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醬缸震蕩:再論醜陋的中國人   》 17安史之亂救了日本      柏楊 Bai Yang

  日本雖然曾經吸收中國文化(已日漸形成醬缸的隋唐文化),中、日組成文化的要素雖然大同小異,可是組合文化的原理卻各不相同。拙作《震蕩世界的日本》(已漢譯)中曾指出,日本的原始宗教“神道”以“清淨”為唯一戒律,以“禊祓”為重要儀式,將所有現存或以往的污穢,都“放水流”。因此,不斷反省,求新,創新,而形成日本文化的特色。這點可以說是同中國醬缸文化形成的原理,完全相反。日本文化是不是可以稱之為“清流文化”?還是有更合適的柏楊式命名法?日本人是一個比較幸運的民族,他們吸收的是中華文化的菁華,而鮮卑人(北魏)、滿洲人(清王朝)不一樣。自八世紀五十年代安史之亂後,中日之間被長期阻斷,使日本吸收不到宋王朝和明王朝中國最敗壞和中國人最沒有尊嚴時代的文化。也可以說,正當日本對中
  國文物制度大量消化時,安史之亂發生,使日本人遠離了科舉制度及
  宦官制度,如果沒有安史之亂,沒有人敢保證日本有能力拒絶。所以當儒傢更惡質化的時候,日本沒有受到影響。我同意先生的觀察,日本人有很強的自己的宗教——神道,這種神道和中國醬缸文化形成的原理不同,中國人並不信神,而是一個信鬼的民族,再加上其他因素,連信鬼也不徹底。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
1我遺憾威脅不夠2誠實的人有禍了3培養新的尊嚴
4扒糞運動5就是學不會6如果沒有鴉片戰爭7落後的爛國
8魔術巨棒9衹敢在“聖人”褲襠下跳來跳去10死攪蠻纏11不應總想自己的美德
12一窩蜂發飆癥13中國人都是好演員14政治艾滋病15有權勢纔算祖先
16孔丘和外來文化17安史之亂救了日本18中國衹有政治文化19士大夫自成體係
20劣質傳統21掙脫詛咒22缺少終極關懷和終極理念23魯迅的定位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