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流動的光影聲色:羅展鳳映畫音樂隨筆   》 第18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8)      羅展鳳 Luo Zhanfeng

  用上文學語言,貝多芬是音樂界的普羅米修斯,他的音樂宗教就是自由與意志,要求擁有創造自我、實證自身的權利。有人說,沒有一位作麯傢比貝多芬更獻身於人類的奮鬥。巴赫為上帝的榮耀而創作;莫紮特的音樂出於天才橫溢,為貴族權貴服務;至於貝多芬,他是為了自己而創作,祈求將自己的意願施於世界。貝多芬的創作,不曾輕鬆,甚至在過程中不時表現出舉步維艱,但他總是咬緊牙關,堅定不移,擁有令人感動的頑強意志,奮戰不懈。耳患最為嚴重的時期(1798年起),卻正是他最巔峰的創作年月,這些作品,盡是試驗性、反叛性的,堅决要推翻以往的常規,具有英雄式的熱情與抗爭性,包括其九首著名的交響麯,大大超前於時代。
  諾貝爾文學奬得主法國作傢羅曼·羅蘭曾在他的《貝多芬:創造者》(Beethoven, the Creator: The Great Creative Epochs From The Eroica To The Appassionata, 1929)中如此寫道:
  "他不是牧羊人,他是率領牛群的公牛……(他的歡樂,)可不是靈魂在陰暗一隅將自己吞噬的粗俗歡樂,而是為戰爭苦難折磨而掙紮奮鬥的歡樂,是戰勝自我的歡樂,壓倒並擁抱命運的歡樂……巨額的公牛張着狂暴的眼睛,昂着頭,屹立於高山之巔,深淵之側,超越時代……"
  1801年,年僅三十歲的貝多芬得知自己將近耳聾,他曾寫道:"我必須承認我過着悲慘的生活……在過去的兩年中,我過的是怎樣空虛、悲哀的生活。"然而他又接着說:"我將扼住命運的咽喉;它絶不會完全壓倒我。"
  至於他的《第九交響麯》,大約在1824年首演,即他離世前的三年。
  13
  塔可夫斯基在《潛行者》中用上了貝多芬《第九交響麯》中的《快樂頌》,之後,他又在下一部電影《鄉愁》中把此段音樂再度用上。而且,兩次都把音樂放在電影末端。
  《潛行者》的最後一幕,衹見潛行者生病的女兒(Martha,Natasha Abramova飾)一個人讀着俄國作傢費奧多爾·丘特切夫(Fyodor Ivanovich Tyutchev)的詩歌,之後,她又放下書本,直盯着桌子上水杯與瓶子的移動,畫內音有着火車的轟隆隆聲響,接着就是畫外音《快樂頌》的響起。
  許是少女用上了她的意志力移動水杯們,許是火車經過教屋內的對象晃動(如電影開場所見),塔可夫斯基沒有明確說明,呈現一種曖昧狀態。作為潛行者(帶領人們作靈魂之旅)的下一代,潛行者的女兒無疑有着一個重要缺失:雙腳缺陷,不能走路。她先天沒有瘋子父親作為潛行者所具備的必然素質,反過來是病懨懨的,臉容蒼白,微弱得可以,然而一把幼弱的聲綫卻堅信地念着美麗的小詩,加上音樂的襯托,叫人想起潛行者在電影中有關柔弱卻又堅實的說法:柔軟和弱小表達着生活的新鮮。那是《潛行者》一片中塔可夫斯基最含蓄的訊息:希望。這令我深信,潛行者的"瘋子精神"將世世代代繼續使命,儘管它像一將近燃燒殆盡的蠟燭,但火種還會藉此繼續蔓延,那無疑是塔可夫斯基在《鄉愁》中的重要訊息。有關"瘋子"的母題,《鄉愁》中的多梅尼科(Domenico ,Erland Josephson飾)也就更加將其發揮得淋漓盡致。
  14
  目光漸弱--我的力量,
  兩道縹緲的鑽晶光芒;
  聽力衰頽,縈縈久遠的雷鳴
  以及父親宅厝的聲息;
  肌膚塌陷硬結華露
  宛如老牛耕犁於田野,
  而入夜之後我的肩背
  不再閃映羽翼的光輝。
  我是筵席燃盡的蠟燭。
  回收我的蠟燭於晨曦,
  此夏將告訴你一則秘密
  如何哭泣又何處得意,
  如何分派最終三分之一
  的喜悅,並讓死亡安逸,
  然後,庇萌於偶遇的房頂,
  如字般,燃起遺愛的光輝。
  塔可夫斯基的父親阿爾謝尼伊·塔可夫斯基的一首詩作,再一次在他兒子的另一部電影《鄉愁》中出現,念詩的是多梅尼科,一個在電影中被群衆視作瘋子的悲劇式人物。塔可夫斯基對他則有這樣的說明: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聲畫聯姻 文/周黎明第2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1)
第3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2)第4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3)
第5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4)第6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5)
第7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6)第8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7)
第9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8)第10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9)
第11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1)第12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2)
第13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3)第14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4)
第15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5)第16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6)
第17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7)第18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8)
第19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9)第20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10)
第21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11)第22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12)
第23節:以音樂裝飾長鏡頭的夢:安哲羅普洛斯映畫音樂史詩(1)第24節:以音樂裝飾長鏡頭的夢:安哲羅普洛斯映畫音樂史詩(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