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隋唐五代的另類歷史:帝國的正午 》
賤民朱三也天子(7)
梅毅 Mei Yi
諸事辦妥,朱全忠還是不安心,徘徊觀望。此時,恰巧魏博六鎮軍亂,為老朱稱帝獻上了一份大大的“厚禮”。
魏博藩鎮雄據六州,自田承嗣以來,節度使為了護身自固,招募不少牙兵(貼身親兵),錦衣玉食,賜給豐厚。年久日遠,“父子相襲,姻黨膠固,變易主師如兒戲。”自田氏滅絶後,一百多年來,牙兵牙將倒成為魏博真正的主人,“主師廢置出於其手,如史憲誠、韓君雄、樂彥禎皆其所立。小不如意,則舉族被誅。”(趙翼)羅紹威雖為魏博節度使,內心惡牙兵亂權,但又力不能製。於是,他暗派人招親傢翁朱全忠來幫自己解决問題。老朱率精兵十萬,以擊伐滄州劉仁恭氏父子為名,駐屯深州。正好,嫁給羅紹威兒子的朱全忠女兒病死,老朱就以會葬為名,暗遣一千多汴軍軍士裝作送喪禮的挑夫,把甲胄軍器藏於擔子中偽裝進入魏博。
魏博牙軍沒有任何警惕,任憑這些老朱派來的“挑夫”絡繹入城。同時,羅紹威又於傍晚派人入武庫剪斷弓弦和甲襻。半夜,羅紹威率官兵數百人,與扮成挑夫入城的汴軍一哄而起,進襲睡夢之中的牙軍。這些人手忙腳亂,但都是職業軍人出身,很快穩住心神,衝入武庫尋弓披甲,但弓甲早已被破壞,衹能肉身臨白刃,“遂合營殲之,凡八千傢,嬰孺無遺”。一大早,朱全忠引大軍入城。
此後,朱全忠在魏博六州盤桓半年,對附近的地方勢力,服從者升官,不服者討平。羅紹威為供養親傢的軍隊,“所殺牛羊近七十萬,資糧稱是,所賂遺又近百萬。”待老朱起程,魏博多年蓄積,被又吃又拿,基本一幹二淨。
雖然藉機除去牙兵之患,羅紹威自己的魏博藩鎮也從此一蹶不振,他嘆息道:“合六州四十三縣鐵,鑄不得一個錯字1
這位羅紹威“形貌魁偉,有英傑氣,工筆札,曉音律。性復精悍明敏,服膺儒術,明達吏理”,不知為何肯這麽低聲下氣服於老朱。同時,小羅又是個文學青年,“招延文士,聚書萬卷,開學館,置書樓,每歌酒宴會,與賓佐賦詩,頗有情緻。”他最喜江東羅隱的詩,常讓人帶金寶前去求詩,自己也仿效羅隱詩風,有《偷江東集》一捲。此捲詩已散佚,惟存有《公宴詩》二句:“簾前淡泊雲頭日,座上蕭搔雨腳風”,頗為老辣。後來,羅紹威還算病死善終,時年三十四。
魏博六鎮歸於己手,朱全忠還想全取幽滄之地。劉仁恭惶急,老着臉皮嚮沙陀李剋用求救。思忖再三,李剋用派大將來個“圍魏救趙”,攻打朱全忠的潞州。潞州的昭義節度使丁會本來就忠於唐廷,見李剋用兵來,開門迎降。這下急壞了朱全忠,他下令燒毀一路供應的糧食資儲,撤滄州之圍,奔還魏博,並急得臥病在床,躺了好幾天。
魏博節度使羅紹威怕老親傢翁順便把自己宰了吞併六州,就入室以探病為由,力勸朱溫代唐稱帝,“早滅唐以絶人望”,並表示:“他日如梁王受禪,我必盡斂六州軍賦以賀登基大禮。”
朱溫心喜,很感激羅紹威在他走背運時“支持”自己,也就沒再打這位親傢的主意,率軍歸返大梁。
朱溫幽、滄失利後,“威望大沮,恐中外因此離心,欲速受禪以鎮之。”
於是,公元907年陰歷三月甲辰,唐昭宣帝禪位於梁,朱全忠稱帝,建國號為大梁,史稱“後梁”。為了更應天意,朱全忠更名朱晃,畢竟“全忠”是唐帝賜名,不僅不“全忠”,還“全叛”,頂着前朝君主的賜名當皇帝確實不好聽。至此,朱三變成了朱晃皇帝,稱“朕”不稱“我”了。
隔了一年,朱全忠派人把封為濟陰王的唐朝末帝毒死在曹州監所,時年十七,謚之為“哀皇帝”,以王禮葬之。比起他橫遭一刀的父親和他那些被勒死的兄弟們,唐哀帝畢竟還得一全屍。
朱全忠雖然號稱“帝王”,其實也就是一個大“藩鎮”而已。當時,李剋用據河東,羅紹威據魏博,王鎔據鎮冀,劉仁恭據盧竜,李茂貞據鳳翔,王建據西川,錢鏐據鎮海,楊行密據淮南,馬殷據武安(湖南),王審知據武威(福建),劉隱據嶺南――有了朱溫挑頭,漸漸的這些人紛紛稱王稱霸,為王為帝,最終造成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究其實,仍然是唐末藩鎮割據的進一步加劇而已。
因此,大儒王夫之一針見血指出:“稱五代者,宋人之辭也。夫何足以稱代哉?代者,相承而相易之謂。統相承,道相繼,創製顯庸相易,故湯、武革命,統一天下,因其禮而損益之,謂之三代。朱溫、李存勖、石敬瑭、劉知遠、郭威之瑣瑣,竊據唐之京邑,而遂謂之代乎?郭威非夷非盜,差近正矣,而以黥卒乍起,功業無聞……若夫朱溫,盜也;李存勖、石敬瑭、劉知遠,則沙陀犬羊之長也。()溫可代唐,則侯景可代梁、李全可代宋也;沙陀三族(李存勖、石敬瑭、劉知遠)可代中華之主,則劉聰、石虎可代晉也。”
王夫之還特別舉出暴秦、暴隋以及王莽,雖然殘暴,卻也賣力經營天下,而五代之君,連上述幾個朝代的暴君都不如:“且夫相代而王天下者,必其能君天下而天下君之,即以盡君道也未能,而志亦存焉。秦、隋之不道也,抑嘗立法創製,思以督天下而從其法令,悖亂雖多,而因時救弊者,亦有取焉。下至王莽之狂愚,然且取海宇而區畫之,早作夜思,汲汲於生民之故。今石敬瑭、劉知遠苟竊一時之尊,偷延旦夕之命者,固不足論;李剋用父子歸韃靼以後,朱溫帥宣武以來,覬覦天步,已非一日,而君臣抵掌促膝、密謀不輟者,曾有一念及於生民之利害、立國之規模否也?所竭智盡力以圖度者,唯相搏相噬、毒民爭地、以逞其志欲。其臣若敬翔、李振、周德威、張憲之流,亦唯是含毒奮爪以相攫。故(朱)溫一篡唐,(李)存勖一滅溫,而淫虐猥賤,不復有生人之理,迫脅臣民,止供其無厭之求,制度設施,因唐末之稗政,而益以藩鎮之狂為。則與劉守光、孟知祥、劉龑、王延政、馬希萼、董昌志相若也,惡相均也,紜紜者皆帝皆王,而何取於五人,私之以稱代邪?初無君天下之志,天下亦無君之之心,燎原之火,旋起旋灰,代也雲乎哉?”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黃金時代的凋零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2)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3)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4)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5)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6)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7)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8)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9)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0) | 那個姓“普六茹”的漢人(11)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1)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2)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3)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4)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5)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6) | 寒鴉飛數點 流水繞孤村(7) | 時來天地皆同力(1) | 時來天地皆同力(2) | 時來天地皆同力(3) | 時來天地皆同力(4) | 時來天地皆同力(5)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頁
|
|