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评论 不能被遺忘的國粹:老戲的前世今生 Quintessence can not be forgotten: the old Opera Past and Present   》 第18節:楊四郎的倫理底綫(3)      傅謹 Fu Jin

  確實,《四郎探母》的男主角楊四郎在道德上很不完美,從漢族的立場上看也很不愛國。但是楊四郎的行為卻仍然符合中華民族歷史進程中普通百姓所認可的基本的倫理道德框架,而且,民衆正是通過這個故事的敘述以及流傳,建構起民族衝突的特定語境下對人基本的道德要求,而在這一框架中,"義"的價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強化。
  《四郎探母》的故事之所以成立以及感人,一個非常重要和關鍵的原因,就是大漢的楊四郎和番邦的鐵鏡公主相互之間通過十五年的婚姻生活建立起來的跨文化的信任。這種信任在表面上,係之於相互之間的盟誓,四郎在要嚮妻子透露自己曾是敵國大將的真實身份時,首先要求公主盟誓,他說是"我在南來你在番,千裏的姻緣一綫牽。公主對天盟誓願,本宮方肯吐真言。"同樣,公主表示願意協助丈夫盜取令箭讓他能夠前去探母時也要求四郎依樣畫葫蘆,"適纔叫咱盟誓願,你對蒼天就表一番。"一句簡單的盟誓就構成了雙方在如此重大的、甚至是生死與之的事件上的絶對信任,當然不僅僅是由於對於咒語的迷信,更是由於雙方都存在對於對方遵守承諾的期待、以及應該能夠遵守承諾這種基本道德素質的信任。因此,在這裏真正起作用的,主要是對於重然諾的人格戒律的依賴,換言之,是相信人之為人,是有一些基本的道德操守的。遵守承諾,言而有信,並且知恩圖報,就是通常所說的"義"的主要內容之一。在《三國演義》創造的世界裏,這種"義"在關雲長的行為舉止中得到最充分的闡釋,其中一個重要細節就是他與曹操、劉備之間的關係。曾經事過相互敵對的幾位主公的關羽之所以從未被看成是"叛徒",大約不僅僅是由於三國時代還沒有清醒的民族國傢意識,更是由於在曹、劉甚至更多陣營之間穿梭的關雲長,在最終做了大致符合漢胄正統的選擇的前提下,始終沒有背離"義"這個更重要的道德要求,而《三國演義》評價包括他在內的諸多戰將在既敵對又合作的多方經常變換角色身份時的行為,同樣高揚的是這樣的價值。在這樣的道德體係框架中評價楊四郎的行為,就不能簡單地看他是否投降了番邦,而更要看他既然因其不得已而成了番邦的駙馬和大將,那麽他面對自己這個新的身份應該有怎樣的操守,就像"身在曹營"中的關羽可以"心在漢",但仍然必須按照自己作為曹營大將的身份行事一樣。因此,四郎可以思母探母,公主也可以為他盜令,但是公主對他的承諾和他對公主的承諾必須相互遵守,這是"信義",而且加上他與賢惠的鐵鏡公主以及襁褓中的孩子的感情,這"信義"就更有分量。因此纔有"哭堂"一場(也有稱"別傢"的)的情感高潮,經歷"雙竜會"這場天昏地暗的傢國慘劇,流落番邦一十五年的楊四郎好不容易與老母發妻兄弟重新相見,轉瞬就要再度分離,生離死別之際的骨肉親情,一時迸發出來;而佘太君和楊四郎母子間的情感衝撞是如此尖銳而且令人心酸。佘太君急切地對兒子說道:"哎呀兒呀!你纔得回來,怎麽又要回去?兒豈不知,天地為大,忠孝當先!"楊延輝的回答是:"哎呀母親哪!兒豈不知天地為大,忠孝當先;兒若不回去,可憐你那番邦的媳婦、孫兒,俱要受那一刀之苦……!"在這裏,楊四郎說的是媳婦孩子的性命交關,背後的支撐則是他的諾言,當楊四郎忠義不能兩全時,義成為更優先的選擇。而進一步,《四郎探母》在文化意義上的深刻與感人就在於,它絲毫沒有回避這種選擇的艱難與痛苦。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
第1節:貧賤夫妻的經濟學(1)第2節:貧賤夫妻的經濟學(2)第3節:貧賤夫妻的經濟學(3)
第4節:貧賤夫妻的經濟學(4)第5節:風塵的想象與寫真(1)第6節:風塵的想象與寫真(2)
第7節:風塵的想象與寫真(3)第8節:風塵的想象與寫真(4)第9節:風塵的想象與寫真(5)
第10節:風塵的想象與寫真(6)第11節:"人鬼情未了"的中國版本(1)第12節:"人鬼情未了"的中國版本(2)
第13節:"人鬼情未了"的中國版本(3)第14節:"人鬼情未了"的中國版本(4)第15節:"人鬼情未了"的中國版本(5)
第16節:楊四郎的倫理底綫(1)第17節:楊四郎的倫理底綫(2)第18節:楊四郎的倫理底綫(3)
第19節:楊四郎的倫理底綫(4)第20節:包竜圖打坐在開封府(1)第21節:包竜圖打坐在開封府(2)
第22節:包竜圖打坐在開封府(3)第23節:包竜圖打坐在開封府(4)第24節:包竜圖打坐在開封府(5)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