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 大唐秦王詞話   》 第十五回 桃林縣李密反唐 ????岡嶺建德中箭      諸聖鄰 Zhu Shenglin

  詩:
  嶽王墳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
  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梁棟俱摧便不支。
  莫嚮西湖歌此麯,水光山色總成悲!
  莫嚮中州嘆黍離,英雄生死係安危。
  內庭不下班師詔,絶漠全收大將旗。
  父子一門甘仗節,山河千裏竟分支。
  孤臣尚有埋身處,二帝遊魂更可悲!
  良辰美景娛人意,古語新詩消客愁!
  一日,唐高祖駕設早朝,衹聽得:一派笙歌空外下,日臨仙仗五雲多。
  文武朝罷,齊列兩班。高祖傳旨:“諸卿休散!朕今日設宴,一為西府兵吞二國,賀奏凱之功;二則就與秦王、李密解釋仇恨!”霎時間,筵席齊備,玳筵開玉殿,仙樂奏雲間。皓齒歌金縷,纖腰舞翠盤。飲酒數巡,李密起身離座,到高祖駕前,稱觴上壽,高祖說:“禦弟!今日之宴,一則為賀功,二則為你與吾兒和解。你可敬一杯酒,洗滌宿怨,自今以後,歡好如常!”李密奉旨進酒,先敬了四位皇叔,次敬了東府英王,又敬了齊府齊王。秦王心下自想:“朝廷置酒,因為解釋仇恨敬我,皇叔、大哥,理之當然,次該敬我纔是,如何先敬三弟?”心中就有幾分不悅。那李密都敬了,纔到秦王席前,擎着一杯酒,雙膝跪下。秦王正眼兒也不看,連忙離座,到高祖駕前,把收二國事,細奏一遍。李密因跪得長久,怒氣一昏,把金鐘拋落在地。秦王問:“何人失朝儀?着官校拿下!”高祖說:“吾兒!卻不知道,玄邃素有心痛之疾,想是舊病又發,着官校快扶回府去將養,待病痊日來朝!”李密辭駕出朝不題。筵宴已畢,百官俱各謝恩歸宅。但見:歲華如電閃,寒暑似奔梭。
  李密有月餘不進朝,一日,閑坐銀安殿,有守門軍士來報說:“大王!
  門外有一壯士謂見!”李密說:“着他進來!”蔡建德行進殿階,照舊日君臣之禮,朝見李密。李密一見建德,驀然雨淚交流,道:“大舅!亂離之後,久無音耗,存蹤何處?”建德說:“自從在翠屏川失散,各處探聽主人消息。近聞人說在唐朝,今特尋到此,不知主公安否?”李密說:“一言難盡!誰想來到唐朝,高祖雖念親情,衹被秦王屢挾前仇,欺侮太甚,度日如年,無計可施,有甚好處?”建德說:“怕沒別邦去?何須受製於人!”李密說:“也幾次要反,衹是王伯當苦諫,以此蹉跎到今。”建德說:“臣不遇主公便罷,今日天幸得見我主,務要保駕別尋去處,有何不可!衹瞞着王伯當,切不可言語中走漏消息。待事成起手之日,纔與他知道!”李密萬千之喜。一面分付置酒款待,與建德到書院中飲宴,把前後細說一番,酒闌天晚,從人打點鋪陳,與建德安歇。消停旬日間光景,李密問:“大舅!好去了麽?”建德說:“主公,未好動!”那李密是性急之人,三日又問,兩日又問。建德說:“還未好去!如今秦王在朝,將廣兵多,待別邦或動刀兵,秦王必領人馬徵討。一離長安,那時纔好起手!”且不題李密之事。
  話說秦王,一日升殿坐下,見殿前黃菊大開,豪氣凌雲,口吟數句:
  萬花開時我不發,我若發時萬花殺!
  敢與西風戰一場,滿林盡挂黃金甲!
  賦詩才罷,旗牌官報有:“袁天罡、李淳風等令進見!”“宣至殿前!”秦王問:“你二人來見,必有什麽言語?”李淳風說:“有機密事特來啓奏!臣在欽天台,觀見邢府婁金狗,有反唐之像。殺氣雖見,事終無成,也要攪亂一番,必遭擒戮。”秦王說:“既這等,不若先令人擒了這賊,以絶後患!”李淳風說:“不可!李密雖有反叛之心,形跡尚末曾彰露。朝廷知道是挾仇,皇姑分上,也不好下手!”秦王說:“明日別定一計,差報馬奏朝廷,衹說恆定王項拔、歷陽杜伏威造反。我自領兵出外,卻把人馬,屯在僻靜地方。一面差探細的,窺視這賊動靜。待他反事果露,那時節擒斬這賊,上下無怨!”李淳風說:“主公如此而行,不失正理!”說話之間,天色已晚,袁李二仙,辭別秦王去了。
  天地浮元氣,山川散夕陽。
  聚枝鳴鳥鵲,歸徑下牛羊。
  五鼓輪更到曉,三番雞唱天明。
  高祖駕設早朝,黃門官奏:“有報馬等旨!”叫:“宣至駕前!”叩頭啓奏:“臣是潼關差來,報恆定王項拔,結連歷陽杜伏威造反,侵犯邊界,劫掠地方,伏乞天兵徵剿!”高祖問:“誰領兵收捕兩處地方?”秦工出班奏說:“臣領兵徵討!着袁天罡、李淳風保駕!”高祖準奏。秦王辭朝,一面出軍不題。
  話說李密聞知秦王起兵,不勝之喜,問蔡建德:“今趁秦王不在,好反出去了!”建德說:“再停數日!等秦王兵去遠些,纔好起手!”又過旬日光陰,建德說:“主公!如今好起馬了!且瞞着伯當,明日先奏聞唐皇,衹說當初在河南翠屏川,被神師驚恐之時,許下一炷香願,到今未曾酬謝。如今請旨,要往太行山降香,看高祖準與不準?”李密說:“此計大妙!”次日早晨,高祖設朝。風定禦爐香影直,日融仙掌露華妍。千官拜舞山呼,朝賀已畢,李密俯伏殿階,高祖說:“禦弟!有何事奏!”李密奏說:“臣嚮日因伐河南,遭神師詭計,受了驚恐,許下一炷香願,久不曾還。今臣要往太行山降香,未敢擅便,特來奏聞。二則臣舊日麾下之人,多在山東,就往收撫,以助我主徵取王世充。”高祖準奏:“禦弟!你去降香,衹是禦妹獨居不便,你與禦妹同去,事畢就還,不要在彼耽擱。須禁約軍士,毋得擾民!”高祖又賜路費金銀,賴令便去,不必辭朝。李密叩頭謝恩,拜辭高祖出朝,徑回邢府。見蔡建德說:“大舅,好了!朝廷有旨,與公主同降香去!”建德說:“若同娘娘去,安如盤石!如今臣等同主公並賈閏甫、柳周臣先往潼關屯着,卻令王伯當保娘娘駕,收拾細軟,裝載車輛,到潼關會齊!”一面着宮人通報娘娘。娘娘妝扮已畢,帶了宮娥彩女,上了鳳輦鸞車,出了王府。有王伯當帶了半千虎賁軍,保着娘娘駕行。
  煙郊草徑,古道深村。含笑花如識面,歡呼鳥不知名。幾簇雲林無限好,數聲雞犬不勝情。且說李密君臣四人,來到潼關界口,太守盛彥古,聞知邢國公同公主降香,連忙出關迎接。把李密接到帥府,施禮坐下。李密問:“盛太守!你這裏有多少人馬?”盛彥古說:“有三千人馬!”李密說:“既有三千軍士,藉我一千,保娘娘駕到太行山降香!”盛彥古說:“大王!潼關的軍士,保障邊關,鎮守信地,況朝廷不時差官點檢。如要動我關上人馬,須是奏過朝廷,有兵符方可調用!”李密見說大惱,“想在金塘為君之日,數十萬雄兵,幾百員戰將,隨我調遣,如今來到唐朝,要藉一千軍用,還須請旨,我恰守些甚麽!”叫建德說:“不就此處開刀,更待何時!”急扯沙魚鞘,晃出寶妝刀,李密掣劍在手,趲步上前,把盛彥古一把拉住。盛彥古不知情,吃了一驚,衹要掙走,又被建德夾攻,一劍過去,把盛彥古砍為兩段!
  李密懷姦造反,開刀擅殺唐臣。
  民間少壯虜為軍,倉庫盡皆搬運。
  劫掠黎民錢鈔,強搜客旅金銀。
  殺人放火奪乾坤,攪亂潼關界分。
  李密殺了潼關守將,就動附近地方,招伏軍民,收納亡命。
  再說王伯當帶領半千虎賁軍,保着娘娘駕,離了長安城。古驛長亭迎客使,青山緑水送行人。一路行程,將至潼關,衹聽得往來路人傳說,李密到潼關造反,殺了盛彥古,動殺良民,殘害百姓。伯當叫苦連天,捶胸跌腳,口內自言:“把唐朝好意,等閑一筆勾消!”急忙趲駕入關。公主在竜車鳳輦問宮人:“為何這等喧嚷?”宮人近前來告娘娘,說:“邢國公造反,殺了潼關守將!”
  纔聽得萬民慌魏王造反,殺守官聲息緊特報夫人。
  言未盡唬夫人如雷震耳,唐公主離鳳輦怒氣紛紛。
  移羅襪步金蓮進門高喝,驚玄邃忙離座舉步親迎。
  公主怒對魏王當廳發落,竪柳眉睜杏眼毀駡姦臣:“全不想在兩京傢亡國破,損三軍摧將士無處存身。
  剩四馬上長安投唐歸化,俺哥哥涵海量不記前因。
  官封你邢國公稱孤道寡,虎賁軍銀安殿禦妹諧姻。
  今誑主太行山降香酬願,怎知伊潼關上殺將謀君。
  我如今帶宮娥還歸幾甸,奏吾王興師旅定不容情!”
  玄邃聽公主駡心中焦躁,面通紅牙咬碎毀駡裙釵:“唐太子挾前仇教人怎住?小秦王尋歹鬥委實難存!
  因此上激壯懷再興帝業,你全無夫婦意反奏吾身。
  既無情同你去料成何用,倒不如先殺你斷了冤親!”
  拔寶劍趲嚮前揪翻公主,劍過時頭落地玉碎珠沉!
  李密殺了獨孤公主,王伯當見了,嘆息不已。業已造成,勢不自由,衹得跟隨着李密,帶領招集軍士一千餘人,反出潼關,沿路劫掠,驅擄囚徒亡命之人,直赴南山,乘險而東。占住桃林縣,改為桃林府,扯永平年號,招軍買馬,積草屯糧不題。
  話說秦王屯軍在韓城縣,有探報馬來報,說:“李密在潼關造反,斬了太守,又殺了獨孤娘娘!一路燒毀良民房屋,聚亡命之徒,招無賴之寇,占住桃林縣,僭稱永平年號,攪亂地方!”秦王見報,怒發衝冠,一面差官上長安奏知高祖,一面傳令起兵到桃林縣去。軍行流水急,馬走逐風奔,旌旗燦爛千般錦,刀劍光芒萬裏銀。大軍正行,哨馬報桃林縣到了!
  五方紮寨,八面屯兵。滾牌手,肩擔定吹毛斷鐵刀;弓弩人,弦兜着透甲追魂箭。錦衣綉襖隨王將,貫甲披袍護駕兵!
  屯下人馬,安歇一宵,埋鍋造飯,紮墊軍士。次日,秦王升帳,聚集將佐,問李淳風:“今日好出兵否?”李淳風說:“今日可以發兵!”“差屈突通、高士廉領三萬弓弩手,到????岡嶺埋伏,但有敵兵追來,待他人馬走盡,截斷了歸路,放箭射之!”二將領了將令,帶人馬出營,徑往????岡嶺去了。又差馬三保、段志玄領一支人馬,到桃林縣駡陣。李淳風嚮二將耳畔如此如此,二將道得令。
  馬三保英雄出類,段志玄驍勇絶倫。
  一個點鋼槍耀武興邦,一個赤銅刀揚威定國。
  跨下棗騮駒,飛乘掣電馬。
  應聲挑戰。有哨馬報知李密:“唐秦王領人馬,離城五裏安寨。如今兩員將帶領軍士,在城下駡陣!”李密說:“秦王領兵徵討別邦,緣何到我這裏來?”問:“誰領兵迎敵?”王伯當說:“蔡建德,你幹的好事!我這裏人馬糧草、謀臣武士,俱未曾齊備,輕意叫主公反唐,不知彼己,是何兵法!”蔡建德說:“不妨!兵在精而不在多,何出此言!我自去退兵!”連忙全裝結束。護頂頭盔散絳纓,茜袍鎧甲砌魚鱗。
  追風駿馬飛身跨,斬將鋼刀手內擎。
  帶領五百軍士,放開桃林城門,擁奔陣前,馬三保說:“段將軍!你督着陣,待我去擒拿這逆賊!”馬三保縱馬飛出陣門,大喝一聲:“來將通名!”“吾乃蔡建德就是!”馬三保說:“你這夥逆天反賊,快下馬受死!”蔡建德說:“你也不識時務!謀王定霸,誰肯幹休!”掄刀劈頂砍來。馬三保舉槍罩心刺去。
  刀砍欠鞍飛閃過,槍掄鐙裏去藏身。
  那廂奮勇扶唐主,這壁施強助魏君。
  交鋒約來十數合,詐敗唐朝用計人。
  縱馬拖槍尋路走,建德癡心緊後跟。
  好似蒼鷹追狡兔,猶如弩箭逐飛禽。
  望前趕夠多時節,追到高山峻嶺門!
  建德追趕到嶺下,轉過山坡,不見了唐將。建德心慌,知是中計,兜轉馬復回。行不數步,衹見前面擂木炮石,滾將下來,截斷了歸路。一聲梆子響處,兩哨唐軍,各執弓弩,亂箭齊發。猶如張郃木門道,好似龐涓睏馬陵。可憐蔡建德並五百人馬,被亂箭射死????岡嶺。衆將收拾人馬回營,參見秦王,把射死建德於????岡嶺的事,稟復一遍。秦王說:“正是生有寄,死有歸!好李淳風,他說蔡落????岡,豈能得活!”賞勞四將不題。旦說桃林縣探馬,飛報李密知道。李密見報,唬得坐立不牢,不覺:遙山日墜,水際煙生。幾點漁燈明古渡,數聲牧笛過前村。
  不知天命恣猖狂,纔見投唐又反唐。
  若聽伯當忠孝語,此身焉得澗中亡?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大唐秦王詞話唐朝開國演義捲—
第一回 李公子晉陽興義兵 唐國公關中受隋禪第二回 唐高祖郊天頒大赦 王世充毀詔殺欽差
第三回 洛陽城世充被圍 北邙山秦王受誘第四回 唐秦王私看金墉地 程咬金斧劈老君堂
第五回 唐秦王失陷金墉 劉文靖親賫軟表第六回 高祖試三仙鬥術 李靖誘梁王起兵
第七回 金墉城玄成改偽赦 千秋嶺叔寶送真竜第八回 西秦偽霸主起兵 河南假周公顯聖
唐朝開國演義捲二第九回 飛鼠耗糧同天譴 美人睏使亦人謀
第十回 桓法嗣定計奪糧 李玄邃興師伐鄭第十一回 桓軍師大布神師計 李魏王兵敗翠屏川
第十二回 李密計窘投唐 高祖寬恩賜爵第十三回 李藥師智降薛仁杲 邢國公愧接小秦王
第十四回 定巧計十羞李密 吟反詩三忤秦王第十五回 桃林縣李密反唐 ????岡嶺建德中箭
第十六回 野豬坡李玄邃敗兵 斷密澗王伯當死節唐朝開國演義捲三
第十七回 魏玄成抱竿哭主 徐世勣被說降唐第十八回 桓軍師初犯伊州 唐秦王二下河南
第十九回 朱燦醉蒸段學士 公瑾智破楚王兵第二十回 楚朱燦窮投王世充 李藥師計破鄭仙妃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