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唐宋才子的真實生活   》 二、李白(12)      閔澤平 Min Zeping

  當然,李白也有清醒的時候。有次,他好不容易趕在喝醉之前見到了唐玄宗,與皇上有所交流,但這一次皇上又喝多了。天妒英才,此言不謬。《唐語林》記載,唐明皇在便殿宴請翰林院諸位學士宴。酒酣耳熱之際,皇上隨和地與詩人閑聊起來。皇上這時酒喝得似乎有點多,嚮李白問了一個比較幼稚的問題:“我朝與天後(武則天)之朝相比何如?”李白抓住機遇,不遺餘力頌揚道:“天後當政的時候怎能與現在相提並論呢?這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天後時期政出多門,國由姦幸,任選人才的時候,猶如小朋友買瓜,不擇香味,衹挑選揀那些肥肥大大的;我朝選拔人才好比大浪淘沙,得到的都是精華。”唐明皇聽後哈哈大笑,心中十分舒坦,謙虛地說道:“你太過奬了。”這一問一答是何等和諧,可惜對話是在酒後進行的,想必皇上清醒後就會忘得一幹二淨。
  天寶三載(744),李白上書玄宗皇帝,請求還山。玄宗皇帝批準了他的請求,賜給他一大筆錢財,就這樣,李太白又離開了京師。從天寶元年春天,到這年秋天,李太白實際上在翰林院上班的時間衹有兩年。經過苦苦地等待與追求,好不容易纔走到帝王身邊,李白為什麽要離開長安呢?讀者常以為,李白的離開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與獨立的人格,他氣勢傲岸,不做媚世之態,所以瞧不起這種俳優角色。讀者們還常說,唐玄宗衹讓李白待詔翰林,作文學侍從之臣,李白的大志無法實現。李白不能忍受“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生活,所以。他唯有自請還山,離開長安,遊山訪仙,痛飲狂歌,以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憤。
  翰林待詔的職位低不低?從一布衣驟然升為翰林供奉,在當時也算是一件足以引起轟動的大事。翰林待詔雖然有職無權,但也是進入權力部門的重要關口。中唐時期曾經衹手遮天的王叔文、王伾分別是“以棋待詔”、“以書待詔”起傢,然後平步青雲,直至到達核心位置。翰林供奉職位賤不賤?李白後來無比自豪地說“長安宮闕九天上,此地曾經為近臣”(《單父樓秋夜送族弟況之秦》),他的詩友也相當羨慕,把文學侍從當作莫高的榮耀,就連以冷靜客觀聞名後世的杜甫也豔羨不已,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中說道:“文采承殊渥,流傳必絶倫。 竜舟移棹晚, 獸錦奪袍新。 白日來深殿, 青雲滿後塵。 乞歸優詔許, 遇我夙心親。”
  什麽是“獸錦奪袍”?《新唐書》記載,武則天皇帝到洛南竜門旅遊,下詔讓文學侍從們玩玩寫詩競賽的遊戲,誰的詩寫又快又好,就給他奬勵。東方蚯最先寫好,則天皇帝就賜給他錦袍。過了一小會兒,宋之問也把詩歌進獻上來。則天皇帝一看,宋詩人寫得更為出色,就把賞賜給東方蚯的錦袍奪過來,轉贈給宋之問。在這裏,杜老夫子顯然是把李白比作宋之問,羨慕他能進入文學侍從的隊伍,也羨慕詩人總能在那些讓皇上展顔一笑的遊戲中脫穎而出。
  這樣讓人眼熱的位置,看來詩人不太可能主動去拋棄,那麽究竟是什麽原因迫使李太白安然離開長安呢?詩人暗示自己是遭到小人的嫉妒與詆毀,所謂“君王雖愛娥眉好,無奈宮中妒殺人”(《玉壺吟》),所謂“白璧竟何辜,青蠅遂成冤”(《書情贈蔡捨人雄》)。李白的辯解我們應該相信嗎?今天許多專傢都搖頭對李白的政治能力表示懷疑,不過前人大多深信不疑,他們甚至還找出了罪魁禍首,那就是高力士或張垍。
  《鬆窗雜錄》說,遭受脫靴之辱的高力士,對楊貴妃挑撥說李白的《清平調三首》把她比作趙飛燕,實際上是含沙射影——其實我們也不能責怪高力士,後來許多李白的擁躉者也拿這三首來證明詩人有先見之明,早已預見到楊太真會給盛世帶來毀滅性的打擊。貴妃娘娘大怒,李太白就在朝中失去了立足之地。
  魏顥在《李翰林集序》中說,唐玄宗皇帝曾經想重用李太白,答應讓他做中書捨人。但玄宗的女婿張垍嫉妒李白的文采,加以讒毀,使皇上喪失了對詩人的信任。劉全白在《李君碣記》中則認為中傷詩人的是李白的同僚,即翰林院的那些競爭者。而劉全白總結說,玄宗皇帝認為這樣一個喜歡喝酒的人留在身邊太危險,說不定什麽時候酒勁一上來就把宮中那些不能對外人說的事給泄漏出來了。劉全白的原話是“玄宗甚愛其纔,或慮乘醉出入省中,不能不言溫室樹,恐掇後患,惜而遂之”。什麽是溫室樹?《漢書》記載,有位官員名叫孔光,經常出入宮掖,人們嚮他打聽長樂宮溫室殿旁種的是什麽樹,但此公十分謹慎,以國傢機密為由拒絶回答。劉全白認為,玄宗雖然看重李白的才能,但也意識到這位嗜酒的詩人無法從事保密性強的工作,不用說皇宮的樹,甚至連皇上的私生活都可能會一五一十地告訴別人。為了減少自己的緋聞,也為了詩人的安全,皇上唯有忍痛割愛,將李太白放歸南山。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崇文書局
一、王維(1)一、王維(2)一、王維(3)一、王維(4)一、王維(5)一、王維(6)
二、李白(1)二、李白(2)二、李白(3)二、李白(4)二、李白(5)二、李白(6)
二、李白(7)二、李白(8)二、李白(9)二、李白(10)二、李白(11)二、李白(12)
二、李白(13)二、李白(14)二、李白(15)三、 杜甫(1)三、 杜甫(2)三、 杜甫(3)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