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典 》 全本新註聊齋志異 》
木雕美人
蒲鬆齡 Pu Songling
商人白有功言:“在濼口河上[1],見一人荷竹簏,牽巨犬二。於簏中出木雕美人,高尺餘,手自轉動,豔妝如生。又以小錦韉被犬身[2],便令跨坐。
安置已,叱犬疾奔。美人自起,學解馬作諸劇[3],鐙而腹藏[4],腰而尾贅[5],跪拜起立,靈變不訛[6].又作昭君出塞[7]:別取一木雕兒,插雉尾[8],披羊裘,跨犬從之。昭君頻頻回顧,羊裘兒揚鞭追逐,真如生者。“
據《聊齋志異》手稿本
“註釋”
[1]濼(luò洛)口:地名,在今濟南市北郊。古濼水北流至此入濟水,因稱濼口。濟水所經,即今黃河河道。
[2]錦韉:彩色花紋的鞍韉。韉,馬鞍墊。
[3]解(xiè械)馬:山東俗稱出演馬戲為“跑馬賣解”。解馬,即馬戲。
[4]鐙而腹藏:俗稱“鐙裏藏身”。馬戲演員腳踩馬鐙蹲藏馬腹之側。
[5]腰而尾贅:從馬腰嚮馬尾滑墜,再抓馬尾飛身上馬。
[6]訛(é俄):誤。
[7]昭君出塞:王嬙,字昭君,西漢南郡姊歸(今湖北省秭歸縣)人。元帝時被選入宮。竟寧元年(前33),匈奴主呼韓邪單於入朝要求和親,王昭君嫁與匈奴,稱寧鬍閼氏。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有昭君墓。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詩、詞、小說、戲麯創作,亦多以為題材。
[8]雉(zhī知)尾:野雞尾羽,可作帽飾。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大話聊齋 |
|
|
捲一: 考城隍 | 耳中人 | 屍變 | 噴水 | 瞳人語 | 畫壁 | 山魈[1] | 咬鬼 | 捉狐 | 荍中怪 | 宅妖 | 王六郎 | 偷桃 | 種梨 | 勞山道士 | 長清僧 | 蛇人 | 斫蟒 | 犬姦 | 雹神 | 狐嫁女 | 嬌娜 | 僧孽 | 妖術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XIII] [XIV] [XV] [XVI] [XVII] [XVIII] [IXX] [20] [XX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