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权利赢家   》 第18节:普京莫斯科的铁腕主人(3)      Wang Zhijun

  除车臣剿匪外,普京还采取积极措施解决前几届政府没有处理明白的拖欠工资问题。他 给退休人员增加退休金,采取措施恢复国家经济,扭转了国内生产总值多年负增长的局面。 在 国际上,不理西方指手画脚和对俄罗斯内政的指责,按自己的方针制定振兴和发展经济战略 。 一个新的、强有力的领导形象逐渐树立起来。
  更堪称奇迹的是,普京一举赢得了12月19日国家杜马选举的胜利。在以前总理普里马 科夫和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领导的“祖国——全俄罗斯”集团先发制人、夺魁呼声很高的背 景下,普京支持亲政府的“团结”集团急起直追,“后来居上”,一举获得23.32%的 选票 ,把 “祖国——全俄罗斯”远远甩在后面,使支持政府的议员在新杜马占据多数,从而结束多年 来府院相争的局面,这对普京来说无疑是解除了“紧箍咒”。而人们普遍认为该选举是俄次年 总统大选的预演。 “照管好俄罗斯” 普京的不俗表现,也让一向十分挑剔的“伯乐”叶利钦心里乐开了花。他对记者说 ,只 有普京“能够作为总统带领俄罗斯前进。因此我过去和现在都支持他作为总统人选。而且我 不只是支持,我的信心也在与日俱增。你们可以看看他的所作所为:多么理性,多么明智, 多么强有力”。 在叶利钦总统的第二任期内,健康问题成了他最为可怕的敌人。在过去的3年多时间里 , 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月他能像健康人一样行使总统职权。1996年秋,当叶利钦准备接受心脏 搭桥手术后,他就开始考虑自己的继承人问题。可惜,丘拜斯、涅姆佐夫、基里延科、斯捷 帕申等候选人走马灯似的在眼前晃悠,但其表现都不合他的胃口。 1999年年初,叶利钦已感到国内政局动荡不可避免。他开始起用亲信来巩固阵地。正是 在这种情况下,深感“蜀中无大将”的叶利钦开始注意其貌不扬,但办事干练、头脑机灵的 普京。叶利钦仔细研究了普京的个人档案,从而得出结论,此人可委以重任。于是叶利钦下 定决心,挑选最强硬也最稳定、最可靠也最忠诚的普京做自己的接班人。 1999年7月,叶利钦在回答《消息报》记者提问时首次对外披露,他已经找到了继承人 , 但他现在不能说出这个人的名字。一时间,各方人士都在绞尽脑汁猜想这个秘密继承人是谁 。 人们列举了许多人的名字,但谁也没有想到普京。普京此时已集两个重要职务于一身,初露 锋芒。但他善于韬光养晦,没有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当叶利钦任命普京为总理后,俄罗斯 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才是叶利钦说的“继承人”! 然而,饱经沧桑的叶利钦心里明白,离总统大选还有半年,而俄罗斯政局波诡云谲,变 化莫测。如果普京在车臣、经济等问题上受挫,自己的政权交接计划将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 既然已经选定普京为接班
  人,那就一不做,二不休,干脆送“佛”送到西天。现在普京工 作走红,反对派士气低沉,正是千载难逢的交班的大好时机。加上近来西方和国内的一些媒 体正炒作他及其家人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不如提前卸任,拿6个月的权力同普京换取一家 老小的安宁。而且根据俄罗斯法律,总统辞职后将在90天内举行大选。代总统普京自然占 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而所有竞争对手则很难在短短3个月内有所作为。 于是,视权力胜过自己生命的叶利钦作出了痛苦的抉择,并一手精心策划了自己的辞职 方案。1999年12月31日14时,叶利钦告别克里姆林宫,对比他年轻21岁的接班人普 京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照管好俄
  罗斯。”此时此刻,普京觉得这句普通的话是那样的语重 心 长,使他差点流下眼泪。 然而,普京没有沉醉在大权在握的欣喜中,他要“照看好俄罗斯”。 12月31日夜,普京不顾权力交接后急需处理的大量工作,按计划冒险来到车臣前线慰 问官兵。由于天气恶劣,飞机不能降落,普京在“听从机长的命令返回”后,又坚持乘车来 到前线。当人们在黑夜中发现了普京妻子的身影后都感到惊奇,普京解释说:“所有的新年 我 们都是一起过。她说:‘不管你到哪儿,新年之夜我们要在一起!’”他向官兵们赠送了刻 有“俄 罗斯总理敬赠”字样的猎刀,祝他们新年如意。俄罗斯人习惯于叶利钦的工作节奏,对普京 在车臣前线之举感到惊喜和振奋。他们说,普京血气方刚,有魄力,他到前线是对官兵的最 大鼓舞,与士兵们一起过年说明,在他心目中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搬入克里姆林宫后,普京以快节奏展开了工作。他给外国领导人打电话第一个是克林顿 , 然后是独联体国家领导人,由此可以看出普京对外工作重点所在。普京作为代总统批准的第 一个文件是俄白联盟条约,在克宫接见的第一个人是俄驻车臣全权代表科什曼。普京下达了 修改国家安全构想的命令,命令中明确了俄将从多极世界的角度出发处理国家安全问题,并 将打击恐怖主义和团伙犯罪作为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为适应工作需要,普京还迅速改 组了总统和政府的工作班子。 神秘面纱的背后 俄媒体认为,在俄罗斯,尚无任何官员能像普京那样令神通广大的记者们备感 神秘 。 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就此评价说:“普京坚持到现在靠的是他的神秘性:神秘的外表,神 秘 的眼光,神秘的辞令。”所以连普京当代总统后第一次发表电视演说时,单手扶桌,一手叉 腰 的“彼得大帝”式姿态,都成为媒体圈点的话题。 近年来在政坛上平步青云的普京的确给媒体造成了解读的困难。他的个人生活仿佛像国 家机密一样鲜为人知。普京被任命为克格勃最高长官后,俄《共青团真理报》曾派记者去采 访他的昔日邻居,但没有人肯向记者透露有关他的半点信息;情报机构的旧友、老对手和老 同事也闭口不谈普京的私生活,那些愿意与记者聊上几句的人,几乎异口同声:普京是实干 家,不耍嘴皮子。“一些政治家注重自己的公众形象,而另一些注重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普 京 属于后一种”。 普京的一位老朋友说:“我与普京认识29年了。我从来没有见过瓦洛佳(普京昵称)喝 醉过。他是个自制力极强的人,从无过分之举。瓦洛佳不喜欢伏特加,他只喝啤酒和茶。我 常去他家做客,与其家人很熟。那是一个多么淳朴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钳工,瓦洛佳一 直是他双亲的骄傲……” 普京交友很慎重,他虽然在莫斯科工作了好几年,却没有交几个朋友。他的朋友大多是 当间谍时的同事。他喜欢穿军装的人,克格勃、边防军人都行。普京评价人的标准也很特别 : 是否受过特殊考验。当然,考验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赴车臣参战、公海漂游或是在边境服 役等。如果有这些经历,普京就认为这个人“有完整的性格”。刚任代总统的那天夜里, 他就抛下一 双女儿,和夫人柳德米拉去了车臣。如果人们认为这是竞选需要的话,这话也只是对了一半 。 对于普京来说,体验战地生活要比围在新年松树边跳圆圈舞更有意思。 每当谈论起军事行动或回忆起自己的间谍生涯,普京便一改在公开场合的拘谨缄默,总 是眉飞色舞,两眼发光。这是他最喜欢也最感兴趣的话题。一旦话题变了,他也就无精打采 、 漫不经心了。普京喜欢体育运动,虽然已过不惑之年,他还是特别喜欢柔道,隔三差五就要 练习一番。20世纪90年代初他赴上海访问,气温高达40摄氏度,代表团成员大多去逛商店和看博 物馆,而普京却留在饭店里游泳。即使现在,他每天早晨仍坚持40分钟的跑步和做操。他 爱高山滑雪,但每次都站不稳。他也爱谈论技术,这倒不是为了搞发明创造或提合理化建议 , 而是将其视为职业化的必要标志。 在克格勃和柔道的世界里,普京练就了坚韧的性格和在上下关系方面显示绝对的 忠诚, 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并把为国献身当作信条。普京周围的人士说,普京头脑非常 冷静,不会情绪化,意志坚强,思维敏捷而灵活,处事果断而又慎重,喜欢理性的讨论,总 是先问:“这样做合法吗?”这也许与他年轻时攻读法律有关。 普京擅长应对危机,要求部下对待工作精益求精,也有人认为他具有独裁的潜质。他本 人做事很严谨,有板有眼。例如,如果有人要求接见,他会说:“10天后2点整来见我。” 10天后,多数人认为他可能早就忘记了,其实他正在办公室等待客人到来。而且他比较平易 近 人,一般情况下他不拒绝会见。 据一起工作的同事证实,普京有着非凡的工作能力。晚上10点以后给他打电话,他肯定 还没有休息。连续工作了12个小时后,他还可以平静地去参加重要会见,而此时他的脸色 看上去就好像刚刚睡醒一样。 普京有一个温馨的家。妻子柳德米拉·普京是来自布良斯克的一 名大学教师。80年代初,柳德米拉在加里宁格勒航空队当空姐。有一次,她同女友到列宁格 勒度短假,在那里举行的阿尔卡季·赖金音乐会上认识了普京,他们一见钟情。柳德米拉当 时24岁。 为了能与心上人经常会面,她很快就来到这座古都,进入了列宁格勒国立大学哲学系工 农速成班。此前,她在加里宁格勒工学院学过一段时间,由于不喜欢工程专业,二年级就退 学了。 1983年7月28日,两人在涅瓦河的小轮船上举行了婚礼。双方的亲朋好友来的都很多。 这对新人婚后住进了斯塔切克大街——普京父母家,他们在这里一直住到普京调到莫斯科。 柳德米拉边上学,边赚钱,因为这对年轻人的钱经常不够花。 当上了俄第一夫人的柳德米拉面临一件处于俄罗斯政坛最高峰的棘手工作。她必 须把作为俄罗斯政坛人物的妻子的温顺谦恭和恰如其分的朴实作风结合起来,使西伯利亚人 和莫斯科人都能够接受自己,因为“妇女的声音在这个国家是听不到的”。所以,当她与丈 夫 去车臣劳军的时候,她知道自己该退居幕后。她留着一头清爽的金色短发,身穿羊皮外套、 高圆翻领毛衣和裤子,显得秀丽苗条,与普通俄罗斯妇女没什么两样。她站在丈夫身边,尽 量避开摄像镜头,也不让自己的说话声被电视观众听见。 普京夫妇有两个女儿,都曾在德国驻莫斯科使馆的专门学校学习,普京后来有预见地把 她们转到别的学校去了。 虽然处于媒体焦点,普京仍不允许任何人进入他的家庭生活,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仿佛 这一切对他来说都不存在似的。普京就像一座冰山,目前只露出了一角。由于长期从事谍报 工作,他很善于掩饰自己,每秒钟都在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和每个字眼。有时,普京这座冰 山也会融化一点。于是人们就会听到他那十分独特的语言:“上茅房撒尿去吧!”“脑袋要 有个 把门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河南文艺出版社
第1节:小布什政治游戏的幸运儿(1)第2节:小布什政治游戏的幸运儿(2)第3节:小布什政治游戏的幸运儿(3)
第4节:小布什政治游戏的幸运儿(4)第5节:小泉纯一郎怪人称雄日本(1)第6节:小泉纯一郎怪人称雄日本(2)
第7节:小泉纯一郎怪人称雄日本(3)第8节:小泉纯一郎怪人称雄日本(4)第9节:小泉纯一郎怪人称雄日本(5)
第10节:布莱尔工党神童冠英伦(1)第11节:布莱尔工党神童冠英伦(2)第12节:法国若斯潘魂断爱丽舍宫(1)
第13节:法国若斯潘魂断爱丽舍宫(2)第14节:法国若斯潘魂断爱丽舍宫(3)第15节:法国若斯潘魂断爱丽舍宫(4)
第16节:普京莫斯科的铁腕主人(1)第17节:普京莫斯科的铁腕主人(2)第18节:普京莫斯科的铁腕主人(3)
第19节:施罗德穷孩子叩开总理府 (1)第20节:施罗德穷孩子叩开总理府 (2)第21节:施罗德穷孩子叩开总理府 (3)
第22节:贝卢斯科尼黯然下台(1)第23节:贝卢斯科尼黯然下台(2)第24节:他信大亨总理直面法庭(1)
No.   I   [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