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盐与文明   》 3.煮海熬波(1)      王仁湘 Wang Renxiang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
  风干日曝盐味加,始灌潮波成卤。
  卤浓盐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出去夕阳还。
  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
  晨烧暮灼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
  这是宋代柳永《煮海歌》上的句子,诗人写出了盐工的苦与累,引潮、刮泥、晒泥、淋卤、砍樵、煎煮,古代盐工经历了许多的辛苦之后,“才得波涛变成雪”。
  煮海煮海,说来还真是不容易。
  最初的煮海之法
  海盐开发很早,最初的生产方法为煎制,古代谓之“煮海为盐”。
  煮海为盐,也不是我们平常人想象的用海水直接煎煮。海水含盐浓度平均只在Be2.5~3度之间,直接以海水煎煮至饱和结晶,要费许多工时和燃料,而得到的盐却很少。
  后人推测古代宿沙部落已经懂得制卤之法,得浓卤之后再煎煮成盐。当初用于制卤的设备,当然是最简单不过的了,那不过就是海滩边的沙子泥土,在泥沙上浇上海水,在日光下暴晒蒸凝。如此反复多次,待卤质充分吸收,便将泥沙收入池中,池底有导管直通卤缸,以海水浇灌,淋出浓卤。最后将浓卤倾入锅内,用柴火煎熬成盐,这便是古代所说的“煮海为盐”。
  这煮海的方法,其实也并不像说起来的这么简单。历史上的海盐生产有煎、晒两法,宋元以前主要采用煎盐法,这是一种古老的方法。元至顺元年(1330)陈椿所著《熬波图》和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对这煎法作了相当详细和具体的记述。
  煎取海盐要经过收集盐料、淋卤和煎炼几个程序。
  有些盐田要先铺上稻麦草灰和芦茅灰一寸左右,以吸收盐分,然后到次日中午扫取灰盐,再行淋卤和煎炼。有些盐田不用草灰,是待潮水过后,经半日晒出盐霜再扫起淋煎。如果盐田地势较低,则要先挖深坑,横架竹木,上铺席苇,再铺上沙子,潮水过后,盐卤淋于坑内,便可以取卤煎炼了。
  淋卤是海盐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据陈椿《熬波图》记述元代的具体做法是:先掘一淋坑,四周及坑底垒筑坚实,以防卤水泄漏。淋坑旁掘一卤井,淋坑底下有小竹管与卤井相通。淋坑内用一担生灰铺底,倒入灰盐,再用一担生灰盖面,上铺草束后用海水浇淋,淋出浓度较高的盐卤流入卤井。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载淋卤法,是先掘一深一浅两个坑,浅坑上用竹木架以芦席,席上铺盐料灰盐、沙盐,四周围成一个圈子,将海水浇入盐料中,盐料中的卤水流入浅坑,又流入深坑。明代制取卤水的方法,比起元代来更为便当一些。
  在宋代时已出现了通过观察鸡蛋、桃仁或莲子在卤水中的浮沉,以判断卤水浓度的简单方法。《熬波图》所载元代发明的莲管试法,是用竹管盛装四枚挑选出来并经过泥浸处理的标准石莲,根据其浮沉情形即可测定四等卤水,卤水浓度有了更为科学有效和简便易行的测试手段。
  盐卤制成以后,最后要进行煎炼,将盐卤置于铁铸或竹编的盐盘中加热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盐卤渐渐浓厚,最后析出固体食盐。
  煎炼时收取食盐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将水完全烧干,一种是随时捞取食盐,同时再加新卤水,再蒸再捞,连续出盐。《熬波图》说:“如此则昼夜出盐不息,比同逐一盘烧出干盐,倍功省力。”这是一种连续作业,有效地利用了热能,节省了工力。
  真个是“卤浓盐淡未得闲”,“才得波涛变成雪”。经过了这样许多的辛苦,海水终于变成了雪花一样的盐。
  滩晒:盐田里的收获
  煎制海盐的方法出盐速度比较快,效率也较高。但煎盐法所用的铁盘、竹盘不可能太大,盐产量受到一定限制,并且要消耗很多的燃料和工力。
  为了克服产出低、耗能高的缺点,古代盐民又创造了晒盐法。早在唐、宋时期,解州池盐已经采用了畦晒法,即在盐池周围开辟盐畦,将池中卤水导入畦中,利用日光和风力蒸发成盐。畦中产盐,这便是非常标准的盐田了。但是海盐的日晒之法,似乎兴起得还要晚一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1.玄滋素液(1)1.玄滋素液(2)1.玄滋素液(3)1.玄滋素液(4)
1.玄滋素液(5)1.玄滋素液(6)1.玄滋素液(7)1.玄滋素液(8)
2.穿井取卤(1)2.穿井取卤(2)2.穿井取卤(3)2.穿井取卤(4)
2.穿井取卤(5)2.穿井取卤(6)2.穿井取卤(7)2.穿井取卤(8)
2.穿井取卤(9)3.煮海熬波(1)3.煮海熬波(2)3.煮海熬波(3)
4.阳光产品(1)4.阳光产品(2)4.阳光产品(3)5.造盐者:盐丁(1)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