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家类 》 開悟 》
以心轉境
證嚴法師 Zheng Yanfashi
以心轉境
人常常為身外之物所牽絆而不自覺。若能明白將有形的物質轉換成無形的功德後,便能擁有“富中之富”的人生。
有一位企業傢唐先生,帶全家人來慈濟臺北分會,他的嶽父帶着一塊淨重一斤的黃金要捐給慈濟建醫院。唐先生說:“我嶽父以前很煩惱,自從認識慈濟以後,他的煩惱大多已丟給師父,現在最後的這個煩惱又要再丟給師父。”
我問:“以前他丟什麽煩惱給我?”
他說:“我嶽父今年八十多歲,以前他很嚮往當‘員外’的富貴生活,所以有錢就去買黃金。總共存了一百多兩黃金放在床底下,他覺得很滿足,但也很煩惱。因為別人邀他出門旅遊,他都不敢去──怕黃金被偷。”
“有時暫時外出,在半路上卻常擔心:‘我的房門不知有沒有鎖好?’所以,他常常走到半路又折回看床下的黃金是否還在,直到去年見到師父之後,他終於想通了。於是把黃金賣掉,捐了一百萬元善款。當時他心想,若不留下一塊金子當作紀念,實在是滿可惜的,所以,特地留了一塊一斤重的黃金,藏在櫃子裏。”
唐先生說,嶽父布施百萬元後,雖然很高興,但是仍有“少分”的煩惱。因為還有一塊黃金放在櫃子裏,他還是很不放心。有一天,他終於覺悟了,心想:我年紀這麽大了,還要為這種身外之物煩惱,多不值得。所以就跟女婿說:“你帶我去見師父,我要連這個‘煩惱’都捐給師父。”因此,他連這一斤的“煩惱”也捐出來了。
我問他:“現在你是不是很輕鬆?煩惱是不是都掃除了?”他很歡喜、笑哈哈地說:“是!是!我很高興,不再有煩惱了。我把應該做的都做了,心裏的‘煩惱’都丟給師父,讓您去成就濟世志業。”
這就是以心轉境啊!而不要被境轉了心。由於他接觸佛法,瞭解慈濟之後,明白要將“擁有”的煩惱轉成菩提,將有形的物質換成無形的功德。他懂得在富裕中培養大愛。所以,擁有“富中之富”的人生,纔是真正一位有智慧的人。
同樣是人生,生活是否快樂,在於心念的方向是否正確?如果一不留意,往往就會差毫釐而失千裏。有些人徒具富有的物質生活,心靈卻非常貧乏、煩惱;若能打開心胸,自然能接觸人生之大愛,成為“富中之富”的人生。
總之,學佛要顧好一念心,不要被境界所轉,應該善用愛心建立有意義的人生!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目 錄(1) | 目 錄(2) | 目 錄(3) | 前 言 | 期待大同的世界 | 拉住生命的繩索 | 以禪思開啓大愛 | 從口蹄疫風暴看尊重生命 | 平等心 | 珍惜清平的日子 | 戰爭之害 | 母愛就像長流水 | 父母難為 | “求不得”苦 | 為富不仁的董事長 | 風水與福慧 | 一念差,步步錯 | 以心轉境 | 鑽石眼貓的婚禮 | 雖富猶貧的老人 | 富中之富 | 發揮人生使用權 | 心的迷惑 | 把握現在,及時付出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