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马汉儒回忆,花丝镶嵌行业的兴衰颇具戏剧性。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让花丝镶嵌的热闹戛然而止。解放后,回老家避难的马汉儒回到北京,正遇上政府对工艺美术行业采取低息贷款、供应原材料、统购、包销等措施,并组织生产合作社,马汉儒以及有名的老艺人毕尚斌、翟德寿、张广和等都加入了合作社。此时,拔丝、花丝、镶嵌等工序才被真正合并称为花丝镶嵌。但上世纪50年代末,由于环境污染等问题,花丝镶嵌艺人随合作社迁往通县,并成立了北京花丝镶嵌厂。在老艺人的指导和政府的扶植下,花丝镶嵌工艺很快恢复。60年代,北京工艺美术学校花丝镶嵌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被陆续分配到各厂。当时的毕业生程淑美说,这是花丝镶嵌行业仅有的一个老中青人才齐备的阶段,老艺人的经验与新人的创新思想结合,使60至80年代中后期成为花丝镶嵌的鼎盛时期。一方面工厂生产供不应求,花丝厂大师李凤群说,那段时间工人往往一领到黄金就开始埋头大干,有时连设计图纸都顾不上看;另一方面工艺上也达到极高水平,北京市三级工艺美术大师马佩坚告诉记者,90年代初,花丝厂工艺美术大师姚迎春等人经仔细琢磨,成功复制出明代万历皇帝的金冠,高24厘米,由极细的金丝编织而成,每处焊接都严丝合缝,冠身薄如轻纱,金冠上还有龙戏珠图案,整体制作巧夺天工。
在已关闭的通州花丝镶嵌厂原址,记者本欲寻找成功复制出金冠的姚迎春大师,但据知情人透露,在花丝镶嵌厂倒闭后的几年间,姚大师曾一直寻找能发挥其绝顶花丝技艺的机会,未果后现已不知去向。
曾在花丝镶嵌厂工作的马佩坚说,他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创造出了新工艺,将花丝和景泰蓝工艺相结合,可在银器上做画,但这种技艺也只用到简单的花丝技法。目前接到的国外订单很多,这是他为老手工艺找到的新活法。其他几位大师也纷纷以花丝镶嵌为基础,在设计和制作上做出了让步。马佩坚还告诉记者,据他推测,目前北京仍在从事真正的花丝镶嵌工艺的,可能不足20人。
新京报 Translate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