和林黛玉這一輩應該是滿堂白癡纔對也?)
  門閥貴族成為東晉社會的大腫瘤,除非犯下謀反大罪,否則國傢的法律是不能約束他們的,那麽遭殃的衹有下層官員和老百姓了。而如果有某些稍微清醒的傢夥試圖改變這種狀況的話,必定遭到整個門閥階層的群毆。繼承大權臣王導位置的是庾亮,庾亮死後他的弟弟庾冰接任大權臣的職務,庾冰的弟弟庾翼則把持東晉最重要的外鎮官員荊州刺史一職。庾冰性格謹慎,而庾翼則年輕氣盛。當時荊州下屬的長沙縣長殷羨的貪污之大全國聞名,庾冰害怕弟弟闖禍,事先關照庾翼不多管閑事。而這個殷羨敢於大貪的原因不值一提,就是他兒子殷浩在東晉名氣很大。(註意這時的殷浩還是個孩子,十年後走上東晉政壇,而殷傢本不算什麽高門貴族,不過倚仗兒子年少成名,將來衹要不早夭必定一帆風順罷了)庾翼一聽這個原因當即就如同賈雨村看了護官符一樣,不敢下手。然後嚮哥哥大發了一通脾氣,講了一大篇治國的大道理,庾翼擺出來的兩個例子也很典型,第一個例子是幾年前有幾個將軍把建康的軍糧拉出去賣了一百萬斛,(一百萬斛的糧食好幾萬噸那,全城的百姓一塊運也運不完)而建康城裏的官員根本不敢管,因為將軍們都是大門閥出身,後臺硬的很,所以采取的方針就是把管庫的領導殺掉了。還有一個是同樣是大門閥出身的山遐(要說這個山遐可不簡單,他爺爺是山濤,竹林七賢之一,也是標準的大門閥)擔任余姚太守,剛上任就要燒火,要治一個私藏百姓戶籍的當地豪強的罪,於是全體豪強聯合起來把山遐趕走了。如今哥哥叫我不去管殷羨的惡行,不是和那些傢夥一樣了嗎?話雖這樣說,殷羨卻因為貪污有功提升為豫章太守,後來又被調至中央擔任副總理級別的官員光祿勳。(註意殷羨同志升官不是靠請客送禮的,那些把持中央的門閥們本來就不缺錢,殷羨衹要不停地搜刮就行了,因為越搜刮,名氣就越大,上級就越不敢管,於是官升的就越快,然後就可以更加變本加厲地搜刮)
  因為這個原因,庾翼對殷浩的看法很不好,經常對別人說:“(殷浩)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後議其任耳。”這話傳到殷浩父子耳朵裏當然聽着不是味道,所以殷浩長大後朝廷安排他當庾翼的參謀官,殷浩也不去。這樣一來庾殷兩傢關係自然惡劣。後來庾翼繼任大權臣,皇帝招女婿的時候就不推薦殷浩,而是推薦和殷浩從小齊名的桓溫。說“桓溫有英雄之才,願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邵之任,必有弘濟艱難之勳。”
  當年大權臣溫嶠見到了還是嬰兒的桓溫,認為“是兒有奇骨”,桓傢上下得到了大權臣的一句話,自然是感激涕零,就給孩子起名叫桓溫。(越看越覺得《五鬍錄》刪的東西太多,至少70%,象東晉大權臣陶侃溫嶠等連提都沒提。如果要把整個兩晉原貌展現出來恐怕需要上百萬字如三國演義這麽大的篇幅了~O~)長大了桓溫果然生就異相,他的朋友劉惔評論說:“溫眼如紫石棱,須作猥毛磔,孫仲謀、晉宣王之流亞也。”(劉惔對桓溫很瞭解,“知其有不臣之志”,經常對別人說:“溫不可使居形勝之地,其位號常宜抑之。”少年桓溫本來就胸襟豁達,對此也不在意,後來桓溫出去打獵,碰到劉惔,劉惔見桓溫手提大刀,就駡他:“老賊欲持此何為?”桓溫回答說:“我不為此,卿安得坐談乎1)在庾翼推薦下桓溫當上了駙馬和徐州刺史,終於靠着奇襲成漢而一戰成名。當上了徵西大將軍兼荊州刺史。
  這時石虎病死,曾不可一世的後趙土崩瓦解,冉閔、苻艦慕容竣姚襄等群雄並起,諸位都不是省油的燈,實力相當誰也吃不掉誰,此時如果以收復失地的名義發動北伐,可以說是東晉歷史上最有利的時機。然而就因為北伐的建議是素有不臣之心的桓溫提出來的,所以一直束之高閣,而派出了著名的清談傢褚裒去北伐。但東晉崇拜清談,後趙的騎兵可不吃這套,褚裒大人還沒看見後趙軍隊的影子就莫名其妙地孤身一人逃回來了(如果帶幾個親信一塊回來至少安全程度也高麽?)。於是北伐的議程再度束之高閣。(這段評論有比我寫的好的,俺的拿不出手,大傢看柏楊的吧,繁體字哦:由桓溫莽撞興兵,說明晉帝國前途茫茫,連被稱為一代梟雄的桓溫,都有嚴重的無力感。三四九年,後趙帝國正在土崩瓦解,那時候如果北伐,成功的可能性遠超過以後的任何時機,晉政府卻派出瘟生褚裒,招來慘敚為什麼不派桓溫?衹不過怕他野心勃勃,一但收復中原,統一全國,勢將立刻失控!時到今日,保護一小撮人的政權最最重要,救國救民,不過在寫政治文章時,纔亮相示眾。
  我們不敢保證桓溫在光復山河後,不奪取政權。同樣也不敢保證褚裒在光復山河後,也不奪取政權。褚裒沒有光復中原的能力,所以馴順;一旦他有光復中原的能力,恐怕誰都擋不住他坐上寶座,這是封建專製社會根本無法解開的一個結。因之晉帝國掌握中央政府權柄的人,拚命阻撓桓溫北伐,而北伐卻是全國上下每天義憤填膺,嚷嚷吶喊的。實在是一項偉大諷刺。)
  為了和桓溫抗衡,把持朝政的殷浩也異想天開地發動了北伐,但殷浩雖然嘴皮子厲害,對行軍打仗卻是一竅不通,還沒出門就逼反了先鋒官姚襄。導致威信盡失,狼狽下臺,終於使桓溫當上了大權臣。這時桓溫纔有發動北伐的權力,而這時離後趙大亂的時候已經過了好幾年,北方形勢早就發生重大的變化,新興的前秦苻氏和前燕慕容氏全面接管了後趙的土地,他們擁有更強大的實力、更精銳的軍隊和更讓人聞風喪膽的名將。
  即使是這樣,桓溫的北伐也取得了很大的戰果。桓溫第一次北伐就趕走了盤踞在洛陽一帶的羌族姚襄割據勢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小孫策之稱的姚襄被迫四處流浪。緊接着桓溫又發動了第二次北伐,目標是關中的氐族前秦,卻被秦天王苻健用割麥計擊退而返。
  當然第二次北伐成果還是巨大的。因為前秦在這次戰爭中幾乎拼盡了全部的力量,首都長安都守不住了,前秦太子在作戰中陣亡,丞相操勞過度死於軍中,不久苻健也在桓溫退兵後病死。但對於東晉卻是個重大損失,因為桓溫和十六國時期最強的文官王猛失之交臂,從而導致前秦的重新坐大,這是後話了。
  據說桓溫在關中還尋訪到了服侍劉琨的妓女,桓溫很好名,一直自比為劉琨司馬懿一樣的人才,如果有人說他象王敦就憤憤不平。(有趣的是桓溫的傳記竟然和王敦在一章)妓女見了桓溫就潸然而泣,桓溫問怎麽回事,回答說:“公甚似劉司空。”桓溫就“大悅,出外整理衣冠,又呼婢問”。妓女則回答說:“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須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聲甚似,恨雌。”桓溫大失所望,“於是褫冠解帶,昏然而睡,不怡者數日。”
  桓溫戰功赫赫,從來沒失手過,成為不敗的名將,顯然樹立起自己說一不二的威望。幾年後桓溫又嚮前燕發動了更強大的第三次北伐,但這次卻碰到了百年難覓的戰爭天才慕容垂。在慕容垂神出鬼沒的騎兵攻擊下,桓溫的四萬精銳遭到慘敗,衹逃回來六七千人。至此桓溫信心盡失,變得好猜忌和剛愎自用,一心研究如何謀朝篡位。從前對王敦很反感,後來經過王敦的墓地,大聲贊嘆說“可人,可人1然後對手下說:“為爾寂寂,將為文景(文景指司馬師司馬昭兄弟)所笑。”大傢都不敢回答。桓溫就一拍桌子站起來大聲喊道:“既不能流芳後世,不足復遺臭萬載邪1
  桓溫的野心越來越大,身邊圍了不少喜歡拍馬的大臣。有趣的是謝安也在裏面。有一回謝安見桓溫遠遠地走過來,自己趕緊拜倒在地。把桓溫嚇了一跳。謝安就回答說:“未有君拜於前,臣揖於後者。”
  不過謝安的諂媚更多迫於形式。桓溫準備逼迫皇帝禪讓給他,謝安就教了皇帝一招:哭。於是桓溫一覲見皇帝,“帝便泣下數十行”,桓溫總沒辦法。後來皇帝死了,遺命桓溫當如同諸葛亮慕容恪那樣的輔政大臣,桓溫非常失望。竟然氣病臥床不起,就派人催促職掌內務的謝安給自己加封九錫之禮。謝安聽說桓溫病重,就故意拖拉着不辦,桓溫因此氣死。
  桓溫生活簡樸,“每餐惟下七奠柈茶果而已”,就是幾個素菜,一些茶果。(對比一下日食萬錢,猶無下著處的何曾)但過度癡迷於名,終究以可笑的結局收常桓溫的部將孟嘉喜好飲酒食肉,不好名利,桓溫大為驚訝,就問他說:“君言妓不如絲,絲不如竹,竹不如肉,何謂也?”孟嘉回答說都是個人的愛好,桓溫始終不能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前言序章-暴風雨前的海洋
第一章八王之亂第二章匈奴的復興
第三章從奴隸到皇帝第四章四分天下
第五章大哉前秦第六章單於折箭
第七章英雄折腰第八章涼州風雲
第九章劉裕北伐第十章佛狸祠下
後記二讀五鬍錄 前言
煮酒論英雄之一東晉一司馬一傢子煮酒論英雄之二匈奴劉淵石勒
煮酒論英雄之三鮮卑一十六國第一名將慕容恪煮酒論英雄之四東晉二遺臭流芳本一身的桓溫
煮酒論英雄之五涼州前期推翻紙上談兵定理的謝艾煮酒論英雄之六氐羌姚傢父子苻堅王猛
煮酒論英雄之七鮮卑二十六國的縮影慕容垂煮酒論英雄之八涼州後期戰神赫連勃勃
煮酒論英雄之九東晉三氣吞萬裏的劉裕煮酒論英雄之十鮮卑三人人喊打的諸葛亮崔浩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