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代 大宋帝國的滄海桑田:宋朝那些事兒   》 竜井問茶(1)      周膺 Zhou Ying

  西湖出産茶葉的歷史悠久,唐代陸羽的《茶經》即有“錢塘生天竺、靈隱二寺”的記載。天竺、靈隱兩寺建於晉、隋年間。西湖出産的茶葉之所以會以“竜井”命名,主要是因為在北宋之際,老竜井和竜井寺一帶的品茶活動相當頻繁,而且還有辯纔、蘇軾等人的參與。“竜井茶”之名約始創於辯纔退居竜井山之後,竜井茶也約在此時逐漸發展成型。明馮夢禎《竜井寺復先朝賜田記》稱:“武林之竜井有二。舊竜井在風篁嶺之西,泉石幽奇,迥絶人境,蓋辯纔老人退院所闢。山頂産茶特佳,相傳盛時曾居千衆。東坡、少遊先後訪辯纔於此,而坡公蹤跡尤數。”(汪孟:《竜井見聞錄》)在宋代發展的基礎上,到明代中葉以後,竜井茶的出産在老竜井和竜井寺所在的風篁嶺一帶成名,並逐漸嚮周邊的山嶺𠔌地擴展,被列入名茶行列。明代黃一正《事物紺珠》所列古今名茶89種、徐渭《徐文長先生秘集》所列全國名茶30種,均有竜井茶。至清代乾隆年間,獅峰、竜井、天竺山、五雲山、虎跑、滿覺隴和梅傢塢等成片有規模的竜井茶産區基本形成。其中獅峰所産為極品,而獅峰竜井茶之淵藪則是老竜井茶。
  竜井茶在宋代即有上乘的茶質和茶葉製法,並形成特定的飲法及其文化。唐代茶葉以江蘇宜興的陽羨茶和浙江湖州的顧渚紫筍茶為重,宋代以建甌的北苑茶為貴,明代杭州的茶葉在製法和飲法上都有了重大改進,從而占了上風。主要是以炒青取代蒸青、以散茶取代團餅茶,形成了一套精湛的炒製加工工藝,茶葉外形內質為之一變,開創了中國緑茶生産的新途徑,如抖、帶、擠、甩、挺、拓、扣、抓、壓、磨等手法。乾隆皇帝曾有《觀採茶作歌》詩對其進行生動描述:“火前嫩,火後老,惟有騎火品最好。西湖竜井舊擅名,適來試一觀其道。村男接踵下層椒,傾筐雀舌還鷹爪。地爐文火續續添,幹釜柔風旋旋炒。慢炒細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王肅酪奴惜不知,陸羽茶經太精討。我雖貢茗未求佳,防微猶恐開奇巧。”飲茶則由煮飲改為泡飲,既方便,又可充分展示茶葉的色、香、味、形。明代陳師《茶考》雲:“杭俗烹茶,用細茗置茶甌,以沸湯點之,名為撮泡。”撮泡法簡便,主要有滌盞、投茶、註湯、品茶等程序。元代虞集《遊竜井》詩云:“徘徊竜井上,雲氣起晴晝。入門避霑灑,脫屐亂苔甃。陽岡扣雲石,陰房絶遺構。澄公愛客至,取水挹幽竇。坐我薝葡中,餘香不聞嗅。但見瓢中清,翠影落群岫。烹煎黃金芽,不取𠔌雨後。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形象地道出了竜井茶的清雅氣質。清代陸次雲《湖壖雜記》雲:“其地産茶,作豆花香……采於𠔌雨前者尤佳。啜之淡然,似乎無味。飲過後,覺有一種太和之氣彌淪於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為益於人不淺,故能療疾。其貴如珍,不可多得”,說得更加到位。
  與竜井茶特定的製法、飲法相配對的是竜井泉群落。白居易《錢塘湖石記》曾雲,西湖 “有泉數十眼,湖耗則泉涌,雖盡竭湖水而泉用有餘”。在西湖風景區,單以“竜井”冠名的即有北宋壽聖院和鬍公廟旁、竜井村西隅的老竜井,風篁嶺半山的今竜井,翁傢山村北口的竜泉井,南高峰的小竜井,等等。其他著名的泉水尚有虎跑泉、獅子泉、法雨泉、劉公泉等。
  北宋元豐三年(1080年),上天竺寺(又名法喜寺)高僧辯纔,以地處今西湖區西湖街道竜井村的老竜井壽聖院為養老之所。他整治山林、開闢通道,並與知州趙抃、蘇軾以及蘇轍、楊傑、秦觀、釋道潛等多有交往,且頗涉茶事。辯纔和諸位道友、文友、茶友均有詩文留傳後世,多言及寺旁有美泉,即今所謂的老竜井。辯纔居竜井以茶待客,無疑是竜井以茶出名的濫觴。老竜井在西湖茶文化史上的重要性,在於它不但見證過西湖最早發生的與竜井直接相關的茶事活動,而且是極品西湖竜井茶原産地之所在。宋代《輿地紀勝》、《方輿勝覽》、《淳祐臨安志》、《武林舊事》等文獻對老竜井也多有記載。據說高宗、孝宗曾親到壽聖院行祭竜典禮。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稱:“竜井之上,為老竜井。老竜井有水一泓,寒碧異常,泯泯叢薄間。幽僻清奧,杳出塵寰,岫壑縈回,西湖已不可復睹矣。”今竜井又稱竜泓、竜泉,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三國時代。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大旱,駐紮於風篁嶺下的一支軍隊每天從此井取水,幾近將水汲幹。總督李德親自率衆淘井,淘到了鐵牌、玉佛,還有刻有北宋元豐年號的金銀元寶。後來又發現一塊異樣巨石,上面刻有“嶻嵲神運石,下有玉泓池”、“永鎮大安”等大字。巨石下又挖得刻有三國吳國赤烏年號的銀條。再繼續往下挖時,驟然烏雲四合,泉頭洶涌,李德懼而止之。元豐三年,秦觀偕釋道潛探望辯纔,隨辯纔參觀了這口井,並據此寫出《遊竜井記》,稱其為“山之精氣所發也”。辯纔則說:“此泉之德至矣,美如西湖,不能淫之使遷;壯如浙江,不能威之使屈。”田汝成《西湖遊覽志》稱:“竜井,本名竜泓,吳赤烏中,葛稚川煉丹於此。林樾幽古,石鑒平開,寒翠甘澄,深不可測。疏澗流淙,泠泠然不捨晝夜。閑花寂寞,延緣其傍,或隱或見,蒼山圍繞,杳非人間。時聞鳥韻樵歌,響答虛𠔌。井中相傳有竜居焉,禱雨多應,或見小蟹、斑魚、蜥蜴之類。上覆以樓,為惠濟竜王祠。水經飲馬橋,合黃泥嶺,東出茅傢埠入湖。”古代文獻的字裏行間傳達着這樣幾層意思:西湖好山孕育了一泉好水,這好水不僅載德利民,而且養育了竜井茶;竜井茶又以竜井泉水泡飲纔成佳茗。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目錄序言蝴蝶夢裏傢國(1)序言蝴蝶夢裏傢國(2)900年前的現代化問題
《救荒活民書》紙幣與信用奇璞與良儈(1)奇璞與良儈(2)
開肆三萬傢(1)開肆三萬傢(2)粘在地上的商業皇傢外貿
官辦“公司”專業戶《耕織圖》畫金刺綉滿羅衣
南宋官窯竜井問茶(1)竜井問茶(2)宋學精神
理學為誰用官學私學(1)官學私學(2)選人考什麽纔(1)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