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 》 北京地理之民间绝艺 》
繁荣过后寻找新的活法
佚名 Yi Ming
据马汉儒回忆,花丝镶嵌行业的兴衰颇具戏剧性。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让花丝镶嵌的热闹戛然而止。解放后,回老家避难的马汉儒回到北京,正遇上政府对工艺美术行业采取低息贷款、供应原材料、统购、包销等措施,并组织生产合作社,马汉儒以及有名的老艺人毕尚斌、翟德寿、张广和等都加入了合作社。此时,拔丝、花丝、镶嵌等工序才被真正合并称为花丝镶嵌。但上世纪50年代末,由于环境污染等问题,花丝镶嵌艺人随合作社迁往通县,并成立了北京花丝镶嵌厂。在老艺人的指导和政府的扶植下,花丝镶嵌工艺很快恢复。60年代,北京工艺美术学校花丝镶嵌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被陆续分配到各厂。当时的毕业生程淑美说,这是花丝镶嵌行业仅有的一个老中青人才齐备的阶段,老艺人的经验与新人的创新思想结合,使60至80年代中后期成为花丝镶嵌的鼎盛时期。一方面工厂生产供不应求,花丝厂大师李凤群说,那段时间工人往往一领到黄金就开始埋头大干,有时连设计图纸都顾不上看;另一方面工艺上也达到极高水平,北京市三级工艺美术大师马佩坚告诉记者,90年代初,花丝厂工艺美术大师姚迎春等人经仔细琢磨,成功复制出明代万历皇帝的金冠,高24厘米,由极细的金丝编织而成,每处焊接都严丝合缝,冠身薄如轻纱,金冠上还有龙戏珠图案,整体制作巧夺天工。
在已关闭的通州花丝镶嵌厂原址,记者本欲寻找成功复制出金冠的姚迎春大师,但据知情人透露,在花丝镶嵌厂倒闭后的几年间,姚大师曾一直寻找能发挥其绝顶花丝技艺的机会,未果后现已不知去向。
曾在花丝镶嵌厂工作的马佩坚说,他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创造出了新工艺,将花丝和景泰蓝工艺相结合,可在银器上做画,但这种技艺也只用到简单的花丝技法。目前接到的国外订单很多,这是他为老手工艺找到的新活法。其他几位大师也纷纷以花丝镶嵌为基础,在设计和制作上做出了让步。马佩坚还告诉记者,据他推测,目前北京仍在从事真正的花丝镶嵌工艺的,可能不足20人。
新京报 编译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当代中国出版社 |
|
|
“四大名旦”光彩夺目 | 一出生就为达官贵人服务 | 流落民间照样富有创造力 | 从陷入低迷到再创辉煌 | 市场看似兴盛的背后 | 卖得好的还是大师作品 | 讲究人性与个性 | 从“玉器街”看老北京玉器行 | 名冠玉器行的“四大怪” | 玉器制作重在“琢磨” | 靠手艺吃饭(1) | 靠手艺吃饭(2) | 玉器行的工匠被称为“先生” | 周末去动物园上写生课 | 千年老手艺 | 足够人琢磨一辈子的老手艺 | 在哈德门外很是热闹过一阵 | 繁荣过后寻找新的活法 | 等不到“迟来的爱” | 朱德曾多次看望老艺人 | 解放前老艺人传技艺思想保守(1) | 解放前老艺人传技艺思想保守(2) | 编织宫廷艺术的锦绣“格律诗” | 昔日布局稳重为皇家专用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