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家类 》 包容的智慧 》
第18节:包容的智慧(18)
刘长乐 Liu Changle
星云大师 Xing Yundashi
东方文化讲究包容管理,感情的成分和理性的成分并重,有时感情的成分更大,也就是说,对人心的管理,可能比戒律、规矩更重要。这让我想起一句名言:"紫罗兰被一只脚踩扁,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
传说有一个非洲部落把宽恕作为一种仪式。当某人犯了过错,就会被带到村子中央,接受众人的赞美。全部落的男女老幼都停下手里的工作,将罪人团团围住,轮流列举他做过的好事。他的善行和美德被尽情歌颂,每一个细节都不错过。仪式最终发展成一个欢乐的庆典,大家欢迎他回到集体当中。
这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把惩罚化为温暖,把伤害变成祥和。犯错的人没有被遗弃,没有受打击,整个村子重新成为团结的整体。实践证明,宽恕无法改变过去,却能够改变未来。
"君子性非异,善假于物尔。"其实一个人的成就,并非纯粹的智力使然,通常是与他善于发现事物的价值、善于利用机缘、善于调配安排、善于使事物的价值最大化有关。我看过这样一个报道:台湾歌手吴克群有一天去杭州做活动,因为主办方失误,未及时通知他的歌迷,几乎冷场,急忙临时找人来捧场。令人没想到的是,吴克群开口就说:"我知道你们不是我的歌迷,你们不会唱甚至没听过我的歌,但我深深感谢你们今天能站到这里。没关系,让我们一起随便唱。"后来,那天到场的很多"临时演员"后来真的成了他的歌迷。
所以,我们应该善待身边的资源。善待他们,就是延长自己的生命力。于公司而言,充分地发挥员工的能力,才能真正降低成本,提升品牌形象,实现物我、人我的双赢和谐。
有人说,你们踩钢丝踩得比较好,擦边球打得比较好。我说,不管是踩钢丝还是打擦边球,我们对社会对国家是善意的,积极的,我们提倡的东西是建设性的。我经常告诫我们那些忧国忧民、愤世嫉俗的编导、编辑、记者,善意的平台才有广大的空间,兜里不能老是揣着弓和箭。泄愤的、拆台的事"凤凰"不干,虽然自己挺解气,却于事无补。
人们常说,时间是最公正的评判者,其实,当我们内心的善意、良知、聪慧兴显之后,每个人都可以变成时间的驯兽师,在时间到达之前,找到自己最向往的那个王国。
也许我们平时不曾深思,当一个社会中只有得到了财富和权势的人才能享有自由生存的主动权的时候,这是否也就意味着,那些还在路上的人,他们的生存权一直要受到抑制和盘剥呢?而当这个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感到自己的生存权利受到压抑的时候,这个社会的发展怎么轻快得起来呢?
如果按照"物以稀为贵"的原则追逐尊荣的话,这个社会就一定要控制富人和权贵的数量,否则,特权和荣耀将被稀释和淡化;但是,如果这个社会只有这一条路通往生存自由,那么谁都无法阻挡民众闯入的决心和脚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包容的智慧(1) | 第2节:包容的智慧(2) | 第3节:包容的智慧(3) | 第4节:包容的智慧(4) | 第5节:包容的智慧(5) | 第6节:包容的智慧(6) | 第7节:包容的智慧(7) | 第8节:包容的智慧(8) | 第9节:包容的智慧(9) | 第10节:包容的智慧(10) | 第11节:包容的智慧(11) | 第12节:包容的智慧(12) | 第13节:包容的智慧(13) | 第14节:包容的智慧(14) | 第15节:包容的智慧(15) | 第16节:包容的智慧(16) | 第17节:包容的智慧(17) | 第18节:包容的智慧(18) | 第19节:包容的智慧(19) | 第20节:包容的智慧(20) | 第21节:包容的智慧(21) | 第22节:包容的智慧(22) | 第23节:包容的智慧(23) | 第24节:包容的智慧(24)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