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抱住一把熱情的腰:更衣記   》 第18節:結發為夫妻      莊秋水 Zhuang Qiushui

  我當然太偏激了。因為我讀了《新唐書•列女傳》裏的一個故事:賈直言被貶官嶺南,因為妻子董氏年輕,臨行前囑咐她,此去經年,生死無期,他走了之後就趕快改嫁吧。董氏沒有說話,用繩子把頭髮束起來,用帛包起來,還讓賈直言封識,立誓非董手不解。20年後,賈直言回來後看到妻子頭上蜀帛宛然,親手揭開;當董氏洗頭髮時,頭髮脫落無遺。不知餘華是不是讀了這個故事後得來的靈感?和董氏相比,李蘭7年不洗頭也不算誇張了。
  古代女性的愛情也真讓人嘆為觀止。我們受到的教育,害得我們總以為,現代社會個性自主之類的說法深入人心之後,擺脫經濟和社會關係的束縛,始有真正的絶對的愛情出現。這實在也是把愛情當成了空中樓閣。古代中國,有"結發夫妻"一詞,所謂"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董氏們正是用最寶貴的頭髮來表達忠貞不渝的愛情。
  結發夫妻最早衹是說男女之間的初婚,因為結發代表成人,男冠女笄。到了唐代,新婚夫婦各自剪下一綹頭髮,輓在一起,以示夫婦同心。"儂既解云環,郎以分絲發。覓嚮何人處,綰作同心結",唐代女子晁采寫給愛人的情詩裏,說到的這種"同心結"就是用頭髮結成。宋代這一風俗盛行,《東京夢華錄》記載得很詳細:入洞房後,男女"對拜畢,就床。男左女右,留少許頭髮,二傢出匹緞、釵子、木梳、頭須之類,謂之'合髻'"。
  朝如青絲暮成雪
  古代女子最為珍惜自己的一頭青絲。但古人於洗頭一事,又頗為看重,總覺得洗多了對身體不好,故而平常在護理上下功夫。清代後妃們就用蘸了刨花水或頭油的抿子抿頭。刨花是一種帶粘性木頭刨出來看起來像花的東西,很薄,泡在水裏三、五天,粘狀般的刨花水就可以拿來抿頭用。刨花水裏再加上中草藥,烏發、生發,效果奇好。據說慈禧太後就用過用榧子、核桃仁、側柏葉一同搗爛了,泡在雪水裏和刨花水兌着用。她因為是油性發質,經常掉發,當時的禦醫還專門給配了抿頭的方子,用了薄荷、香白芷、藿香葉,當歸等中藥。結果70多歲時,慈禧的頭髮還像黑色的天鵝絨。
  但我總覺得,人老了,就要襯上一頭白發,纔顯得安寧。面上如雞皮,若一味討年輕,染的黑漆漆的頭髮,看上去頭重腳輕,不搭調。榮華無常原本是極自然的事啊。
  古人把白發和蒼老、憂鬱聯繫在一起。"無情白發侵老境","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再怎麽戰戰兢兢,避免不了老之將至。真正能做到曠達如"鬢微霜,又何妨"的人,少而又少。也衹有蘇東坡這樣的達人,纔寫得出"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洞房花燭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能在悲哀感慨之中有一份通脫,這種逸懷浩氣,無關白發,無關紅顔。
  紅顔裝飾了白發的夢。但裝飾伍子胥白發的,卻是死亡。
  俺好比波浪中失舵的舟船,
  俺好比淺水竜久睏在沙灘。
  思來想去我的肝腸斷,
  今夜晚怎能盼到明天!"
  民間戲麯裏描述,他頭戴文生公子巾,身穿大籠英雄衣,雲衫紅彩褲,粉底靴子,套子大帶,手拿馬鞭,腰裏挂着寶劍,徘徊在憂愁的關前。苦悶憤激,一夜之間,鬍子頭髮全白了。
  "一見白發心好慘,點點珠淚灑胸前。冤仇未報容顔變,一事無成兩鬢斑。"小時候,聽《過昭關》的故事,就纏着爸爸問,為什麽伍子胥他就能一夜白了頭?愁唄。為什麽會愁呢?因為有難事啊。為什麽有難事就會白頭呢?發愁唄。
  那愁,要多深多廣?纔讓一個人的頭髮它發生了化學反應,"朝如青絲暮成雪"?
  女為悅己容
  對了,就是"悅己",而不是"悅己者"。一字之差,"因為時代在變",鮑勃•迪倫的解釋最是精妙不過。
  我一直覺得,以化妝品之昂貴,化妝工序之繁復,化妝品對皮膚事實上的戕害,在這非理性的熱愛背後,實在應該有點發自下意識的深層理由。在古代,這個理由很明顯,為悅己者容嘛。在著名的段子裏,李夫人不願意讓漢武帝看到她因年老生病而枯萎的容顔,說出了一番影響深遠被後世女子奉為圭臬的名言: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愛弛而恩絶。為悅己者容,是比較被動的說法,積極的說法是,女人利用男人對女色的欲求,惹他來"悅",這是李夫人年輕時幹的勾當:"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看莊秋水"更衣"第2節:一抹微雲第3節:保衛屁股第4節:夫長婦隨
第5節:為什麽這麽黑?第6節:從來不解醉紅裙第7節:一件大紅鬥篷第8節:妾有綉腰襦
第9節:一襖心情第10節:具有國際感的披帛第11節:對抗性遊戲第12節:裙帶關係
第13節:圍裙的前世今生第14節:人傢的姑娘有花戴第15節:雲鬢花顔金步搖第16節:心有千千髻
第17節: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8節:結發為夫妻第19節:女為悅己容第20節:溫潤如玉
第21節:團扇團扇,美人並來遮面第22節:有暗香盈袖第23節:名叫"合歡"的秋扇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