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荟萃 天皇巨星的心路歷程:劉德華傳   》 第18節:縱橫銀海(12)      夏君 Xia Jun    方子 Fang Zi

  設想一下,假如劉德華拍不了電影,對他自己和他身邊的一班靠他吃飯的人,無疑是一個噩夢,對於那麽多追隨他的Fans們來說,又何嘗不是切膚之痛?雖然劉德華在圈中摔打了那麽多年,什麽風浪都見過,但當他與昔日拍檔的是是非非引來“官司纏身”時,還是多少有點煩。
  這場連環官司的流程是: 天幕股東麥紹榮通知四公司暫不請劉德華拍戲; 劉德華追討千萬演出費嚮法院提出起訴; 中建電訊控告劉德華違約索賠1.5億多港元; 劉德華出面說明官司疑雲否認違約工作照常; 劉德華在臺灣召開記者會稱返港後與律師研究案情; 劉德華接拍《無間道》再被起訴。
  2002年6月份,這個官司剛剛曝出來的時候,人在臺灣的劉德華聽到消息還較為輕鬆地說,歌照唱戲照拍,一切不會受影響。“8月份我的新戲照樣開工”。
  等到一場連環官司打下來,劉德華就沒有那麽輕鬆了,雖然履行了“歌照唱戲照拍”的承諾,最後卻以由他一手創建的天幕公司被踢出局而告終。
  這一次的連環官司,又讓劉德華虧空了數千萬元。
  經過了虧損和連環官司,劉德華陷入極度睏惑之中。他弄不明白,當自己的演技越來越被肯定時,卻好像總是在不斷跟合作夥伴鬧矛盾,鬧得沒完沒了,鬧得打官司。這確實是自己萬萬沒有想到的。難道是自己的性格太執拗?難道是自己看錯了人?雖說船到橋頭自會直,所謂江湖恩怨,從來就是難分對錯。但是,自己是繼周潤發、成竜之後香港最具票房號召力的演員,是電影公司老闆眼裏的紅人,當自己替他們拍片時,總是成為他們的賺錢機器,可一旦自己做老闆,為何總是賠得一塌糊塗?據劉德華自曝,他曾經欠債4000萬,靠友人相助渡過難關,如果不是把出唱片、開演唱會、做廣告、代言的收入拿來投資拍電影,早就維持不下去了。
  後來,在被記者問到許多角色中哪一個最接近自己性格的時候,劉德華說:“《瘦身男女》的“肥佬”吧,一個盡力嚮目標進發和幫助別人的熱血青年,也有一點愛強出頭的個性。”或許,這種個性為劉德華平添了難忘的人生經歷,他不無深思地說:“當年做老闆也有強出頭的表現,後來明白,原來並非要做老闆纔可以表達我思我想,緊守自己的崗位纔是最重要。生命中包括開心和不開心,都要接受,盡我所能做到最好,已經很足夠了。”
  勿庸置疑,吃連環官司使劉德華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在接受采訪時,劉德華曾經心灰意冷地說:“的確對影迷和我是有打擊,總之短期內,我也不會做老闆開戲了,我也不會在電影中參與意見,否則就會涉及官司,所以我專心做演員。”
  可儘管這樣說了,理想化的劉德華並沒有完全死心,也可以說,他根本就停不下自己的腳步。2004年,他又參與投資拍攝了《江湖》。
  《江湖》一片由劉德華與張學友再度合演。片中特別的造型令影壇哄動,因此,影片一上市即成為熱門話題,讓久違了的江湖片又被炒熱。《江湖》的最大賣點,莫過於劉德華和張學友的再度攜手,因為,他倆在《旺角卡門》一片中擦出的火花至今令人印象深刻。
  有人認為,《江湖》是《旺角卡門》的續篇。劉德華解釋說:“《江湖》被外界認為是《旺角卡門》的續集,原因不過是因為我跟學友多年來沒有再合作,再一次合作,又是拍黑幫故事,所以大傢認定像是續集,其實並不是同一個故事。”
  又有人說,《江湖》的感覺有點像《無間道》,劉德華不贊成這種觀點:“《江湖》跟《無間道》是兩回事。《無間道》是講述好與壞,正與邪並不是由我們來定論。實際上沒有什麽好,也沒有一定的壞,衹是人心來判斷罷了。《江湖》是講另外一種故事。情與義還值不值錢?人心一直在變,你又是否有與時俱進。大傢去看吧,我現在說了沒意思,哈哈。”
  華仔為何如此耐心地宣傳《江湖》?其一,《江湖》是由自己的公司投拍,其二,此片的導演黃精甫在當時還名不見經傳。華仔嚮來願意把錢花在扶持新人上面。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1節:成長之路(1)第2節:成長之路(2)第3節:成長之路(3)第4節:成長之路(4)
第5節:成長之路(5)第6節:成長之路(6)第7節:縱橫銀海(1)第8節:縱橫銀海(2)
第9節:縱橫銀海(3)第10節:縱橫銀海(4)第11節:縱橫銀海(5)第12節:縱橫銀海(6)
第13節:縱橫銀海(7)第14節:縱橫銀海(8)第15節:縱橫銀海(9)第16節:縱橫銀海(10)
第17節:縱橫銀海(11)第18節:縱橫銀海(12)第19節:縱橫銀海(13)第20節:縱橫銀海(14)
第21節:縱橫銀海(15)第22節:縱橫銀海(16)第23節:縱橫銀海(17)第24節:縱橫銀海(18)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