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孟子今註今譯   》 梁惠王篇第一(15)      王云五 Wang Yunwu    史次耘 Shi Ciyun

  {21}爰方啓行:“爰”,語首助詞。猶雲“於是”。“啓”,開也。“啓行”,猶言開路。
  {22}何有:謂何難之有。
  {23}詩:《大雅·緜》篇。
  {24}古公亶父:“古公”,太王之本號,後追尊為太王。名亶父,或曰字也。按焦循《正義》:“古猶昔也,當謂古昔公亶父。公亶父三字稱號,猶公劉公非公祖類,加公於名上而已。”今不從。
  {25}來朝走馬:“來朝”,翌晨也。“走馬”,躍馬疾馳也。
  {26}率西水滸:“率”,循。“滸”,水之涯。
  {27}薑女:太王之妃、太薑也。
  {28}聿來胥宇:“聿”,自也、同也。“胥”,相也。“宇”,居也。謂太王與太薑同來勘察可居之土地也。
  {29}怨女:無夫之女。
  {30}曠夫:無妻之男。“曠”,空也。
  {31}“王如好色”至“於王何有”:趙註:“言夫子恂恂然善誘人,誘人以進於善也。齊王好貨好色,孟子推以公劉大王,所謂‘責難於君謂之恭’者也。”朱註:“夫好勇好貨好色之心,皆天理之所有,而人情所不能無者。然天理人欲同行異情,循理而公於天下者,聖人之所以盡其性也。縱欲而私於一己者,衆人之所以滅其天也。二者之間不能以發,而其是非得失之歸,相去遠矣。故孟子因時君之問,而剖析於幾微之際,皆所以遏人欲而存天理。其法似疏而實密,其事似易而實難,學者以身體之,則有識其非麯學阿世之言,而知所以剋己復禮之端矣。”
  [今譯]
  齊宣王問道:“人皆建議要我拆去明堂,拆去呢?還是不拆呢?”孟子答道:“這個明堂,是原來天子東巡狩時朝會諸侯的堂,王如果要施行王政,那就不必拆它。”宣王說:“王政可說給我聽聽麽?”孟子答道:“從前文王治理岐邑,施行井田制度,衹取農民九分之一的田賦,做官的,子孫世代可繼承俸祿;主管關卡和市場的官吏,衹查察匪類,卻不收他捐稅;那蓄水養魚,和設置魚梁捕魚,都不禁止;犯罪的人,衹處罰自身,不連累妻子兒女。年老沒有妻子,叫做鰥,年老沒有丈夫的,叫做寡,年老沒有兒子的,叫做獨,年幼沒有父親,叫做孤。這四種人,都是天下最窮睏的百姓,沒有地方可訴苦的。所以文王發佈政令,施行仁政,必定先註意這四種人。《詩經》上說:‘有錢的人是過得很好,最可憐的,還是這些孤獨無依的人!’”宣王說:“好啊!你說的有道理。”孟子說:“王真認為我話有道理,為什麽不去實行呢?”宣王說:“寡人有個毛病,寡人喜歡貨財。”孟子答道:“從前公劉也喜歡貨財,《詩經》說他:‘把米𠔌儲藏在倉庫裏,裝不完的就堆積在露天裏。把幹糧包裹在橐囊裏,一心要把百姓安頓好,藉來光大他的創造基業。大傢都把箭張在弓弦上,並拿着幹戈戚揚各種的武器,於是開路嚮豳地進發。’所以留居的,有露天堆積的稻禾,充實儲滿的倉𠔌;出行的也都有橐囊裝的幹糧,然後纔可以‘開路嚮豳地進發’。王如喜歡財貨,也和公劉能與百姓同好,做到王天下,有什麽睏難呢?”宣王說:“寡人還有個毛病,寡人喜好女色。”孟子答道:“從前周太王也喜歡女色,愛他的妃子。《詩經》上說:‘太王古公亶父想避開北狄的侵擾,前一天夜晚準備好,第二天清早就馳馬急行,沿着西河的邊界,一直到岐山腳下。於是和妃子姜氏下馬,察看可住的地方。’在這個時候,既沒有不嫁的怨女,也沒有不娶的曠夫。王如果愛好女色,也學太王使百姓都能及時婚娶,對於王天下,又有什麽睏難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臺灣商務印書館國學經典文叢

【資料來源】重慶出版社
編纂古籍今註今譯序《孟子今註今譯》序(1)《孟子今註今譯》序(2)梁惠王篇第一(1)
梁惠王篇第一(2)梁惠王篇第一(3)梁惠王篇第一(4)梁惠王篇第一(5)
梁惠王篇第一(6)梁惠王篇第一(7)梁惠王篇第一(8)梁惠王篇第一(9)
梁惠王篇第一(10)梁惠王篇第一(11)梁惠王篇第一(12)梁惠王篇第一(13)
梁惠王篇第一(14)梁惠王篇第一(15)梁惠王篇第一(16)梁惠王篇第一(17)
梁惠王篇第一(18)梁惠王篇第一(19)梁惠王篇第一(20)梁惠王篇第一(21)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