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百傢講壇這張“魔鬼的床”   》 “兩大好處”和“一個觀衆”      馬瑞芳 Ma Ruifang

  “文革”後,剛開始撥亂反正,工作組到閻崇年所在單位,讓大傢講“文革”的壞處。閻崇年卻說:“文革有兩大好處。”
  工作組警覺起來:怎麽,竟然有人敢頂風而上唱反調?難道這文質彬彬老先生居然是“三種人”?
  閻崇年說:我在“文革”中有兩大收穫。
  第一個收穫是:那時,有人造反,有人保皇,我什麽也不是,逍遙。十年時間,外邊不管怎麽打,怎麽鬧。我躲在圖書館看書。後來百傢講壇講經典,閻先生講《大學》時,還把這件事作為“己和”的例子來講。
  第二個收穫是:那時,沒人好好上班,沒人管打卡,沒人管我到哪兒去。我一直想好好琢磨琢磨大運河這條南北貫通的“大動脈”,可我不是“紅衛兵”,不能坐免費火車,就騎個自行車,沿着大運河,從北京一直騎到杭州!一路上考察風土人情,騎自行車反而考察得更細。多少年想考察大運河的願望,沒想到“文革”給成全了。
  工作組的人一聽,放心了,原來不是什麽“三種人”,衹不過是老書呆子的兩件小事。
  這兩件小事對閻崇年卻絶對不是小事。
  別人荒廢十年光陰,他白撿十年光陰!
  別人文鬥武鬥互相鬥,他和文史資料鬥!
  “文革”一結束,閻崇年把《袁崇煥傳》拿出來。
  辛辛苦苦寫十年,賣出二百本!
  二十年後,百傢講壇找上門。
  一直跟閻崇年合作的,是百傢講壇一對俊男靚女:馬琳和那爾蘇。那爾蘇文字陽剛而漂亮;馬琳善於配優美的畫面和音樂,閻崇年跟這對青年人的合作珠聯璧合。
  錄製“正說清朝十二帝”時百傢講壇還沒有自己專屬的錄製場地,錄製節目是在現代文學館。現場觀衆,經常需要“特邀”:哪一場由哪一傢高校組織學生聽。觀衆自動前來捧場的很少。
  有一次錄製“正說清朝十二帝”,導演高虹到了,馬琳和那爾蘇到了,主持人到了,閻崇年到了,原定錄製時間也到了。
  現場觀衆呢?一個也沒有!
  怎麽回事?那爾蘇打電話問組織者,對方“哎呀”一聲,太抱歉了,“我把這事給忘了!”
  那麽,讓組織者立即下通知,馬上組織學生,抓緊從郊區趕到現代文學館?黃花菜都涼了!要不然,今天不錄換明天?總導演高虹說:不行。咱們是按商定的錄製時間交場地費呀!
  閻崇年說:“沒事兒!就這麽錄吧。”
  有個人打開門往裏瞅。馬琳趕快跑過去問:“您做什麽?”
  來人回答,他來找什麽人,沒找到,看看他在不在這兒?
  馬琳靈機一動,說:“您給我們當觀衆吧!”
  那人倒也好說話,當觀衆就當觀衆唄!
  就這樣,閻崇年給一個觀衆講了一場“清十二帝”。
  結果,這一集收視率很高,數以千萬計的觀衆對這集“鹹豐(下)”大叫其好。
  同為百傢講壇的主講人,我聽到“一個觀衆”的故事,對閻老先生特別欽佩。主講人跟觀衆“互動”有時候特別重要。你講得精彩,觀衆就情緒高昂;你講得乏味,觀衆就沒精打彩。主講人可以根據觀衆反映隨時調整講課的內容。衹有一個觀衆,主講人可真得“憑它場內空空,自己淡定自如”!
  我想,閻老師面對一個觀衆時,心裏肯定裝了億萬觀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百傢講壇
一 誰是最受歡迎的主講人(1)一 誰是最受歡迎的主講人(2)
二 為什麽必須觀衆喜歡(1)二 為什麽必須觀衆喜歡(2)
三 《百傢講壇》是不是“魔鬼的床”(1)三 《百傢講壇》是不是“魔鬼的床”(2)
四 學術為什麽要嚮大衆傳播(1)四 學術為什麽要嚮大衆傳播(2)
五 我們應該怎樣走上講壇(1)五 我們應該怎樣走上講壇(2)
六 觀衆想在《百傢講壇》那裏看到什麽(1)六 觀衆想在《百傢講壇》那裏看到什麽(2)
“開壇元勳”和“一千零一人”(1)“開壇元勳”和“一千零一人”(2)
公路鐵路飯店通票(1)公路鐵路飯店通票(2)
“我很高興做學術明星”“兩大好處”和“一個觀衆”
於丹“酷評”和“捧哏”性情中人易中天
易中天神猴也?(1)易中天神猴也?(2)
不給你這個雞場下蛋了(1)不給你這個雞場下蛋了(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