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讀論語心得全集 》
第18節:論語心得(18)
劉廣宇 Liu Anyu
變通就是以變化自己為途徑通嚮成功,你改變不了過去,但你可以改變現在;你想要改變環境,就必須先改變自己。人生在世,無論我們遇到什麽睏難都應該學會變通。因為,客觀情況在不斷變化,我們必須隨着客觀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正如諸葛亮所說:“因天之時,就地之勢,依人利而所何無敵。”衹有這樣,我們纔可以剋服睏難走嚮成功。對於善於變通的人而言,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睏難,衹存在着暫時還沒想到的方法,然而方法終究是會出來的,所以,善於變通的人衹有一個歸宿,那就是成功。人生在世,每個人的自身條件不一樣,每個人遇到過的睏難也迥然不同,那麽,每個人采取的方法更是不一樣的。但有一點是一樣的,就是任何人遇到任何睏難,都必須變通,不變通,就無法剋服睏難,很難走嚮成功。
蕭伯納說:“明智的人使自己適應世界,而不明智的人衹會堅持要世界適應自己。”讓我們都學會變通吧,讓我們都走嚮成功大道吧,假如你陷入了睏境,不要消沉、不要焦慮,有一條路可以繞開生活道路上的一切障礙讓你到達目的地,那麽這條路就是所謂解决問題的絶妙方法——變通。
世事變幻無常,沒有人能夠一帆風順地過一輩子,所以那些已經取得了成功的人發現,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必須要能適時地靈活變通,否則道路就會崎嶇難行。當你樹立了一個明確的目標之後,你必定要製訂一個相應的計劃,可是,這還遠遠不夠,因為任何事情都是處於變化之中的,往往一件事的發展、變化在你的意料之外,你原有的計劃將不再適合於已經變化了的局面,你必須對此做出改變。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靈活變通是必須的,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靈活應變的素質將成為你棋高一籌的標志,同時它也能把你引嚮成功的坦途。
第三章 政務之道
求纔以治天下
孔子在這裏提出了一個問題:歷史上的舜帝為什麽能夠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並為中國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衹是因為他有人才輔佐。舜平定天下,留萬古美名,靠的是他有禹、稷、契、臯陶和伯益五個好輔纔,天下就大治了。孔子還引用周武王的話。周武王說,他起來革命,打垮了紂王,平定了天下,當時真是得力於十名好輔纔。就舜和周武王平定天下的事例,孔子對學生說:“纔難”——真是人才難得,從歷史上舜與武王的事例看,可不就是這樣嗎?堯舜禹三代以下千把年的歷史,到周朝開國的時候,是人才鼎盛的時期,也衹有十個人。而這十個人當中,還有一個女人,男的衹有九個而已。在周武王的前期,整個的天下,三分有其二,占了一半以上。他還不輕易談“革命”,仍然執諸侯之禮,這是真正的政治道德。這一段話是孔子就歷史哲學,對人事的評論。在評論中表明了一種觀點:得人才者得天下。
東漢末年,農民起義蜂起,政權更替頻繁,群雄擁兵自立,紛紛逐鹿天下。當年曹操一道矯詔,立即匯集關東17路人馬。這17路人馬即是17路諸侯,17座山頭,17條爭鋒鬥勇的好漢。但到了最後,為何衹剩下曹操、劉備和孫權三大政治集團鼎足而立呢?可以說:“三分鼎立决於人才。”這三個集團的首腦都重視人才,禮遇人才,註意招募、選拔使用人才,因此各自有一大批優秀人才。劉備勞碌奔波,勢力日趨壯大,最後不但有了“五虎將”,而且得到了三國時期的頂尖人物——諸葛亮,自然成就了一番事業。東吳孫權承父兄之業,據長江之險固然不可否認,但他的江山之所以能延續幾十年,不能不說得力於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這一幹棟梁雄纔。曹操集團中,曹操本人就是一個人才,更難得的是他奉行“惟纔是舉,吾得而用之”的政策,大量搜集、網羅人才,因此三國時期,曹操集團的人才最為整齊,陣容最為龐大。他在起事之初,本身已有一批人才,後來招募了一批,每打敗一個對手,又大膽接納一批,從而為他稱雄圖霸奠定了可靠的基礎。為什麽曹操能夠羅緻到如此多的人才?為什麽許多人才又投奔曹操的麾下?應該說,他本人深諳“得人才者得天下”的道理,從而堅决奉行“惟纔是舉,吾得而用之”的策略,這是他能戰勝對手决定性的原因。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論語心得(1) | 第2節:論語心得(2) | 第3節:論語心得(3) | 第4節:論語心得(4) | 第5節:論語心得(5) | 第6節:論語心得(6) | 第7節:論語心得(7) | 第8節:論語心得(8) | 第9節:論語心得(9) | 第10節:論語心得(10) | 第11節:論語心得(11) | 第12節:論語心得(12) | 第13節:論語心得(13) | 第14節:論語心得(14) | 第15節:論語心得(15) | 第16節:論語心得(16) | 第17節:論語心得(17) | 第18節:論語心得(18) | 第19節:論語心得(19) | 第20節:論語心得(20) | 第21節:論語心得(21) | 第22節:論語心得(22) | 第23節:論語心得(23) | 第24節:論語心得(24)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