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类 荀子今註今譯   》 第二捲 不苟篇第三(1)      王云五 Wang Yunwu    熊公哲 Xiong Gongzhe

  不苟,即不苟且,而惟以合於禮義之中為貴。
  君子行不貴苟難,說不貴苟察①,名不貴苟傳,唯其當②之為貴——故懷負石而赴河,是行之難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③,然而君子不貴者,非禮義之中也。山淵平,天地比④,齊秦襲⑤,入乎耳,出乎口⑥,鈎有須⑦,卵有毛⑧,是說之難持者也,而惠施鄧析能之⑨,然而君子不貴者,非禮義之中也。盜蹠吟口⑩,名聲若日月,與舜禹俱傳而不息,然而君子不貴者,非禮義之中也。故曰:君子行不貴苟難,說不貴苟察,名不貴苟傳,唯其當之為貴。詩曰:“物其有矣,唯其時矣{11}。”此之謂也。
  [今註]
  ①察,聰察,苟察,謂如下文“山淵平,天地比”雲雲,莊子所謂“能服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者是也。
  ②當,丁浪反,合於禮義之中為當。
  ③申徒狄,殷人,恨道不行,抱石於懷而自沉於河。
  ④“山淵平,天地比”,比,齊也。《莊子·天下篇》:所謂天與地卑,山與澤平。
  ⑤襲,楊註云:合也,齊在東,秦在西,看似甚遠。然地之大,初無紀極,直咫尺耳,曾何隔異之有,可合而為一也。
  ⑥入乎耳,出乎口,此六字楊註謂未詳所明。恐有脫誤。
  ⑥此句亦難解,俞樾雲:鈎疑姁之誤,姁同嫗,須同■,嫗本無須,而云有須,故曰:是說之難持者也。
  ⑧《莊子·天下篇》:“卵有毛。”解者雲胎卵之生,必有毛羽,謂毛羽之性已具於卵中也。
  ⑨惠施,莊子之友,嘗為魏惠王相,漢《藝文志》有《惠子》一篇,書已佚。遺說頗散見於《莊子》、《荀子》、《呂覽》、《韓非子》,及《戰國策》中。馬國翰有輯本,惜猶未備。鄧析,鄭人,操兩可之說,設無窮之辭者。與子産同時,書亦逸,今所傳乃後人偽托。子産治鄭,鄧析數難之,子産誅析,而用其竹刑。為名傢之祖。遺事多見《左傳》及《列子》、《呂覽》中。
  ⑩吟口,《說苑》作貪兇;俞樾雲:吟,蓋黔之假字;黔口,即《周易說卦傳》,黔口之屬,謂虎狼之屬,貪冒之類也。
  {11}物其有矣,唯其時矣,見《小雅·魚麗篇》,乃燕享通用之樂歌。首章雲:“魚麗於罶。”物即謂魚也。言雖有其魚,又得其時,以喻當之為貴也。
  [今譯]
  君子行己不貴苟難,辨說不貴苟察,名聲不貴苟傳,唯其當之為貴。故抱石於懷,赴河而自沉,是行為之所最難者?而申徒狄能為之,可是君子不以此為貴者,非禮義,非中道故也。“山淵平”“天地比”“入乎耳”“出乎口”“齊秦襲”“鈎有須”“卵有毛”是辯說之最難持者?而惠施、鄧析能持之,可是君子不以此為貴者,非禮義,非中道故也。盜蹠兇暴若虎狼,而名聲四溢,幾與日月同懸,人莫不知之者,可是君子不以此為貴者,非禮義,非中道,而惡德彰著故也。故曰君子行己不貴苟難,辨說不貴苟察,名聲不貴苟傳,唯其當之為貴。詩曰:“物其有矣,唯其時矣。”君子言行之貴其當,亦猶燕享之物,貴得其時矣。
  君子易知①而難狎,易懼而難脅,畏患而不避義死,欲利而不為所非,交親而不比②,言辯而不亂③,蕩蕩乎④,其有以殊於世也。
  [今註]
  ①俞樾雲:“知,接也。古謂相交接曰知。”《詩經·芄蘭篇》,首章曰“能不我知”,次章曰“能不我甲”,《毛傳》:“甲,狎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學經典文叢

【資料來源】重慶出版社
編纂古籍今註今譯序《荀子今註今譯》自序凡例(1)凡例(2)
第一捲 勸學篇第一(1)第一捲 勸學篇第一(2)第一捲 勸學篇第一(3)第一捲 勸學篇第一(4)
第一捲 勸學篇第一(5)第一捲 勸學篇第一(6)第一捲 勸學篇第一(7)第一捲 修身篇第二(1)
第一捲 修身篇第二(2)第一捲 修身篇第二(3)第一捲 修身篇第二(4)第一捲 修身篇第二(5)
第一捲 修身篇第二(6)第二捲 不苟篇第三(1)第二捲 不苟篇第三(2)第二捲 不苟篇第三(3)
第二捲 不苟篇第三(4)第二捲 不苟篇第三(5)第二捲 不苟篇第三(6)第二捲 榮辱篇第四(1)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