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场培训 》 让顾客钟情一生的服务体验:欢迎光临 》
第18节:初入餐饮业(2)
丹尼·迈耶 Danny Meyer
在巴黎葡萄酒学院上课期间,我结交了一位个子瘦高的年轻记者布赖恩·米勒,他刚辞去了《哈特福德新闻报》的工作,开始为《纽约时报》写美食文章,不久就被委派开辟一个新的星期五专栏,叫《食客日志》。他的任务就是发掘新餐馆,因此经常邀我见面,一是向我打探消息、了解想法,二是让我陪他吃喝。(在那个前互联网时代,报纸的一个职责就是捷足先登,让公众了解最新的吃喝场所,而今天,人们只需登录任何一家餐馆的博客,就能获得甚至每分钟都会更新的信息。)
一次布赖恩邀请我一起去富丽堂皇的俄罗斯茶屋(Russian Tea Room),与两位资深的美食作家克雷格·克莱本邦和皮埃尔·弗拉尼一起进餐。在这样的偶像人物面前,我一会儿俯首倾听、毕恭毕敬,一会儿又口若悬河、尽情卖弄。对于他们是把我当成风趣的同伴,还是阿谀奉承的马屁精,我心里根本没底儿。但是能同这些美国知识最渊博的美食"巨人"一起吃饭,听他们高谈阔论,对我来说真是上了无价的一课。
我与布赖恩所去的地方风格各异,有让人备感亲切的大厨主导的郁金香餐厅,有顾客主导的普华餐厅,有中式的Pig Heaven。一天晚上,在一家餐馆吃了顿不堪回首的晚饭--这家餐馆以服务差而臭名昭著,现在已经倒闭--后来多亏同皮埃尔·弗拉尼去了勒舍奎(Le Cirque),只是吃甜点,总算忘却了些之前的不快经历。那个传奇的老板斯里奥·马奇奥尼(还亲自负责招呼顾客),一股脑儿给我们上了数十种甜点,还有数杯他本人最爱的利帕里的马姆齐甜酒。我敢说,斯里奥对我根本是视而不见,他只顾"娇宠"他有钱有势的老主顾,可是,我明明在那里啊。
尽管马奇奥尼家族取得了成功,但在1984年,进军餐饮业当老板仍旧会遭人歧视,至少我的家人会这样。人们视餐饮工作为蓝领工作,不适合受过文化教育的绅士阶层。在"新式美国"烹饪兴起的早期,经营餐馆的正统之路就是先从厨房做起,很多年轻有为的大厨就证实了这一点。因此,无论我何时告诉别人我可能会成为餐馆老板,他们总是礼貌地点点头,然后我会看到他们相互使眼色、微笑,或把胳膊放到桌子底下做手势。人们普遍以为,餐馆是一个既不体面又唯利是图的喧哗之地,钱的进出不合法,每个老板都备有两个不同的账本。住在郊区大房子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大学读书,可不是为了让他们从事此种行当。(父母们当然非常乐意享受非凡厨子的好手艺,而让自己的亲生骨肉做厨子可是另一码事。)
不管怎样,80年代早期,美国的烹饪界明星还是受到认可与称赞的。其中有沃尔夫冈·帕克、艾丽丝·沃特斯、保罗·普鲁多姆、乔伊斯·戈尔茨坦、杰里迈亚·托尔、马克·米勒、布拉德利·奥格登、迈克尔·麦卡蒂、拉里·佛吉欧尼、乔纳森·韦克斯曼、安妮·罗森茨维格、巴里·瓦恩,我将沿着他们的足迹前进。是他们带来了餐饮业的变化,为餐饮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他们大多有让人瞩目的大学学位,比如托尔先是在哈佛大学拿到建筑学学位,然后在旧金山久负盛名的Chez Panisse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在旧金山创建了星辰餐厅。马克·米勒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人类学和中国艺术。乔伊斯·戈尔茨坦曾以优等成绩从史密斯大学毕业,还获得了耶鲁大学的美术硕士学位。这些新精英们的地位不断在提高,因为他们频频亮相于早间的美食电视节目,数位魅力超凡的天才厨师的名字走入了千家万户,那时离"食物网"(Food Network)的出现还远着呢。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中信出版社 |
|
|
第1节:前言 | 第2节:序(1) | 第3节:序(2) | 第4节:第一堂课(1) | 第5节:第一堂课(2) | 第6节:第一堂课(3) | 第7节:第一堂课(4) | 第8节:第一堂课(5) | 第9节:第一堂课(6) | 第10节:第一堂课(7) | 第11节:第一堂课(8) | 第12节:第一堂课(9) | 第13节:第一堂课(10) | 第14节:第一堂课(11) | 第15节:第一堂课(12) | 第16节:第一堂课(13) | 第17节:初入餐饮业(1) | 第18节:初入餐饮业(2) | 第19节:初入餐饮业(3) | 第20节:初入餐饮业(4) | 第21节:初入餐饮业(5) | 第22节:初入餐饮业(6) | 第23节:初入餐饮业(7) | 第24节:初入餐饮业(8)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