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类 尔雅注疏   》 卷九·释虫第十五      Guo Pu    Xing Bingxingbing

  [疏]“释虫第十五”。○释曰:案,《说文》虫者,裸毛羽鳞介之总称也。此篇广释诸虫之名状,故曰释虫。
  螜,天蝼。(蝼蛄也。《夏小正》曰:“螜则鸣。”○螜,音斛。)
  [疏]“螜,天蝼”。注“蝼蛄也。《夏小正》曰:‘螜则鸣。’”○释曰:螜,一名天蝼,一名硕鼠,即今之蝼蛄也。《夏小正》者,《大戴礼》之篇名。以虫、鱼、草、木正十二月之节候,起於夏后氏,故曰《夏小正》。其三月云“螜则鸣。螜,天蝼”是也。
  蜚,蠦蜰。(蜰即负盘,臭虫。○蜚,音费。蠦,音芦。蜰,音肥。)
  [疏]“蜚,蠦蜰”。注“蜰即负盘,臭虫”。○释曰:案《洪范五行传》云:蜚,负蠜。夷狄之物,越之所生,其为虫臭恶,南方湿气之所生也。《本草》曰:蜚,厉虫也。然则蜚是臭恶之虫,害人之物,故《春秋左氏传》曰:“有蜚,不为灾,亦不书”也。《春秋》经传皆云“有蜚”。则此虫名蜚,一名蠦蜰。而舍人、李巡皆云“蜚蠦,一名蜰”,非也。此虫一名负盘,《汉书》及《左传》注多作“负蠜”者,以此下有“草虫,负蠜”,故相涉误耳。
  螾,入耳。(蚰蜒。○螾,音引。,音演。)
  [疏]“螾,入耳”。注“蚰蜒”。○释曰:此虫象吴公,黄色而细长,呼为吐古。案《方言》云:“蚰蜒(由延二音),自关而东谓之蚰,或谓之入耳,或谓之蜄<虫麗>(音丽)。赵魏之间或谓之蚨虶(扶于)。北燕谓之<虫丑>蚭(<虫丑>,奴六切。蚭,音尼)。”江东人呼蛩(音巩)。今蚰蜒,喜入人耳者也。
  蜩,螂蜩。(《夏小正》传曰:“螂蜩者,五彩具。”○蜩,音调。)螗蜩。(《夏小正》传曰:“螗蜩者蝘。”俗呼为胡蝉,江南谓之螗蛦,音夷。)蚻,蜻蜻。(如蝉而小。《方言》云:“有文者谓之螓。”《夏小正》曰:“鸣蚻,虎悬。”),茅蜩。(江东呼为茅截,似蝉而小,青色。○蚻,音札。,音节。)蝒,马蜩。(蜩中最大者为马蜩。)蜺,寒蜩。(寒螿也。似蝉而小,青赤。《月令》曰:“寒蝉鸣。”)蜓蚞,螇螰。(即蝭蟧也,一名蟪蛄。齐人呼螇螰。○蜓,音挺。蚞,音木。)
  [疏]“蜩,螂蜩”至“螇螰”。○释曰:此辨蝉之大小及方言不同之名也。云“蜩”者,目诸蜩也,“螂蜩五彩具”者也。螗蜩俗呼胡蝉,似蝉而小,鸣声清亮者也。蚻,一名蜻蜻,如蝉而小,有文者也。,一名茅蜩,似蝉而小,青色者也。蝒,一名马蜩,一名马蝉,蝉中最大者也。蜺,一名寒蜩,又名寒螿,似蝉而小,青赤色者也。关东谓蟪蛄为蜓蚞,齐谓之螇螰也。○注“夏小”至“彩具”。○释曰:在五月记时也。○注“夏小”至“音夷”。○释曰:云“螗蜩者蝘”者,亦在五月。舍人曰:“皆蝉也。”方语不同,三辅以西为蜩,梁宋以东谓蜩为蝘。陆机云:“螗,一名蝘虭。”《字林》虭或作嘹也。青徐人谓之螇螰。然则螗、蝘亦皆蝉也。《大雅•荡》篇云“如蜩如螗”是也。○注“如蝉”至“虎县”。○释曰:舍人曰:“小蝉也,蜻蜻者。”案《方言》云:“蝉,楚谓之蜩,宋卫之间谓之螗蜩,陈郑之间谓之螂蜩,秦晋之间谓之蝉,海岱之间谓之<虫奇>。其小者谓之麦蚻,有文者谓之螓。”是也。《诗•硕人》云:“螓首蛾眉。”郑云:“螓谓蜻蜻。”此虫额广而且方,故以比妇人之首也。某氏解此云“鸣蚻蚻”者也。云“《夏小正》曰”者,在四月。彼云:“鸣蚻蚻者,虎县也。鸣而後知之,故先鸣而後蚻。”是也。○注“《月令》曰:‘寒蝉鸣。’”○释曰:在七月。郑注云:“寒蝉、寒蜩,谓蜺也。”是。○注“即蝭”至“螇螰”。○释曰:案《方言》云:“蛥蚗(音拆玦),齐谓之螇螰,楚谓之蟪蛄。”《楚辞》云“蟪蛄鸣兮啾啾”是也。“或谓之蛉(音零)蛄,秦谓之蛥蚗。自关而东谓之虭蟧(貂料二音),或谓之蝭(音帝)蟧,或谓之蜓蚞”。然则亦皆蝉之别名耳。
  蛣蜣,蜣螂。(黑甲虫,啖粪土。○蛣,起吉切。蜣,音羌。)
  [疏]“蛣蜣,蜣螂”。○释曰:蛣蜣,一名蜣螂。黑甲,翅在甲下,啖粪土,喜取粪作丸而转之。《庄子》曰“蛣蜣之智,在於转丸”是也。
  蝎,蛣<虫屈>。(木中蠹虫。○蝎,音曷。<虫屈>音,屈。)
  [疏]“蝎,蛣<虫屈>”。○释曰:木中蠹虫。解在下。
  蠰,齧桑。(似天牛,角长,体有白点。喜桑树,作孔入其中。江东呼为齧髮。○蠰,音饷。)
  [疏]“蠰,齧桑”。○释曰:蠰,一名齧桑,江东呼齧髮。形似天牛,长角,体有白点。喜齧桑树,作孔入其中。因名云。
  诸虑,奚相。(未详。)蜉蝣,渠略。(似蛣蜣,身狭而长,有角,黄黑色。丛生粪土中,朝生暮死。猪好啖之。○蜉,音浮。蝣,音游。)
  [疏]“蜉蝣,渠略”。○释曰:舍人曰:“蜉蝣,一名渠略。南阳以东曰蜉蝣,梁、宋之间曰渠略。”郭云:“似蛣蜣,身狭而长,有角,黄色。丛生粪土中,朝生暮死。猪好啖之。”《夏小正》曰:“蜉蝣,渠略也。朝生而莫死。”《诗•曹风》云:“蜉蝣之羽。”陆机《疏》云:“蜉蝣,方土语也,通谓之渠略。似甲虫,有角,大如指,长三四寸,甲下有翅能飞。夏月阴雨时地中出。今人烧炙,啖之美如蝉也。”樊光谓之“粪中蝎虫,随阴雨时为之,朝生而夕死”。
  蛂,蟥蛢。(甲虫也。大如虎豆,绿色,今江东呼黄蛢。音瓶。○蛂,步结切。蟥,音黄。)
  [疏]“蛂,蟥蛢”。○释曰:蛂,一名蟥蛢,甲虫也。形大如虎豆,绿色。
  蠸,舆父,守瓜。(今瓜中黄甲小虫,喜食瓜叶,故曰守瓜。○蠸,音权。父,音甫。)
  [疏]“蠸,舆父,守瓜”。○释曰:蠸,舆父,一名守瓜。黄甲小虫,喜食瓜叶,因名守瓜。
  蝚,蛖蝼。(蛖蝼,蝼蛄类。○蝚,音柔。蛖,武江切。)
  [疏]“蝚,蛖蝼”。注“蛖蝼,蝼蛄类”。○释曰:案《方言》云:“蛄诸谓之杜蛒(音格)。蝼蛭谓之蝼蛄(音窒),或谓之蟓蛉(象铃二音)。南楚谓之杜狗,或谓之蛞蝼。”然则此言蝚及蛖蝼者,亦蝼蛄之异名耳。
  不蜩,王蚥。(未详。)蛄,强蝆。(今米谷中蠹小黑虫是也。建平人呼为蝆子,音芈姓。○,音施。蝆,亡婢切。)
  [疏]“蛄,强蝆”。○释曰:《方言》云:“蛄谓之强蝆。”今米谷中小黑蠹虫也。江东谓之(音加),建平人呼蝆子。音楚姓芈之芈。
  不过,蟷蠰。(蟷蠰,螗螂别名。)其子蜱蛸。(一名<虫尃>蟭,蟷蠰卵也。○蟷,于郎切。蠰,音相。蜱,音毗。蛸,音消。)
  [疏]“不过,蟷蠰。其子碑蛸”。○释曰:不过,一名蟷蠰,一名蟷螂,螵蛸母也。其子一名蜱蛸,一名<虫尃>蟭,一名螵蛸,蟷蠰卵也。《方言》云:“谭鲁以南谓之蟷蠰,三河之域谓之螳螂,燕赵之际谓之食庬,齐杞以东谓之马榖,其子同名螵蛸也。”《月令》仲夏云“螳螂生”是也。
  蒺藜,蝍蛆。(似蝗而大腹,长角,能食蛇脑。○蝍,音即。蛆,子余切。)
  [疏]“蒺藜,蝍蛆”。○释曰:蒺藜,一名蝍蛆。《广雅》云“蝍蛆,蜈蚣也。”郭云:“似蝗而大腹,长角,能食蛇脑。”则非蜈蚣也。《庄子》云“蝍蛆,甘带”是也。
  蝝,蝮蜪。(蝗子未有翅者。《外传》曰:“虫舍蚳蝝。”○蝝,音缘。蝮,孚福切。蜪,音陶。)
  [疏]“蝝,蝮蜪”。○释曰:蝝,一名蝮蜪,蝗子未有翅者。《春秋》宣十五年“冬,蝝生”是也。○注“《外传》曰:‘虫舍蚳蝝。’”○释曰:此《鲁语》里革谏宣公之辞也。韦氏解曰:“蚳,螘子也,可以为醢。蝝,蝮蜪也,可食。舍,不取也。”
  蟋蟀,蛩。(今促织也。亦名青蛚。○蛩,音拱。)
  [疏]“蟋蟀,蛩”。○释曰:蟋蟀,一名蛩,今促织也。亦名青蛚。《诗•唐风》云:“蟋蟀在堂,岁聿其暮。”陆机《疏》云:“蟋蟀,似蝗而小,正黑有光泽如漆,有角翅。一名蛩,一名蜣蛚。楚人谓之王孙,幽州人谓之趋织。里语曰:‘趋织鸣,懶妇惊’是也。”
  蟼,蟆。(蛙类。○蟼,音警。)
  [疏]“蟼,蟆”。注“蛙类”。○释曰:此自一种虾蟆也。
  蛝,马<虫戔>。(马蠲,蚐,俗呼马<虫逐>。○蛝,音闲。<虫戔>,音栈。)
  [疏]“蛝,马<虫戔>”。○释曰:蛝虫,一名马<虫戔>,一名马蠲、蚐,俗呼马<虫逐>。《方言》云:“马蚿(音弦),北燕谓之蛆蟝(音子余切)。其大者谓之马柚(音逐)。”是也。
  蛗螽,蠜。(《诗》曰:“趯趯阜螽。”○蛗,音阜。螽,音终。)草螽,负蠜。(《诗》云:“喓喓草虫。”谓常羊也。○蠜,音凡)。蜤螽,蜙蝑。(蜙<虫從>也,俗呼蝽<虫黍>。○蜤,音斯。蜙,音松。蝑,音胥。)蟿螽,螇蚸。(今俗呼似蜙<虫從>而细长、飞翅作声者为螇蚸。○蟿,音契。蚸,音历。)土螽,蠰谿。(似蝗而小,今谓之土<虫桀>。○蠰,音壤。)
  [疏]“蛗螽”至“蠰谿”。○释曰:蛗螽之族,厥类实烦,此辨之也。蛗螽,一名蠜。李巡曰:“蝗子也。”陆机《疏》云:“今人谓蝗子为螽子,兖州人谓之螣。”许慎云:“蝗,螽也。”蔡邕云:“螽,蝗也。”明是一物。草虫,一名负蠜,一名常羊。陆机云:“小大长短如蝗也,奇音青色,好在茅草中。”又一名草虫,《诗》云“喓喓草虫,趯趯蛗螽”是也。蜤螽,《周南》作“螽斯”,《七月》作“斯螽”。虽字异文倒,其实一也。一名蜙蝑,一名蜙<虫從>,一名蝽<虫黍>。陆机云:“幽州人谓之舂箕。舂箕即舂黍,蝗类也。长而青,长角,长股,股鸣者也。或谓似蝗而小,班黑,其股似玳瑁,又五月中以两股相切作声,闻数十步者是也。”蟿螽,一名螇蚸,形似蜙<虫從>而细长、飞翅作声者是也。土螽,一名蠰谿,今谓之土<虫桀>。江南呼虴蛨,又名虴蜢,形似蝗而小,善跳者是也。○注“《诗》云:‘喓喓草虫,趯趯蛗螽。’”○释曰:《召南•草虫》篇文也。
  螼蚓,蜸蚕。(即蜿蟺也,江东呼寒蚓。○螼,蜣引切。蜸,苦显切。蚕,他典切。)
  [疏]“螼蚓,蜸蚕”。○释曰:螼蚓,一名蜸蚕,即蜿蟺也。《广雅》云:“蜿蟺,蚯蚓也。”《月令》四月“蚯蚓出”,十一月“蚯蚓结”是也。江东呼寒蚓。郭云:“蚯蚓,土精,无心之虫,与蛗螽交者也。”
  莫貈,螳螂,蛑。(螳螂,有斧虫,江东呼石螂。孙叔然以《方言》说此,义亦不了。○貈,音鹤。蛑,音谋。)
  [疏]“莫貈,螳螂,蛑”。○释曰:莫貈,一名螳螂,一名蛑,即上“不过”也。捕蝉而食,有臂若斧,奋之当轶不避。《庄子》云“犹螳螂之怒臂以当车轶”是也。江东呼为石螂,又名齕肱。○注“孙叔然以《方言》说此,义亦不了”。○释曰:《方言》云:“螳螂谓之髦,或谓之町,或谓之芈芈。”孙炎取此《方言》之文以虰上属为说。案《说文》以虰蛵、负劳为一,则《方言》之说既失其指,孙氏引之为说,是亦不了也。
  虰蛵,负劳。(或曰即蜻蛉也,江东呼狐梨。所未闻。○虰,音丁。蛵,音馨。)
  [疏]“虰蛵,负劳”。○释曰:即蜻蛉,六足四翼虫也。一名虰蛵,一名负劳,江东呼狐梨。《方言》云:“蜻蛉谓之蝍蛉。”淮南人又呼<虫康><虫尹>(音康尹)。《字林》云:“一名桑根。”陶注《本草》云“一名蜻蜓”是也。○注“或曰”至“未闻”。○释曰:云“所未闻”者,虽有或人之说,但经典未闻所出,示其无质,故云“所未闻”。
  蜭,毛蠹。(即蛓。○蜭,户感切。)
  [疏]“蜭,毛蠹”。○释曰:蜭,一名毛蠹,即也。《说文》云:“蛓,毛虫。”今俗呼为毛蛓,有毒,螫人。《楚辞》云“蛓缘兮我裳”是也。
  蟔,蛅蟴。(蛓属也。今青州人呼为蛅蟴。孙叔然云“八角螫虫”,失之。○蟔,音墨。蟴,音斯。)
  [疏]“蟔,蛅蟴”。○释曰:蟔,一名蛅蟴,即蛓类也。青州人呼蛅蟴。○注“孙叔然云‘八角螫虫’,失之”。○释曰:此即毛虫,何止八角?故云“失之”。螫犹蠚也。《字林》云:“虫行毒也。”
  蟠,鼠负。(瓮器底虫。○蟠,音烦。)
  [疏]“蟠,鼠负”。○释曰:此与下“蛜威,委黍”是一。故下注“委黍”云:“旧说鼠妇别名。”则此虫一名蟠,一名鼠负。负或作婦。《本草》作妇,一名蛜威,一名委黍也。陆机云:“在壁根下、瓮器底土中生,似白鱼者是也。”陶注《本草》云:“多在鼠坎中,鼠背负之。”然与鼠<虫帚>及鼠妇则似乖。《诗•东山》云“伊威在室”是也。
  蟫,白鱼。(衣书中虫,一名蛃鱼。○蟫,音淫。)
  [疏]“蟫,白鱼”。○释曰:此衣书中虫也,一名蟫,一名白鱼,一名蛃鱼。《本草》谓之“衣鱼”是也。
  蛾,罗。(蚕蛾。○蛾,音娥。)
  [疏]“蛾,罗”。○释曰:此即蚕蛹所变者也。《说文》云:“蛾,罗也”是。
  螒,天鸡。(小虫,黑身,赤头,一名莎鸡,又曰樗鸡。○螒,音汗。)
  [疏]“螒,天鸡”。○释曰:此黑身、赤头小虫也。一名螒,一名天鸡,一名莎鸡,又曰樗鸡。李巡曰:“一名酸鸡。”《诗•豳风•七月》云:“六月莎鸡振羽。”陆机《疏》云:“如蝗而班色,毛翅数重,其翅正赤,六月中飞而振羽,索索作声。幽州人谓之蒲错是也。”
  傅,负版。(未详。)强,蚚。(即强丑捋。○蚚,音祈。)
  [疏]“强,蚚”。○释曰:强,虫名也。一名蚚,好自摩捋者,盖蝇类。
  蛶,螪何。(未详。)螝,蛹。(蚕蛹。○蛶,音劣。螪,音商。螝,音龟。)
  [疏]“螝,蛹”。○释曰:即蚕所变者,一名螝,又名蛹也。
  蜆,缢女。(小黑虫,赤头,喜自经死,故曰缢女。○蜆,音演。)
  [疏]“蜆,缢女”。○释曰:蜆,小黑虫也。赤头,喜自缢,故又名缢女。《说文》云“蜕为蝶”是也。○注“喜自经死”。○释曰:经即缢也。《晋语》申生使猛足辞於狐突,乃雉经於新城庙。僖四年《左氏传》云:“十二月戊申,缢于新城。”是谓缢为经也。
  蚍蜉,大螘。(俗呼为马蚍蜉。)小者螘。(齐人呼蚁蚁蛘。)蠪,朾螘。(赤駁蚍蜉。)螱,飞螘。(有翅。)其子蚳。(蚳,蚁卵。《周礼》曰:“蜃蚳酱。”○螘,鱼绮切。蠪,音聋。朾,直耕切。螱,音尉。蚳,音池。)
  [疏]“蚍蜉”至“子蚳”。○释曰:此辨众螘及其子名也。螘,通名也。其大者,别名蚍蜉,俗呼马蚍蜉。小者即名螘,齐人呼蚁蛘。《方言》云:“蚍蜉,齐鲁之间谓之玄蚼蟓(驹、养二音),西南梁益之间谓之玄蚼,燕谓之蛾蛘(蚁、养二音),其场谓之坻,或谓之垤。”是也。其大而赤色斑驳者名蠪,一名朾螘。有翅而飞者名螱,即飞螘也。其子在卵者名蚳,可以作醢。○注“《周礼》曰:‘蜃蚳酱。’”○释曰:案《周礼•醢人》职曰:“馈食之豆,蜃蚳醢。”醢则酱之有肉者,故此云酱也。
  次蟗,蜘蛛。蜘蛛,蛛蝥。(今江东呼蝃蝥,音掇。○蟗,音秋。蜘,音知。蛛,音诛。蝥,音谋。)土蜘蛛。(在地中布网者。)草蜘蛛。(络幕草上者。)
  [疏]“次蟗”至“草蜘蛛”。○释曰:此辨蜘蛛方言及在土、在草之名也。次蟗,即蜘蛛别名也。又一名蛛蝥,今江东呼蝃蝥。《说文》谓之鼄蝥,作罔蛛蝥也。《方言》云:“自关而西、秦晋之间谓之蛛蟊。自关而东、赵魏之郊谓之蜘蛛。或谓之蠾<虫臾>(烛、臾二音)。”“北燕朝鲜洌水之间谓之蝳蜍(毒、馀二音)。”郭又云:“齐人又呼社公,亦言罔公。”其在地中布网者名土蜘蛛。其作网络幕草上者名草蜘蛛也。
  土蜂(今江东呼大蜂在地中作房者为土蜂,啖其子,即马蜂,今荆巴间呼为蟺,音惮。)木蜂。(似土蜂而小,在树上作房,江东亦呼为木蜂,又食其子。○蜂,音蜂。)
  [疏]“土蜂。木蜂”。○释曰:此辨蜂在土、在木之异也。《说文》云:“蜂,飞虫,螫人者。”其形大,在地中作房而啖其子者,名士蜂,又名马蜂。今荆巴间呼为蟺。其形差小,在树上作房者,名木蜂,亦食其子。○注“音惮”。○释曰:嫌读为蛩蟺之蟺,故音之。
  蟦,蛴螬。(在粪土中。)蝤蛴,蝎。(在木中。今虽通名为蝎,所在异。○蟦,音费。蝤,音囚。)
  [疏]“蟦,蛴螬。蝤蛴,蝎”。○释曰:此辨蝎在土、在木之异名也。其在粪土中者,名蟦蛴,又名蛴螬。其在木中者,《方言》云:“关东谓之蝤蛴,梁益之间谓之蝎。”上文“蝎,蛣<虫屈>”,郭云“木中蠹”。下文“蝎,桑蠹”,郭云“即蛣<虫屈>”。然则蟦蛴也,蛴螬也,蝤蛴也,蛣<虫屈>也,桑蠹也,蝎也,一虫而六名也。以在木中白而长,故诗人以比妇人之颈。《硕人》云“领如蝤蛴”是也。
  蛜威,委黍。(旧说鼠<虫帚>别名。然所未详。○蛜,音伊。)蠨蛸,长踦。(小蜘蛛长脚者,俗呼为喜子。○蠨,音箫。蛸,所交切。踦,巨绮切。)
  [疏]“蠨蛸,长踦”。○释曰:此小蜘蛛长脚者,一名蠨蛸,一名长踦,俗呼为喜子。《诗•东山》云:“蠨蛸在户。”陆机《疏》云:“一名长脚,荆州、河内人谓之喜母。此虫来著人衣,当有亲客至,有喜也,幽州人谓之亲客。亦如蜘蛛为罗罔居之。”是也。
  蛭蝚,至掌。(未详。)国貉,虫蠁。(今呼蛹虫为蠁。《广雅》云:“士蛹,蠁虫。”○蛭,音直反。)
  [疏]“国貉,虫蠁”。○释曰:此蛹虫也,今俗呼为蠁,一名国貉,一名虫蠁。《说文》云:“知声虫也。”《广雅》云“上蛹,蠁虫”是也。
  蠖,蚇蠖。(今蝍<虫就>。○蠖,於郭切。蚇,音尺。)
  [疏]“蠖,蚇蠖”。○释曰:蠖,一名蚇蠖。郭云:“今蝍<虫就>。”《方言》云:“蠀<虫就>谓之蚇蠖(音即<虫就>)。”郭云:“又呼步屈。”《说文》云:“蠖,屈伸虫也。”《易•系辞》云“尺蠖之屈,以求信”者,是也。
  果蠃,蒲卢。(即细腰蜂也,俗呼为蠮螉。)螟蛉,桑虫。(俗谓之桑蟃,亦曰戎女。○螟,音冥。蛉,音令。)
  [疏]“果蠃,蒲卢。螟蛉,桑虫”。○释曰:案《诗•小雅•小宛》云:“螟蛉有子,果蠃负之。”果蠃,一名蒲卢,即细腰蜂也,俗呼为蠮螉。《方言》云:“蜂,燕赵之间谓之蠓螉。其小者谓之蠮螉。”郑注《中庸》以“蒲卢”为“土蜂”。《说文》云:“细要土蜂也,天地之性,细要纯雄无子。”螟蛉,一名桑虫,一名桑蟃,一名戎女。陆机云:“螟蛉者,桑上小青虫也,似步屈,其色青而细小,或在草莱上。蜾蠃,土蜂也,似蜂而小腰,取桑虫负之於木空中,七日而化为子。”《法言》云:“螟蛉之子,殪而逢蜾蠃,祝之曰:类我类我,久则肖之。”是也。
  蝎,桑蠹。(即蛣<虫屈>。)荧火,即炤。(夜飞,腹下有火。○炤,音照。)
  [疏]“萤火,即炤”。○释曰:荧火,一名即炤。夜飞,腹下有火虫也。《本草》又名夜光,一名熠燿。《月令》季夏“腐草为荧”。腐草此时得暑湿之气,故为荧。至秋而天沈阴,数雨,荧火夜飞之时也。《诗•东山》云“熠燿宵行”是也。
  密肌,继英。(未详。)蚅,乌蠋。(大虫,如指,似蚕,见《韩子》。)
  [疏]“蚅,乌蠋”。○释曰:蚅,一名乌蠋,形似蚕而大如指。《诗•大雅•韩奕》云:“鞗革金厄。”毛亦云:“厄,乌蠋”也。○注“似蚕,见《韩子》”。○释曰:案《韩子•内储说上》七术其三日“信赏尽能”。云:“蟺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骇,见蠋则毛起。然而妇人拾蚕,而渔者握蟺,利之所在,则忘其所恶,皆为孟贲。”是其事也。
  蠓,蠛蠓。(小虫,似蚋,喜乱飞。○蠓,莫孔切。蠛,亡结切。)
  [疏]“蠓,蠛蠓”。○释曰:小虫似蚋乱飞者也,名蠓,又名蠛蠓。《列子》云生“朽壤之上,因雨而生,得阳而死”。一名醯鸡。《庄子》云:孔子与老聃语。“出告颜回曰:‘丘之於道也,其犹醯鸡与!’”郭象云“醯鸡者,瓮中蠛蠓”是也。
  王,蛈蝪。(即螲蟷,似蜘蛛。在穴中有盖,今河北人呼蛈蝪。○蛈,大结切。蝪,音汤。)
  [疏]“王,蛈蝪”。○释曰:此蜘蛛之一种也,一名螲蟷。穴居布罔,穴口有盖,河北人呼蛈蝪者是也。
  蟓,桑茧。(食桑叶作茧者,即今蚕。)雔由,樗茧,(食樗叶。○蟓,音象。雔,音雠。)棘茧,(食棘叶。)栾茧。(食栾叶。)蚢,萧茧。(食桑叶者,皆蚕类。○蚢,音杭。)
  [疏]“蟓桑”至“萧茧”。○释曰:此皆蚕类作茧者,因所食叶异而异其名也。食桑叶作茧者名蟓,即今蚕也。食樗叶、棘叶、栾叶者,名雔由。食萧叶作茧者名蚢。
  翥丑鏬,(母背而生。)螽丑奋,(好奋迅作声。○翥,者庶切。鏬,呼暇切。)强丑捋,(以脚自摩捋。)蜂丑螸,(垂其腴。○螸,音俞。)蝇丑扇。(好摇翅。)
  [疏]“翥丑”至“丑扇”。○释曰:此辨虫属所生及所好之状不同者也。翥,飞也。丑,类也。虫类能飞翥者谓蝉属,皆坼母背以为孔罅而生。螽蝗之类好奋迅作声而飞,强坼之类好以脚自摩捋,蜂类好垂其腴以休息。《说文》云:“螸,垂腴也。”腴即腹下也。青蝇之类好摇翅自扇。
  食苗心,螟。食叶,蟘。食节,贼。食根,蟊。(分别虫啖食禾所在之名耳,皆见《诗》。○蟘,音特。蟊,音谋。)
  [疏]“食苗”至“根蟊”。○释曰:此分别虫啖食禾所在之名也。李巡云:“食禾心为螟,言其奸,螟螟难知也。食禾叶者言假贷无厌,故曰蟘也。食禾节者言贪狼,故曰贼也。食禾根者言其税取万民财货,故云蟊也。”孙炎曰:“皆政贪所致,因以为名也。”郭璞直以虫食所在为名。而李巡、孙炎并因
  托恶政,则灾由政起。虽以食所在为名,而所在之名缘政所致,理为兼通也。陆机《疏》云:“螟似子方而头不赤。螣,蝗也。贼似桃李中蠹,赤头,身长而细耳。或说云‘蟊,蝼蛄也,食苗根为人患’。许慎云:‘吏冥冥犯法即生螟,吏乞贷则生蟘,吏抵冒取民财则生蟊。’旧说云:‘螟螣、蟊贼一种虫也。’如言寇贼奸宄,内外言之尔。故犍为文学曰:‘此四种虫皆蝗也。’实不同,故分别释之。”○注“皆见《诗》”。○释曰:《诗•小雅•大田》云:“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是也。
  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
  [疏]“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释曰:此对文尔,散文则无足亦曰虫。《月令》春日“其虫鳞”。郑注云“龙蛇之属”是也。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尔雅》疏叙卷一·序卷一·释诂第一卷二·释诂下
卷三·释言第二卷四·释训第三卷四·释亲第四卷五·释宫第五
卷五·释器第六卷五·释乐第七卷六·释天第八卷七·释地第九
卷七·释丘第十卷七·释山第十一卷七·释水第十二卷八·释草第十三
卷九·释木第十四卷九·释虫第十五卷九·释鱼第十六卷十·释鸟第十七
卷十·释兽第十八卷十·释畜第十九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